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技術課應以勞動實踐為主,也應適當安排一定的時間講授生產、勞動技術原理。講授時間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學校沒有開設勞動技術課,一些教育行政部門還沒有把這門課列人議事日程,重視不夠。學校、社會對開設這門課的認識還有一定的差距。這說明,勞動技術教育是普通學校教育中的薄弱環節,因此,統一安排,按教學計劃辦事是十分重要的。

要因地製宜和因校製宜

我國中小學的辦學條件,千差萬別。有城市的、有農村的,有沿海的、有內地的,有平原的、有山區的,還有各種係統自辦的。

因此,向學生進行什麼樣的勞動技術教育,一定要根據各地學校的實際情況,從實際出發,因地製宜、因校製宜。隻有這樣,才能發揮本地、本校的優勢,使勞動技術教育收到實效。

18.勞動技術教育的管理措施

要建立領導機構

小學的勞動教育,學校行政、少先隊組織、校辦工廠農場、家長委員會都要管,而以學校行政為主。可由教導主任、大隊輔導員、校辦廠(場)負責人、家長委員會主任等組成領導小組,分工管理。

學校行政主管手工勞動和生產勞動,少先隊主管公益勞動,家長委員會配合班主任主管自我服務勞動。中學應由一名副校長分管勞動技術教育,可由教導主任、總務主任、校辦廠(場)負責人、有關教研組長組成領導小組,在校長領導下,統一安排和指導全校學生的勞動。

教導處負責勞動組織和勞動教育、教學工作,總務處負責財務管理、物資供應、勞動基地的有關設備和固定資產的保管,校辦廠(場)實行校長領導下的廠(場)長負責製,全麵負責校辦廠(場)的日常生產和行政業務工作,並對學生的勞動進行技術指導。

要建立成績考核製度

在勞動技術教育過程中,對學生應嚴格要求,要經常檢查學生的勞動態度和勞動效果。每學期或每階段勞動結束時,要認真進行總結,注意表彰先進。每個學生都要寫勞動小結,學校應該建立勞動檔案。

學年末要根據學生的勞動態度、勞動紀律及掌握知識和技能的情況評定成績。成績可分為優、良、及格、不及格四等,計人學生成績冊。勞動態度和表現應作為學生操行評語的重要內容之一。勞動態度和勞動表現不好的學生不能評選為三好學生。

要解決師資、勞動場地、設備和教材等問題

(1)師資勞動技術課是中學的一門必修課,在確定教師編製時,應配備一定數量的勞動技術課教師。各地在製定師資的培養和培訓規劃時,應包括勞動技術課的師資。目前應通過多種渠邀解決師資問題。

例如從現有教師中選派一些具有一定實踐能力和專長的人充任或兼任,從教職工、校辦工廠、農場的人員中,選拔具有一定勞動技能和文化水平者,經過必要的培訓考核後充任,從當拋工廠、農場、大專院校、職業高中、科研部門中聘請技術人員或具有某些專長者擔任兼職教師,從學生家長中聘請具備條件、能勝地工作的人做兼職教師。

凡能勝任勞動技術課教學,又能勝任其他某一學科教學的教師,按《中學教師職務試行條例》第十四條的規定進行聘任。勞動技術課屬於實踐性、技術性較強的學科,目前教材尚不完備,教學尚處於實驗階段,教師需要進修提高。在製定任課教師工作量時,應充分考慮這些因素。學校領導要關心勞動技術課教師的學習、工作、進修、勞動保護和待遇,以利於這支隊伍的建立和提高。

(2)勞動場地和必要的設備學校應在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和人民政府的領導和支持下,積極創造條件,采取多種渠道,林著自力更生、勤儉節約的原則,建立勞動場地和添置必要的設備。

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儀器、設備、校園的房前屋後,走道兩側,圍牆周圍和校辦工廠、農場,作為學生勞動技術課的實習場地。校辦工廠、農場要為教學服務,為育人服務,並有較好的經濟效益。

學校還可與本地的高校、機關、科研部門聯係,請他們在場地、設備等方麵給予支援,也可請其將更換下來的儀器、設備無償或廉價調撥給學校。

(3)教材勞動技術課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工業生產勞動、農業生產勞動、服務性勞動及公益勞動等方麵的知識和技能。學校要從實際出發,根據學生的年齡和性別特點選擇教學內容,做到統一性和靈活性相結合。農村中學的勞動技術教育要與職業技術教育緊密結合,努力為當地的生產和經營服務。

由於勞動技術課的內容廣泛,各地千差萬別,編寫全國通用的教材難於適應各地的實際情況。各校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或自編地區性的教材,或選用適合當地情況的已有教材,或選用中專、技校、職業中學教材中適用的部分。

勞動技術教育是一門新學科,又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對師資、場地、設備提出了不同於其他學科的新的要求,社會、家長、教師和學生對其重要性的認識還有待於進一步提高。要開好這門課,麵臨的困難較多。

因此,必須加強領導,統籌規劃。要把勤工儉學和勞動技術教育納人學校的議事日程。勤工儉學和勞動技術教育這兩個概念,既有共性,又有區別。它們的共同點是組織學生參加勞動,不同之處是:勞動技術教育是和德、智、體、美並列的,是個大概念;勤工儉學則隻是學校的一項活動,同文體活動、科技活動一樣,是個較小的概念。前者重在教育,後者重在勤儉,要講究經濟效益,是一種有報酬的勞動。

但是學校的勤工儉學,要為開設勞動技術課提供必要的條件,例如從勤工儉學的收入中提取一部分資金建設勞動場地和購置設備。開展勤工儉學活動對農村一些貧困地區、偏僻山區的學校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學質量有積極作用。勤工儉學必須講求經濟效益,但根本目的在於育人。

19.勞動技術教育目標管理製度

(1)要明確一個階段勞動技術教育的基本要求和達到的指標。指標就是目標的具體化、數量化,要確定一個時期一項勞動技術教育在幾個方麵要達到的指標。

(2)在學生思想品德方麵達到的要求,包括勞動思想、勞動態度及與之相適應的行為表現。要明確在勞動技術教育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哪些理論教育和思想修養的教育。

(3)在勞動技術教育中對專業知識的要求,並和專業學科教育結合,達到相應的具體標準。

(4)學生在基本生產技術的基本原理和勞動技能方麵掌握到相當程度。根據生產勞動的要求,掌握一般性的生產知識和勞動技能,培養學生的生產能力。

(5)在一個階段的生產勞動中,應明確產品質量、數量的要求和任務。

(6)在管理過程中,對每個人的工作指標和生產指標要提出明確要求。管理者和老師在勞動技術教育過程中,對教育和管理工作方麵每個人的任務及作用都要有明確的規定。不論對學生還是對教師,確定目標和指標都要從學校的實際出發,不能脫離實際地製定出過高的目標。否則欲速則不達,教育效益和經濟效益都不會好。

20.紀律衛生值周檢查評比製度

值周宗旨

貫徹落實《學生日常行為規範》,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文明品質,保證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提高教學質量,促使學校管理進一步規範化、製度化。

職責與分工

學校紀律衛生工作由副校長主管,教導主任和保健教師具體分管。

(1)校行政領導,每人每周l天帶班,負責檢查值周教師上崗情況,了解師生到校情況。

(2)體育教師每人每月1周,負責紀律值周學生的管理工作,包括按時上崗,佩戴證件、袖章,記錄統計,評分公布等。

(3)年級組副組長負責衛生員值周管理工作,簽注意見,上報分管領導和教師。

(4)科任教師分樓層值勤,每人1周,負責檢查課間學生違紀情況,並將違紀生填在反饋單上,報總值周,然後反饋回原班。

(5)校園內流動值周教師,負責檢查課間學生活動情況及處理違紀事件。

(6)紀律值周學生(每周1個班8名學生)負責全校紀律檢查工作項目:包括早、午到校,早自習,課間活動,課間操,放學列隊等。

(7)衛生員每班1人,每年級2人組成1組,l組1周,負責本年級室內外衛生和眼保健操的檢查記錄情況。

考核與獎懲

(1)學生檢查組,每發現1名違紀學生,扣除所在班級1分,如遇較嚴重違紀者,送交值周教師處理。

(2)教師檢查組,每發現1名違紀學生,扣除所在班級10分,並填寫“違紀學生反饋單”,一式兩份。一份反饋班主任,另一份交總值周備案。

(3)總值周教師將本周各檢查組交回的統計表核實後,測算出總分,於次周一上午第一節課時公布於“學校紀律衛生評比欄”,並於當日課間操向全校公布考核結果,頒發“紀律流動紅旗”和“衛生流動紅旗”。

(4)每學期末,總值周教師彙總各班獲“紅旗”的總數,酌情給予獎勵,並將此作為評選“先進班集體”和“優秀班主任”的重要依據之一。

21.學校衛生管理考核製度

教室衛生

(1)教室衛生要做到:

①堅持每天清掃。

②消除紙屑,消滅痰跡。

③桌椅擺放整齊,教學設備安放整齊,教室布置大方整齊。

④門窗玻璃潔淨,桌椅地麵潔淨,黑板牆壁潔淨,燈管電扇潔淨。

(2)教室要有良好的通風、采光照明設備,保證空氣清新,光線均勻。

環境衛生

(1)場地要整潔平坦,做到無紙屑、無石塊、無枝葉。

(2)牆壁、圍欄要勤擦洗,保持清潔。

個人衛生

個人衛生要做到:勤洗手,勤剪指甲,勤洗頭理發,勤洗澡換衣;不亂扔紙屑雜物,不隨地吐痰,不喝生水,不吃腐爛不衛生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