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庸人政治”是“賊人政治”(1 / 1)

1957年,在我出生兩個多月前的5月11日,鄧拓先生在他自己主編的《人民日報》上發表了《廢棄“庸人政治”》一文。56年之後,這篇雜文被收錄在《中國雜文百部·鄧拓集》裏,且被放在了卷首。

鄧拓先生有感於有些人“不知道為什麼,天天忙忙碌碌,做出一些大可不必的事情”,對“庸人政治”做了定義:“大概地說,凡是憑著主觀願望,追求表麵好看,貪大喜功,缺乏實際效果的政治活動,在實質上都可以說是‘庸人政治’。”

鄧拓先生是老革命、大才子、政治家,他對當時的中國政治是憂心的,對當時政治表現的感知、感受和感悟有準確的一麵。但是,因為政治的曆練,尤其是反麵的曆練不足,(那時“反右”“大躍進”“文革”等有的剛開始,有的鄧拓沒有趕上,有的沒能全程經曆。)他對“庸人政治”看得還不是那麼深刻。

竊以為,“庸人政治”實際上是一種賊人政治。這裏的“賊”,不是做賊的賊,而是中國西北一種方言的意思,即“聰明”“狡猾”。搞政治活動,表麵上的理由冠冕堂皇,可以說是“繼續革命”“反對資產階級思想”“防修反修”“消滅‘不拿槍的敵人’”,實際上可以收拾那些跟自己不緊的人,與自己意見相左的人,甚至於可以收拾曆史上曾朝自己瞪過眼、該敬禮而未敬禮,或者叫過自己乳名十三伢子之類的人。通過清除異己,將權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你說這個政治是“庸人政治”嗎?不,“賊人政治”。

搞政治運動,可以說是為了超英超美,“跑步進入共產主義”,讓老百姓家家不用做飯,在大食堂裏雞鴨魚肉,放開吃喝,而且可以“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實際上,是要在全國全世界樹威信,讓芸芸眾生感到自己的偉大、神奇,讓蘇聯老大哥等感到有形無形的壓力。如果搞得好,中國就可以提前進入共產主義,讓蘇聯人的“土豆燒牛肉”成為“不須放屁”之屁,讓老大哥成為小跟班,跟在後麵為自己提鞋。

搞政治運動,事無巨細均抓在手裏,事事發號施令,統一行動,連給棉花打頭的時間也要確定下來,該打的打,不該打的也打。這樣做不僅僅是為了棉花的豐收或者歉收,而是培養治下民眾的服從精神。令行則行,令止則止。這一點非常重要,與“指鹿為馬”有異曲同工之妙。隻要百姓們不再去分辨黑白對錯,讓他們幹什麼就幹什麼,包括幹砸鍋煉鐵等等損害自己利益、國家與民族利益的事,那治國治省治縣治鄉(後來叫“公社”)就易如反掌,易於“烹小鮮”了。

看來,鄧拓先生多了些書生氣,對於當時政治的高明之處,智慧之處、獨到之處、絕世之處看得不夠清楚,因此冠以“庸人政治”的帽子,沒有看到它的厲害。後來,他便被這個“庸”字(實則為“賊”)要了命。我們除了痛惜,隻能無語。

2013.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