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綜合素質提升4
10.怎樣提高科學文化素質
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空前地加大了科學知識轉化為生產力的力度和速度。高科技及其產業已經成為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科技的迅速發展,正以其神奇的力量影響著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創造著前所未有的生產能力。
當代學校教師要想趕上時代的步伐,都必須努力提高自己的科學文化知識,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以適應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
知識是一座高山,是分層次的。任何層次和環節留下空白,都會使知識斷裂,甚至會從空白處走向歧途。學校教師不僅要重視現代知識的學習和知識更新,也要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和啟蒙教育。
知識是一條河流,是不同曆史時期、不同階級階層的人民長期積累,世代相傳的共同財富。學校教師要善於吸收人類文明的成果,師人之長,補己不足。
知識是一片汪洋,多達幾千學科,波瀾壯闊。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學得所有知識。但要取得高深造詣,學校教師就應廣泛涉獵多種知識,學精學透一至兩門專業知識,隻有知識廣博,才能對社會有所貢獻。
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成果都凝聚在科學思想中。人類社會所取得的所有曆史進步,所創造的一切人間奇跡,包括天翻地覆的變革,氣壯山河的鬥爭,無不是在科學思想指導下進行的。也正因如此,思想被稱為人的“靈魂”,人因為有思想被稱為“萬物之靈”,偉大的思想家被稱為“偉人”和“巨人”。
思想並不都是科學的,隻有經過實踐驗證,正確地反映了客觀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思想,才是正確的科學的思想,才可能在實踐中獲得成功。錯誤思想、反動思想、愚昧迷信思想,隻能導致行動的失敗,甚至會墮入泥坑。
科學思想,即科學地思維來自現實和有關知識,但是,現實和知識並不就是思想,隻有經過人腦的思維,即經過抽象和概括,才能將現實和知識提升為理性認識,形成科學思想。
這樣,思維方式科學化的形成,亦即科學方法的確立,對於形成科學思想,更好地發揮科學思想的作用,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在這個意義上,科學思想也被理解為科學的思維,唯物的、發展的、辯證的思維,不僅符合形式邏輯規律,而且符合辯證邏輯規律。
科學方法的確立,思維方式科學化的形成,比具體的知識學習更重要。
科學方法一旦形成,就能指導人們更有成效地進行思維,更有成效地掌握科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如果隻是單純地進行知識和技術灌輸,沒有正確的思維方式幫助其歸納整理和指導應用,不可能造就具有開拓創新能力之才。因此,科學方法的確立,思維方式科學化的形成,比具體知識的學習更為重要。
科學方法,包括科學研究的一般方法,諸如歸納、演繹,分析、綜合等;也包括一些具體方法。可以說,有多少學科門類,就有多少具體方法。因為客觀世界是多層次的統一,科學知識是多層次的係統,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科學方法也是一個多層次的體係。不懂得這些方法,就隻能永遠被關在科學的門外。
科學方法建立在對於客觀世界及其發展規律正確認識的基礎上,也就是說,科學方法的前提是科學理論,是對於客觀規律的了解。比如“庖丁解牛”,運刀技巧的嫻熟,完全建立在對於牛體結構肌肉紋理的“了如指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