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經常與父母交流生活、學習、思想等情況,尊重父母意見和教導。
(5)外出和到家時,向父母打招呼,未經家長同意,不得在外住宿或留宿他人。
(6)體貼幫助父母長輩,主動承擔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關心照顧兄弟姐妹。
(7)對家長有意見要有禮貌地提出,講道理,不任性,不耍脾氣,不頂撞。
(8)待客熱情,起立迎送。不影響鄰裏正常生活,鄰裏有困難時主動關心幫助。
嚴於律己,遵守公德
(1)遵守國家法律,不做法律禁止的事。
(2)遵守交通法規,不闖紅燈,不違章騎車,過馬路走人行橫道,不跨越隔離欄。
(3)遵守公共秩序,乘公共交通工具主動購票,給老、幼、病、殘、孕及師長讓座,不爭搶座位。
(4)愛護公用設施、文物古跡,愛護莊稼、花草、樹木,愛護有益動物和生態環境。
(5)遵守網絡道德和安全規定,不瀏覽、不製作、不傳播不良信息,慎交網友,不進入營業性網吧。
(6)珍愛生命,不吸煙,不喝酒,不濫用藥物,拒絕毒品。不參加各種名目的非法組織,不參加非法活動。
(7)公共場所不喧嘩,瞻仰烈士陵園等相關場所保持肅穆。
(8)觀看演出和比賽,不起哄滋擾,做文明觀眾。
(9)見義勇為,敢於鬥爭,對違反社會公德的行為要進行勸阻,發現違法犯罪行為及時報告。
7.學校中學生禮儀常規
升國旗、唱國歌的禮儀常規
參加升國旗儀式,衣著整齊,脫帽肅立,行注目禮;唱國歌嚴肅、準確、聲音洪亮。
(1)參加儀式的學生要衣著校服,結好衣扣、褲扣、脫帽,麵向旗杆方向立正。不得交談、走動或做其他動作。升國旗奏國歌時,麵對國旗行注目禮,直到國旗升至杠頂。
(2)國歌是音樂形式的國家象征。唱(奏)國歌時要立正,目視前方,神態莊重,歌詞正確、聲音洪亮。
儀容、儀表、儀態的常規
著裝得體,坐正立直,行走穩健,舉止文明。
(3)衣著得體:學生的日常著裝要符合年齡特征和學生身份,整齊大方。在校一律穿校服,佩戴校牌(或校徽),團員還應佩戴團徽,不穿拖鞋、背心進校。學生不化妝、不戴飾物,不背流行跨包,不燙發、不染發,不噴塗發油,男生頭發前不遮眼,後不遮領,側不遮耳,不留長鬢角發尾,女生不披頭散發,不遮眼,不理所謂的新潮發型。不佩帶任何首飾、吉祥物。
(4)參加集會、聽講時坐正立直。坐正:頭正頸直,上體與座椅平麵基本垂直。立直:抬頭挺胸,上體、雙腿與地麵成垂直。
(5)行走穩健:行走姿勢正確、步履適中,穩健有力。在樓道、教室行走時,慢步輕聲;在樓道上,靠右行走;不搖肩晃臀,不跟人扶肩搭背行走。
(6)談吐舉止文明:這是儀表的綜合要求。與人交談時,態度誠懇,語言文明。待人接物中,表情自然,動作大方。
與人交往,談吐方麵的禮儀常規
使用好禮貌用語:請、您、您好、謝謝、對不起、沒關係、不客氣、再見。
(7)對長輩、友人或初識者稱“您”。對師長、社會工作人中員要稱呼職務或“老師”、“師傅”、“同誌”、“叔叔”、“阿姨”等,不直呼其姓名。
(8)對他人提出要求時說“請”;與人打招呼時說“您好”;與人分手時說“再見”;給人添麻煩時說“對不起”;別人向自己致歉時回答說“沒關係”;得到別人幫助表示感謝說“謝謝”。
(9)與人交談、態度要誠懇,語調要親切、溫和,要自始至終聚精會神地傾聽對方的談話,並做出必要的表情或語言呼應。不要輕易打斷別人的談話或突然強行轉換話題。公共場合不與他人大聲交談、打鬧。
(10)向別人問話時,要和氣大方,吐字清楚,意思明白;回答別人時,應謙和、樸實、含笑、耐心。
與人交往,使用體態語言的禮儀常規
使用好體態語言:微笑、鞠躬、握手、招呼、招手、鼓掌、右行禮讓、回答問題起立。
(11)微笑:是對人表示友好的表情,不露牙齒、嘴角微上翹。
(12)鞠躬:是下級對上級、晚輩對長輩、個人對群體的禮節。行鞠躬禮時,脫帽、立正、雙目注視對方,麵帶微笑,然後身體上部向前傾斜,自然彎下15~30度左右,低頭,眼向下看。有時為深表謝意,上體前傾可再深些。
(13)握手:與人見麵或離別時最常用的禮節,也是向人表示感謝、慰問、祝賀或鼓勵的禮節。
①握手前起身站立,摘下手套,用右手與對方相握。
②握手時雙目注視對方,麵帶微笑。
③一般情況下,握手不必用力,握一下即可。老友間可握得深些、久些或邊問候邊緊握雙手。
④多人同時握手不要交叉,待別人握後再伸手,依次相握。
⑤握手還有一個基本規則,即一般由客人、年長者、上級、女士先伸手,主人、年輕者、下級、男士才可伸手接握,以表示對對方的禮貌和尊重。
(14)招手:公共場合遠距離遇到相識的人或送別離去的客人,舉手打招呼並點頭致意。招手時手臂微屈,手掌伸開擺動。
(15)鼓掌:表示喜悅、祝賀、歡迎、感激的禮節。雙手掌有節奏地相擊,鼓掌要適時適度。
(16)右行禮讓:在校園、上下樓梯、樓道或街道上行走時靠右側行進。遇到師長、客人、長、幼、婦、殘、軍人進出房門時,主動開門側立,讓他們先行。
校內的禮貌常規
見到老師,大聲問好;上下課,起立向老師行注目禮並問好;課上,發言先舉手;遇有外來聽課者,學生要起立鼓掌歡迎、歡送。有老師聽課,讓老師先離開教室。課餘,進老師辦公室或居室,喊報告或輕敲門,經允許後再進入;離校與老師、同學道別。
(17)進校第一次見到師長,要止步立定鞠躬問好:“老師好!”“校長好!”,人多時,可點頭問候;見到同學,可點頭致意,招手問好。
(18)上下課起立,站在座椅一側,雙手自然下垂,向老師行注目禮。
(19)課堂上準備提問或回答問題先舉手。正確動手是:端坐座位上,左臂放在桌麵上,上臂上舉,左手五指並攏,指尖向上,待老師允許再起立發言。
(20)進入老師辦公室或居室喊“報告”或敲門,聲音以室內聽見為適度。在社會交往中,進入他人房門也必須先敲門,未經允許不得擅自入內。
(21)校園內禁食口香糖,提倡勤儉節約,用好一日三餐,不提倡在校園內任何地方吃零食、喝飲料(教學樓樓內飲用純淨水除外)。
(22)認真打掃環境衛生,不亂扔紙屑雜物,不隨地吐痰,保持校園寧靜,不在教學樓道、走廊和教室內從事體育性活動、追跑嬉戲或打鬧喧嘩、不在校園內吹口哨。
(23)友愛同學,團結互助,友好交往。不和同學鬧矛盾。主動幫助同學,積極參與各類文體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