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生在康樂礦山的事情,其起因是山上的三家村——不過,此時隻有一家住在那裏了,有兩家早在半年前就搬到山腳下的流蘇村去了。
由於開采的需要,三家村麵臨搬遷。但是,有一家人不願意搬遷,這家人就是關炳烈家。
關炳烈66歲了,家裏還有老伴李碧苗,大兒子關飆,大兒媳何秀秀和孫子關永;關炳烈還有一個哥哥、一個弟弟、二兒子,也各有一家子人,隻是都住在流蘇村。
原礦長歐陽克明和關炳烈少說也吵過十幾次,而且一次比一次凶,雙方互不相讓,真可謂針尖對麥芒。每次爭吵,都有不少人圍觀,既有礦山的職工,也有流蘇村的村民,當然還有許多是兼有兩種身份的人們——一些礦山職工本身就是流蘇村的人。
采礦前,一般要將山上的喬木、灌木以及各類雜草清除掉,而關炳烈就從阻止鏟草表明他的立場:堅決不讓采礦隊越過“三八線”——一條他自己定出來的界線。
歐陽克明是個很能做思想工作的人,在礦山向三家村方向推進之前,很快就說服了其中的兩家人搬走了,沒想到關炳烈卻怎麼也不肯搬。
歐陽克明見關炳烈死活不買賬,隻好放出狠話來:“你搬也得搬,不搬也得搬,由不得你!我倒要看看是你硬還是機器硬!”
關炳烈的態度確實越來越硬:“連坦克我都不怕,還怕你的機器不成?”
關炳烈是打過戰的人,曾經參加過抗米(America)援糕(Korea)。在三家村附近有一座墳墓,裏麵埋著一隻軍用搪瓷杯。這搪瓷杯是關炳烈從戰場上帶回來的;那麼是誰的呢?它原本屬於他的一個戰友。那個戰友叫關再興,也是和關炳烈一起參軍的;他可是關炳烈從小玩到大的夥伴,可惜永遠留在了異國他鄉。當關再興倒下去的時候,戰鬥十分激烈,幾乎沒有多餘的時間交代什麼,他將一隻搪瓷杯交給關炳烈,然後就犧牲了。在戰鬥前夕,關再興知道,關炳烈的搪瓷杯破掉了,所以臨死前就將自己的搪瓷杯給了關炳烈。
戰鬥結束後,關炳烈也沒有特別在意於關再興的犧牲,更沒有在意於那隻搪瓷杯,因為他連自己能夠堅持到什麼時候都不知道。那時候,幾乎每一個人都隨時準備犧牲,想得最多的是整個部隊能否取得最後的勝利,或者最後能剩下多少人,而把自己隻當作部隊的一員。
一直到隨著部隊班師回朝後,關炳烈才想起關再興的犧牲,想起他留給自己的搪瓷杯。回到家鄉後,為了懷念戰友,也為了懷念自己的夥伴,關炳烈征得關再興的家屬同意,在康樂山上專門為關再興修了一座墳墓,裏麵埋著那隻搪瓷杯。
剛回鄉不久,關炳烈住在流蘇村,曾經當過村裏的幹部。因為他脾氣特別急躁,和鄉親的關係搞得不和睦。他的作風總是和打戰一樣,要求人家反應迅速,似乎任何疏忽或延誤都會直接造成人員傷亡似的。結果可想而知,不是他嫌人家懶散,就是人家怪他催逼得太緊,他與群眾的關係搞得非常糟糕。他又經常想到關再興,想到犧牲在戰場上的戰友,沒過一年便失去了工作的耐性。
關炳烈越來越苦悶,無論家裏人和鄉親們如何勸解,他都很難和別人一樣開心起來。回憶起自己在部隊的時候的情景,他甚至偏激地想,為什麼他沒有犧牲在戰場上;有時候,他覺得活著卻發揮不了很大的作用比死了還難受。也不知道有多少個黃昏,他爬到山上去,坐在關再興的墓前,然後望著天空或望著康明湖的湖水,這樣一坐就是大半天。
雖然關再興不在了,關炳烈卻還是把他當成最知心的朋友。隻要來到墓前,他就好像有聊不完的知心話似的。這也難怪,關再興比關炳烈大三個月,兩個人從小到大在一起,就像親兄弟一樣。關再興很聰明,也很能幹,幾乎處處都是關炳烈的榜樣。在戰場上,關再興很沉著、勇敢,而且特別會照顧關炳烈。
入伍前,關再興是有對象的,她就是竹溪村的李青苗。關炳烈很清楚,關再興很喜歡李青苗;沒想到的是他沒能和自己心儀的姑娘做一對天長地久的夫妻。得知關再興犧牲的消息,李青苗很悲痛。她去過關再興家裏,和他們一道哀悼。後來,她又要關炳烈帶她到關再興的墓前,和關炳烈一道懷念故人。站在關再興的墓前,關炳烈甚至連看也不看李青苗一眼,他的心裏隻有一個人,那就是關再興。
李青苗嫁人後,就再也沒有來看關再興了。可她還有個妹妹叫李碧苗,李碧苗替她姐姐去慰問過關再興的父母,也和關炳烈一道上山拜祭過關再興。和對待李青苗一樣,關炳烈也是一副沉重的表情,在女孩子麵前沒有表現出絲毫柔情。李碧苗沒有介意,心想,反正自己以後也不需要他陪著了。可是,就在他們回家的路上,也就是走到康明湖畔、兩個人即將分手的時候,李碧苗卻發現自己愛上了關炳烈。當時李碧苗走在關炳烈前麵,她忽然轉過身來,麵對著關炳烈,卻猛然發現關炳烈在流淚。她記得,即使是在關再興的墓前,他都沒有流淚,為什麼到了這裏卻流淚了呢?她問他原因,他卻沒有回答,隻是像兄長對待小妹那樣叮囑道:“你回去吧,以後有空還可以來看他。”
後來,李碧苗終於明白了,那天關炳烈之所以哭,是因為他為關再興難過——如果他還活著,李碧苗就不是去看他的墓,而是可以歡天喜地地叫他姐夫了。
一直過了一年多,李碧苗才讓關炳烈感覺到了她的愛。李碧苗每次去看關再興的父母,都會順便去找到關炳烈。她常常安慰他,幫助他從往事中掙脫出來,要他像其他人一樣生活。她很會說話,要他跟著別人做,而不是一定要領著別人做。關再興的父母也關心過關炳烈,要他不要老想著過去的事,眼睛要向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