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如何走出悲觀的陰霾
悲觀心理是青少年中一種嚴重的不健康心理,對他們身心的危害極大。必須進行適當調適,走出情緒低穀,培養樂觀的人生態度。那麼如何進行調適呢?
(1)努力讓自己擁有積極、樂觀的心態。越擔驚受怕就越遭災禍。因此,一定要懂得積極態度所帶來的力量,要堅信希望和樂觀能引導你走向勝利。即使處境危難也要尋找積極因素,這樣,你就不會放棄爭取微小勝利轉機的努力。你越樂觀,你克服困難的勇氣就越會倍增。並且培養樂觀、開朗、豁達、灑脫的性格對自己也是終身有益的。樂觀是希望之花,能賜給人以力量。大凡樂觀的人常常自我感覺良好,麵對失敗有點可貴的“阿Q精神”。樂觀的人還會時常笑容滿麵。如果已經忘記了自己的笑容,那請照一照鏡子,學著再去溫習一下微笑的感覺吧。要知道,悲觀不是天生的。像人類的其他態度一樣,悲觀不但可以減輕,而且通過努力還能轉變成一種新的態度,這就是樂觀。
(2)轉移注意力。悲觀的人當遇到情緒扭轉不過來的時候,不妨暫時回避一下。及時打破靜態體驗,比如欣賞歡快輕鬆的曲子,讓音樂的旋律在內心激發起新的積極情感體驗,從而轉換原來悲觀消極的感受。同樣,選擇性地看場電影(指內容要有所選擇),散散步,和同學打球,和朋友交流談心等等,都能夠把人的情緒帶到另外一種狀態。這個時候,不要總是將目光盯著消極麵,自怨自艾或怨天尤人。
(3)以幽默的態度來接受現實中的失敗。隻要能以幽默的態度來接受現實中的失敗,既不要被逆境困擾,也不要幻想出現奇跡,腳踏實地,堅持不懈,就會發現自己到處都有一些小的成功,這樣,自信心自然也就增長了。另外,有幽默感的人,才有能力輕鬆地克服惡運,排除隨之而來的倒黴念頭。
(4)試著和樂觀的同學交往。有悲觀心理的青少年就在閑暇時間,多和樂觀的人交往,做朋友,觀察他們的行為。通過觀察培養起你的樂觀態度,樂觀的火種會慢慢地在你內心點燃。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的學習他們的思考模式,看待事物的態度等,從而不斷的改變自己的認知和心態。而且,和樂觀的人在一起,也容易感受到更多的積極樂觀情緒,對於從悲觀的情緒中走出來,也是大有助益的!另外,還要熱心去同別人交往,不要製造人際隔閡。當別人在背後說自己的壞話,或者輕視、怠慢自己時,就要淨化自己的誠意,不回避對方,拿出豁達的氣度,主動表示友好。這樣做是最有利於個人心理健康的方式。
(5)為自己製定一個有意義且可行的目標。為了使自己生活更幸福,努力學習,創造財富。你會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而去做更多的事。有的事情不會做,就要認真學習。學習是為了使自己的人生更精彩,學習是為了使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也就是說,青少年在為了能實現這個目標情況下,就會充滿信心,而沒有精力去想一些消極的事情。另外一點就是,青少年的耐性較差,所以最初的計劃要比較易於實現,需要的時間、精力比較少。如果這個過程所需要的時間和精力太多,在你對什麼都不感興趣的情況下,你半途而廢的可能性比較大,悲觀心理還會滋生。
(6)投身大自然。隻要上過星期天或是,就讓自己投身於大自然的懷抱中。多到外麵走走,旅遊等。當漫步在林陰大道或是站在山頂呐喊的時候,就會發現心緒突然變了,心中充滿了寧靜,自然的色彩給人帶來陣陣的快意。因為,外界的景物往往會給個體帶來寧靜和輕鬆的心情。所以,有悲觀心理的青少年平時應該試著離開屋子走向自然,避免消極地生活下去。
18學會自我調適
人最基本的情緒就是喜、怒、哀、懼,這些情緒的表現對每個人的認識、意誌和個性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所以,好的情緒可以使人樂觀向上、處事果斷,而且還具有豐富的創造性和靈感。然而,那些不良的情緒就會使人們產生疲勞和煩悶,對身心健康的成長極不利。所以,青少年要學會自我調節情緒,讓自己快樂度過每一天。
情緒是自身對客觀事物的一種體驗和態度。在日常生活中,有些青少年整天休閑自得、快快樂樂,從不知道愁是什麼滋味;而有的青少年則經常無精打采,心生自卑總是看不起自己,因此,內心感到孤獨和壓抑,不願與別人交往,整天把自己封閉起來。這些不良的情緒嚴重地影響了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使他們的能力不能得到全麵的發展。因此,青少年要想維護自己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就必須學會自我調節情緒的方法和技巧。
經有關專家研究表明,情緒的變化對人體的機能狀態有明顯的影響,如心率不平衡、血壓過高或過低、呼吸困難、腸胃蠕動、血管緊張收縮、皮膚電阻等,可以這樣說,積極的情緒能提高大腦皮層的工作水平,在通過神經生理的機製和機體內外的平衡與協調,就能達到平衡的心態。然而,負麵的情緒就嚴重影響使心理失調及體液分泌紊亂,造成免疫功能下降。所以,當你身心疲憊、期待落空、內心驚慌或失落時,不妨微笑一下,把煩惱放在一邊,撿起快樂放入心中,重新評價眼前所麵對的事,這樣你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收獲。
讓快樂的陽光籠罩心靈
有關心理學家說:正常的情緒反應有助於提高青少年的行為適應能力,同時還具有保健功能;而那些不良的情緒反應會妨礙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並導致不良反應。因此,青少年對自己的情緒進行自我調節,以保持良好的心情和情緒狀態是很有必要的。所以,青少年必須正確的認識消極情緒對健康帶來的危害,然後,找一些適合自己的方法克服消極情緒,並提高自身的情緒調控能力,以一個樂觀的心態麵對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挫折,讓快樂的陽光籠罩心靈。
那麼青少年應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呢?
(1)青少年要不斷地改變自我。青少年有許多憧憬、美好的願望。在他們的麵前有許多增長自身能力的機會。然而,他們在享受穩定、幸福的生活時,總覺得愈悶、無趣、無精打采,這種情況下,如果能主動適當的對穩定的生活做些小的變動,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新鮮感。例如:把你的臥室稍微調整一下,掛一些你比較喜歡的裝飾畫,或者到外麵交個新朋友,換一新的愛好,你就會有與眾不同的感覺。
(2)學會自我控製。自我控製是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最重要的個性品質,是衡量自身心理成熟的重要標誌。所以,青少年要有堅強的意誌,才能很好的控製自己情緒,並克服不良情緒的影響。然而,自身情緒的波動直接影響著你對周圍環境關係的洞察,這一點是對自身適應能力的評價,也是對自身弱點的關注。因此,青少年在平時要注意培養自己的克製力,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采取一些切實可行的方法來克製自己的情緒,並積極地采取措施進行疏導,根據自身的情況去適應生存的環境。
(3)享受生活中的樂趣。一般健康的興趣會給人帶來快樂,有關專家表明,人一般在無聊的時候最容易感到煩惱和不快樂了,而那些忙碌的人往往是生活得充實而快樂。所以,有興趣愛好的青少年,在吸取知識的同時也滿足了自己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有些青少年愛鑽研難題,因為他們一旦征服了困難在心中就會產生滿足感;而有些青少年愛看課外讀物,如書刊、雜誌、青年文摘等,這些廣泛的閱讀使他們獲得廣博的知識,為此他們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讚賞和尊重。對於青少年時期的學生來說,發展一些自己喜歡的興趣,能使自己獲取更多知識,在生活中過得更充實快樂。
(4)神奇的音樂魅力。音樂是生活中的一門藝術,是一種另類的情緒情感的表現方式,那些不同曲調和節奏可以使人們產生不同的情緒體驗,在抒情優美的音樂中,會覺得精神振奮,情緒飽滿,信心倍增。因此,音樂治療情緒法是青少年最受歡迎的,因為它具有良好的情緒調節功能。
(5)學會自我欣賞和安慰。沒有一種懲罰比自我責備、自我懊悔更為痛苦。青少年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但是,每個人都有特長和優點,對於往事耿耿於懷是毫無意義的,因為任何人都沒有能力改變過去,重要的是吸取失敗的教訓,有句話說好:如果你已經錯過太陽,就不要再錯過星星。如果你遇到了困難和挫折,那麼,你不要灰心喪氣,你應該欣賞自己的能力。或許你的各方麵都並不出眾,但是,你的善良、勤奮和認真會讓你在心理上找到的平衡。你完全有理由欣賞一下生活中真實的你,而且,你會從中找到快樂和滿足。
(6)學會合理的自我發泄。情緒上的不愉快如果長期悶在心裏,就會影響腦的功能或引起身心疾病,青少年消除不良情緒,最好的方法就是“宣泄”。情緒上的問題隻要你把它發泄出來,心情就會舒暢、愉快。青少年要切忌把不良情緒埋藏在心裏,“隱藏的憂傷如熄火之爐,能使心燒成灰燼”。如果怒氣能適當地發泄出來,那麼,緊張的情緒就可得到緩解,心情也會雨過天晴,霧消去散。
(7)做一個幽默大師,幽默與歡笑是情緒的最佳調節劑。青少年要學會保持幽默的態度,即使是在不利的環境中也依然要保持快樂的心境。因為它是給極度惡劣的情緒產生一個緩衝的過程。幽默是智慧和樂觀精神的結晶,它不僅可以使人快樂,還會使人發笑,更重要的是可以驅散心中的積鬱,讓人以平和的心態來麵對生活。所以,青少年要培養自己的幽默感,這樣就會擁有更多的智慧,從而擺脫不良情緒所帶來的尷尬、憤怒和煩惱。
(8)揭露大自然的奧秘。大自然的山清水秀常能震撼人的心靈,所以,當你情緒不佳時,可以去登山、看海或者走進森林,此時你就會感到心胸開闊、有超脫之感,這些奇妙的感覺都是培養良好情緒的誘導劑。
青少年一定要學會自我調適,如果連自己都不覺得會有希望,連自己都不懂得調適自己的心態,那麼,你會覺得你的生活永遠是黑暗的,你會覺得幸福永遠隻會和你擦肩而過。所以,首先調適好自己,這樣你的未來就會有希望,你的以後一定也會越過越好,越來越順暢。
19.播種快樂的種子
播種快樂的使者應該是快樂的,快樂是播下的種子。沒有快樂的源泉,如何才能使自己快樂下去?有些青少年,滿臉愁苦與憂鬱,一副苦瓜臉;有的人,一臉嚴肅呆板、惺惺作態的假象;有的人,處處得理不饒人的倔樣,他們和快樂的人比,不僅活得累,還會處處碰壁。其實快樂就是一種心情,它可以傳播,可以感染,還可以收藏,青少年把自己的快樂收藏起來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