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做練習,做完之後全文讀一遍,建立自己的語感,有助於以後的做題。同時,建議大家一邊讀一邊做,能確定的就選擇了,不確定的就標記上,暫時不管。第二遍的時候再通過對上下文的理解去分析不確定的選項。這樣可以節省時間,而正確率也能有所提高。

閱讀理解

閱讀量大,分值高。“得閱讀者得天下”,平時要多做閱讀,多做限定時間的閱讀。做題時先粗看全文,理出文章的“坨”,再看問題,根據問題的特點,再帶著問題在文章中找出細節的支持點來。

作文

首先注意的是書寫工整。給閱卷老師一個良好的印象,這是你成功的第一步。在下麵寫好並且記憶下來開頭的一兩個句子和結尾的句子,考試時進行改寫放上去。

同時,千萬不要因追求“花樣”句型而出錯。寧可用一些樸實的簡單句,保證用對即可。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把要點寫全,不要過分想象。

18.高考物理的複習方法

準備高考,有三樣東西必須要準備,那就是教材、《考試大綱》,和曆年高考真題,因為這些既是命題的依據,也是考生複習的主要依據,高考的範圍和要求都在這裏,做好準備公之後,我們就要合理安排時間,進行全麵複習,一般高考的複習,我們分為三輪:

章節複習

第一輪是章節複習,此輪複習是麵向考綱:立足基礎、力求全麵、達到理解和能夠基本應用層次。具體是:

(1)基礎知識強化訓練

回歸課本,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強化訓練。俗話說:萬變不離其宗。高考題再怎麼靈活,它都要緊扣課本、圍繞考綱來命題。隻要我們的基礎知識牢靠了,基本技能掌握了,以課本內容為出發點,我們就可以從容麵對任何形式的高考!所以,在首輪複習中,我們務必要加強“雙基”訓練。

要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物理學的基本概念和規律,特別是對於那些自己覺得比較抽象和陌生的知識點,一定要從弄清“為什麼要引入相應概念?如何引入?怎樣定義?有何含義?有哪些典型的應用?”等幾個方麵的問題來強化對相關知識點的理解。

就這一點而言,考慮到目前學生的時間和精力的分配問題,我們在一輪複習階段要多練選擇題,因為選擇題相比而言涉及的知識點比較單一,對及時鞏固相關的知識點很有幫助,而且也不費時間,效率也就比較高。

(2)夯實基礎知識

盡管近幾年來教材在變,大綱在變,高考也在變,但基本概念、基本規律和基本思路不會變,它們是高考物理考查的主要內容和重點內容,而主幹知識又是物理知識體係中的最重要的知識,學好主幹知識是學好物理的關鍵,是提高能力的基礎。

在備考複習中,不僅要求記住這些知識的內容,而且還要加強理解,熟練運用,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要立足於本學科知識,把握好要求掌握的知識點的內涵和外延,明確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係,形成係統的知識網絡。新課程知識應用性較強,與素質教育的教改目標更加接近,容易成為命題點。

(3)注重學科思想方法的掌握

學習物理的目的,就是要在掌握知識的同時,領悟其中的科學方法,培養獨立思考和仔細審題的習慣和能力。為什麼不少學生感到物理課聽起來容易,自己做起來難。問題就在於他們沒有掌握物理學科科學的研究方法,而是死套公式。

為此,在物理複習過程中要適時地、有機地將科學方法如:理想化、模型法、整體法、隔離法、圖象法、逆向思維法、演繹法、歸納法、假設法、排除法、對稱法、極端思維法、等效法、類比和遷移法等進行歸納、總結,使之有利於消化吸收,領悟其精髓,從而提高解題能力和解題技巧。

(4)解題技巧的訓練和歸納

研究題型,分類歸檔,注意解題方法和技巧的訓練和歸納。高考把能力考查放在首位,就必須對知識點考查的能力要求上不斷翻新變化。很多試題對同一知識點的考查,有時是考查理解能力,有時卻考查推理能力或分析綜合能力,或以新穎的情景或新的設問角度考查同一知識點的。

我們在本輪複習中應站在科學的、有效的角度上,研究考試,分析題型,精選例題,組合習題注重一題多解,一題多變的訓練,提高以不變應萬變的能力。

專題複習

第二輪複習是專題複習,任務是麵向考題:重組知識,訓練培能,完善體係及其抓住主幹,研究考題,研究全卷,達到熟練應用層次。

突出重點,精編專題;以點帶麵,注重能力。即突出高中物理學中的重點知識,以這些知識為核心,結合第一輪複習中學生掌握情況,精心選編專題,並以這些重點知識帶動與其相關的其他知識點,把知識點連成網,強調知識間的聯係,注重綜合分析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