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學生物理科學興趣培養3(2 / 3)

不一會兒,電影開演了!隻見雪白的牆上出現了深藍色的夜幕,接著一個銀輝燦燦的圓球出現在夜幕上。

丁老師解釋說:“由於月球的個頭兒比地球小,分量輕,81個月球的質量加起來,才抵得上一個地球的質量。所以,月球對物體的吸引力要比地球小多了,它隻有地球的1/6。一個來自地球60斤重的人,來到月球一稱,嘿,隻有10斤重了!”丁老師換了一口氣,又說:“你們看,月球上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那些縱橫交錯、奇形怪狀的山叫環形山;還有連綿不斷、高大的群山以及陡峭的峽穀和縱橫交錯的溝渠……盡管這樣,宇航員在那兒走起路來卻身輕如燕,跳躍自如。可以設想一下,要是在這兒開個運動會的話,倒是怪有趣的。像跳高、跳遠、舉重、賽跑、標槍等項目,準能創造出驚人的新紀錄來!”

電影很快結束了,黑簾布拉開了,教室裏頓時充滿了明媚的陽光,蕩漾起同學們熱烈的討論聲。

7.撈鐵牛

宋朝時候,我國經常遭受水災。公元1034~1060年間,黃河就曾三次決堤。

有一年在河中府地方(現在的山西永濟)也發生了大洪水。洶湧的大水淹沒了莊稼,毀壞了道路,那裏的一座浮橋也被衝斷,連8隻用來固定浮橋的每隻幾噸重的大鐵牛,也被牽動到河的下遊,陷進淤泥裏去了。

過了幾天,洪水退走,人們開始重整家園,並計劃修複這座浮橋。但是,鐵牛還沉在河底裏,要修複浮橋,先得把鐵牛撈出來。可是又怎樣才能把它從河底裏撈出來呢?鐵牛好幾噸重,誰有那般神力?官府貼出了“招賢榜”,招請能把大鐵牛從河底裏撈出來的能人。白紙黑字,分外惹眼,榜前圍了許多人,議論紛紛,但誰也沒有好主意。

忽然有一個人,一伸手把“招賢榜”揭了下來。大家一看,揭榜的竟是一個過路的和尚,他略顯清瘦,麵孔白淨,穿著寬大的法衣。有位老人好心地對和尚說:“大師父,一隻鐵牛好幾噸重,如今又陷在淤泥裏,要把它們撈起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難道你能請神仙來幫忙?”

那和尚卻不慌不忙地笑著說:“我哪裏有什麼神來幫忙,水衝走了鐵牛,我就再叫水把鐵牛送回來。”

和尚派人找來兩艘大木船,把它們並排拴在一起,中間留出一個空隙,叫人在兩船之間用大木頭搭起一個架子,成為一個“艸”字的樣子。再叫人在船上裝滿泥土。然後他親自帶人,將船劃到鐵牛沉沒的地方,挑選了幾個精悍的年輕人潛入水底,用一些繩索牢牢地綁住鐵牛。然後把繩子的端頭拽回船來,拉直後拴在木架上。一切安排妥當,和尚招呼眾人把船上的泥土一鍬一鍬地扔到河裏。船上的泥土一點點地減少,拴在木架上的繩索一點點地拉緊。當船上的泥土快要扔完時,終於“舟浮牛出”,那幾噸重的鐵牛從河泥裏拔了出來,吊在水中,被船拖到了原來的位置。

刹時,人們雀躍歡呼,圍住這位聰明過人的和尚,讚揚感謝他。就這樣,一次又一次,8隻大鐵牛全部被拖運好。官府為了獎勵這個和尚,特地趕做一套“紫衣”袈裟賜給他。

這個和尚就是我國古代的工程家懷丙。他撈起沉重的大鐵牛,也是利用物理學上浮力原理。大船裝滿泥土後,“吃水”很深,排開的水量很大,向上的浮力也很大,等於裝滿泥土的大船的總質量。把泥土扔掉一點,船的總質量就小於浮力了,船應當向上浮,可是又被連結鐵牛的繩索拉住了。於是這多餘的浮力便通過繩索拉鐵牛。扔出的泥土愈多,多餘的浮力愈大。當它超過鐵牛在水裏的向下沉力和淤泥對它的嘬力的時候,鐵牛就會和船一起向上浮動,離開河底,船就可以拖著它在河裏慢慢前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