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西南邊疆除了大理就是西夏,北邊是大遼,相對來說,南疆安全。所以我們這些人,先去南營,先學三年,再去北營。在北營的話,若是機會得當,還能參戰,提前結束武營生活。”
餘含柔忍不住為大恒開國皇帝喝彩,事事想得妥當,做得也是滴水不漏。鞏固了軍權,皇子十二歲前又在京中從文,自有一番人脈。這個武營開得,官民同享不說,武營的教諭,還是退休的將領,嘖嘖……
楊允之講完,發現餘含柔隻一味著點頭,奇道:“小柔,你一直點頭做什麼?”
餘含柔回神,哦了兩聲,道:“我在告訴自己放心嘛!聽你這麼講,我覺得武營很好呢。你那麼厲害,一定能被選上,順利進入武營的!”
這樣一來,楊允之有了前程不說,還省得在田家遭罪。不過,地字營一個子都不收嗎?應該不是吧?
“允之哥哥,地字營其實也要錢,然後田家大舅舅、二舅舅他們不同意,不顧正是新年,就這麼鬧騰起來了吧?”
楊允之不好意思地點了點頭,忙解釋道:“沒事的,外祖父說了,這事定了後,就不再幫我了,今後的路要我自己走了。隻是,小柔,如果我能進武營,我們就很長時間不能見麵了。自從我去了縣學後,經常半個月見不到你,我就特別難受。現在這一去就是三年,我,我……”
……餘含柔十分無語。這小P孩當初去縣學時,也是這樣,半死不活,猶豫不決,餘含柔當即道:“你想太多了,說不定人家根本就不要你。”
要強的楊允之立刻回嘴:“我一定會被選上的!”
“對嘛!就得這樣的氣勢,這樣的決心!看你剛才差點哭出來,我以為你也是個女孩呢。我是女孩,一般我都不哭的說。”說這話的餘含柔,壓根忘了自己平日裏是怎麼裝哭的。
楊允之很厚道地沒揭她的老底,猶自憂傷:“我還是舍不得你--”
“不是十二歲才去嗎?還有兩年呢,兩年後說不定就不怎麼想了。你看我,四歲的時候想學刺繡,娘讓我再等一年,等到五歲,我開始著急,後來學了刺繡之後,反而不喜歡了。再說,兩年後你不一定想去武營,去了武營後,你可能認識新的朋友,就不會想見我了呢。將來的事,那可是沒有定數的。”
“不會的,小柔,我一定不會不想你見的。”楊允之連忙肯定地說道,就差指天起誓了。
這話小柔要信了,她就太蠢了。自己有了大學同學後,小學同學已經忘了差不多了。
時光匆匆,因楊允之目標明確,這兩年著實辛苦。讀書、習武兩不誤,陪餘含柔的時間少了很多。但是,不管他多忙,都會記得餘含柔。餘含柔這兩年讀了很多書,又拉著楊允之問了很多曆史問題。仔細推算一番,得出結論,本紀十二年,應該是公元1000年加。
大恒隻有抗過了大遼,抵製住蒙古,再抗個後金即以後的大清,然後是外賊,才能“恒”下去。嗯,這日子遠著呢,跟她沒多大關係……唯一有關係的是,大恒皇族想“恒”,就必須強兵。冷兵器時代,打的是人,然後,政府就有點強迫生子了。她和她娘,還得委屈些日子。
好在,馬上就熬到頭了!一個破園子,她呆了八九年啊--沒有電視,沒有電腦,除了練字、讀書,做針線,她真的是好偉大的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