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拜月(2 / 2)

進得客棧,找了桌子坐下,掌櫃上前陪笑:“喲,這不是老何嗎,今次來府城的是白員外還是徐管家?”

這掌櫃留有八字須,眼神銳利,顯然善於察言觀色,杜明不願過多結交這類人,沒有說話。

見此,老何立刻明白,笑著與那掌櫃聊了幾句,最後才道:“把店裏的好菜都上一些,特別是那個招牌菜竹筍肉絲,對了,公子喝酒嗎?”

杜明點點頭:“來壇女兒紅,再切一斤熟牛肉。”

“好嘞,就來!”

說著,掌櫃回了櫃台算賬,讓店夥計去準備飯菜。

正是晌午時分,除了杜明這桌,客棧內還有幾桌客人也正用餐,多是行卒走販與江湖豪客,其中有一名書生打扮的青年,看著也就二十來歲,臉頰消瘦,衣服都洗得發白了,顯然生活很拮據,桌上隻有一碟青菜,另外還用個袋子裝了些肉幹,似乎是自己帶的。

此時,他正一個人吃著悶飯。

飯菜很快上來,杜明胃口大開,一邊飲酒一邊吃菜,這比路途上光吃幹糧可強多了。

“老何,坐下一起吃。”

“是公子。”

老何本是下人,不敢失了主仆之禮,不過他能揣摩到杜明的心意,知道他不會在乎這些。

兩碗飯下肚,身子就有了充實感,暢快許多,隨口道:“嗯,這魚頭湯味道不錯,竹筍肉絲夠火候,牛肉也有嚼勁。”

這時突聽得那書生模樣的青年歎道:“赤陽同照十二州,幾人歡喜幾人憂?豪門隨手拋酒肉,黎民百姓把飯愁……唉!”

聞言,杜明微微一怔,望向那青年,失笑道:“這位兄台,要不要一塊用膳?”

隻見青年一臉正氣,搖頭道:“不必,在下無功不受祿。”

杜明笑道:“常言道,救急不救窮,縱然王侯有心,又能救濟幾人,況且大道不論公私,窮人若果真下了苦功,上天必定不會薄待於人,然而他日揚名,亦不一定能善待下人,這世間道理,誰能說清?”

頓了頓,又道:“結友論心,若執著於外物貴賤以分界線,那閣下未免太讓人失望了。”

這番話說來自然寫意,青年一聽,登時麵露驚異之色,起身拱手:“想不到竟能在這遇上如此有學識的公子,確是執念作祟,那吾就不客氣了。”

說著,走了過來,在杜明旁邊凳子坐下,道:“兄台是哪方人士?”

杜明給他斟了一杯酒,又讓老何添上碗筷,一邊道:“我才從桂烏縣趕至府城,要去齊賢道場學道。”

“哦?”

青年正舉杯,一聽之下大喜,道:“真是巧了,我也正等明日一早就去道場登記!”

經過一番暢談,杜明才明白。

此人名為羅拜月,現年二十二歲,乃贛南人士,與李壽是同個村子的人,一直奉其為兄長,兩年前考得秀才後在村裏的任教書先生,之後李壽被抓,他心灰意冷前往府城,想設法解救,若解救不成,則棄文從道。

羅拜月歎道:“而今的世道毫無公理,唯有強權,這聖賢書不讀也罷!”

聽他所說,是因為亂世無理,這才轉入道途,一為避世,二為修法,說不定有幸能成為人上之人。

第二點他沒有明說,但杜明自是明白,也不點破。此人雖是一身儒氣的書生,但並不迂腐,骨子裏甚至藏有正氣,於世道而言甚是難得,結交一二亦無不可。

“此次入城,我正是隨李壽的囚車一起,相信他能洗清冤屈。”

“但願如此吧,”羅拜月仰首道:“這幾日我趕寫了一篇‘萬言書’,稍刻呈給府君大人,希望他能看完。”

杜明沒有多言,若南源府君果真是個人物,必定有自己的主張,不會輕易聽信他人。

飯後,羅拜月去了府衙,杜明則在房內歇息,老何住在隔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