正文 第31章 複仇的南京——1939年日本領事館投毒案(1 / 2)

導讀:臥底日本領館五年,驚天一擊為南京死難同胞報仇。

南京,當我們談起抗日戰爭的時候,是一個類似夢魘的名字。這個城市永遠和那次慘絕人寰的大屠殺聯係在一起。

然而,在1939年6月10日,這個城市的名字,卻可以和“複仇”兩個字聯係在一起了。

就在這一天,在南京的日本總領事館,本來舉行歡迎外務省次長清水留三郎的招待會,變成了一場混亂的鬧劇。參加招待會的日本軍政高官和偽政權巨奸們紛紛倒地,口吐白沫,抽搐不已,目瞪口呆的日本特務好久才反應過來——有人投毒!

這個時間,正是南京大屠殺之後一年半,所有的日本人都當明白這投毒的意義。

中國人在複仇!

這就是日本新聞界當時所稱的“南京毒殺事件”。

日前,在日本收集到的史料中,我找到了對這次事件的報道和相關照片。

由於日本總領事館一貫設防嚴密,中國人能夠深入到這樣的地方投毒,引發了日本軍政界強烈的震動。這一投毒案發生後,《大阪每日新聞》、《朝日新聞》等都有記者到場采訪,而報道最為全麵的,應該是在日本特刊雜誌《支那事變畫報》第60期上。以下即為該報道譯文如下:

南京投毒事件

六月十日夜,歡迎清水外務次官的招待會在南京總領事館進行。日本方麵外交,軍部當局和維新政府的梁行政院長,溫立法院長,任綏靖部長,高南京市長等二十餘名出席。此時,被抗日組織發展的總領事館服務員在白酒中混入了毒物,結果造成所有與會人員中毒。其中,宮下玉吉(三十八歲)和船山已之作(三十五歲)兩書機官隨即因此殉職。18日,在總領事館舉行了盛大的葬禮。其他的人幸而中毒較輕,經過治療逐漸恢複。犯人逃走,但估計不久就會被逮捕歸案。

這起事件中,所提到的幾名中毒的偽維新政府高官為:

梁行政院長,即大漢奸梁鴻誌,曾任段祺瑞執政府秘書長。1937年“七七”事變後,在日本侵略者的策動下,在上海組織維新政府,並擔任偽行政院長,賣國投敵。1946年5月21以叛國罪被判處死刑。

溫立法院長,即溫宗堯,早年曾支持孫中山和護國運動。抗日戰爭時期,依附日寇,曾充當漢奸。任南京梁鴻誌偽政權維新政府立法院院長,參與和日本華中駐屯軍簽訂一切條約的活動,出賣國家權益。1946年6月以漢奸罪被判處無期徒刑。次年病死在獄中。

任綏靖部長,即任援道,民國初期曾任平津警備司令。1937年投日,先任偽為新政府綏靖部長,後任汪偽政府偽第一方麵軍總司令,偽軍事參議院副院長、代院長,偽海軍部部長,偽江蘇省省長(主席),偽蘇州綏靖主任公署主任,偽江蘇省保安司令,偽上海市市長。抗戰後因有兵權,沒有受到懲處反而被授予中將職務。後去香港作寓公,1980年客死加拿大。

20-2“南京毒殺案”追悼會上,偽政府代表“援任通”在念悼詞——根據照片,此人實際就是這次中毒的漢奸之一任援道,看來他已經緩過來了。

可憐如此大漢奸,日本人也會把名字弄錯。

高南京市長,即高冠吾,1937年投日,南京淪陷後冒充美國大使館工作人員欺騙教導總隊殘部,造成數百名官兵因此被日軍殺害。此後因“功”被任命為南京市長。後曾擔任偽江蘇省長,在漢奸內鬥中落馬,不知下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