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四,抓學習。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關鍵是抓學習效率。
其五,抓學生的儀表。抓好學生儀表的常規化,消除學生的攀比心理和模仿心態,使他們的精力主要用到學習上。
紀律需反複抓、抓反複
初中生的身心正處於一個迅速發展階段,其意誌行為的獨立性差,認同外界的不良刺激,同時他們自控能力又差,有時還不能控製自己的行為,不能很好地自我監督,當遇到問題和困難時,往往容易灰心喪氣,不能持之以恒。由此可見,違紀的學生出現反複屬正常現象,我們應允許學生犯錯誤,並給其改錯的機會。
學生的反複一般是因未真正在思想上認識問題。中學生生活經驗貧乏,對事物的認識膚淺、片麵,因此,抓反複時一定要從學生的認識入手。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既要細心,又要有耐心,在尊重、信任、堅持原則的前提下,針對具體情況,通過不同途徑,采取多種有效措施,反複進行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給學生指明克服困難、糾正錯誤的途徑和方法,使其明了老師教育他們的良苦用心。一般經過反複強化教育後,學生會逐漸理解老師的教育目的,自覺意識到改錯既是師長對他提出的要求,同時也是他自己的需要,這樣他們才能實質性地解決行為上的問題。
由於產生違紀的原因很多,不同違紀的學生個性特征又不盡相同,因此教育方法也多種多樣。
14.控製課堂教學紀律的方法
落實課堂常規訓練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效的課堂紀律管理,實際上是在建立有序的課堂規則的過程中實現的。教師麵對的是幾十個性格各異、活潑好動的孩子。如果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課堂常規,就不可能將這些孩子有序地組織在教學活動中。
(1)我們要防患於未燃,抓好初期工作。在第一節導言課上,就要向學生提出一些行為要求。如專心聽講、不講廢話、善於傾聽同學的發言等,使他們明確在英語課上什麼事該做,什麼事不該做。
(2)要適時地將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來,形成學生的課堂行為規範並嚴格監督執行,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課堂管理的效率,避免秩序混亂,而且一旦學生適應這些規則後會形成心理上的穩定感,增強對課堂教學的認同感。如當小組討論,教師大聲喊“停”,學生並不理睬你時,就可以帶領學生邊擊掌邊說“一,二,三,停。”
(3)要將這些課堂常規結合日常的教學,進行反複地訓練、調整、鞏固,使之形成一種自然的學習行為習慣,促進學生的自律性。
運用獎勵機製
通過多年的教學觀察,我發現多數的孩子對批評反應很平淡。但受到表揚那就不同了,一句鼓勵的話,一個讚許的眼神,他們會爭取做的更好。比如學生問題回答的好,課文讀的好,我們可借手勢進行口頭的表揚。如果是書寫一類的檢查可采用獎勵貼畫的形式。但不論哪一類的獎勵用的太多,太頻繁是沒有效果的,也不可以為獎勵而獎勵,獎勵應該是我們對孩子點滴的成績由衷的讚許才會讓孩子感到自然,感受到成功帶給自己的快樂,他們學起來才會更起勁。
運用獎勵手段鼓勵正當行為,通過懲罰製止不良行為,這是鞏固紀律管注製度、提高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徑之一。俗話說:“罰其十,不如獎其一。”
小學生好表現,渴望得到別人的讚揚。當課堂上,有的學生在閱讀課文,而有的學生卻在嘀嘀咕咕,如果這時,老師對全班說:“你看,這個小朋友讀得多認真啊!”保證那些在嘀咕的學生立即端正姿勢,自覺地開始談起來。可見學生的積極性行為得到獎勵後,這種行為將得到鞏固與強化。在獎勵的方式上可以是物質性的,也可以是非物質性的。但主要采用非物質性獎勵,如課堂上學生的表現令人滿意,教師可以報以微笑,投以讚賞的目光等。
在教師的舉手之間,眉宇之間,讓學生們意識到行為的正確性,從而起到“蜻蜓點水”的作用。同時維持紀律的另一種有效方式就是采取一定的懲罰,所謂懲罰就是教師有意識地通過使學生經受不愉快的體驗,以影響和改變學生行為的一種手段。但懲罰要講究技巧性,不能濫用,更不能進行體罰。有時針對不專心聽講的學生,點名叫他回答問題,就是一種懲罰。
控製節奏,做好調控
規章隻是學生行為的依據,獎勵也不過是一種激勵手段,要使學生認真聽講,積極參與,注意力集中。要設計好教學的每一個環節,課堂上根據小學生的特點控製好節奏。重點的地方節奏要慢,難點不僅要慢,多舉例,還要循序漸進,化整為零,各個擊破。
教學方法要靈活多樣,可采用遊戲,英文歌曲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把教學內容溶入其中。再就是及時的對所學的內容進行訓練,訓練可以是倆倆的形式,也可以是四人小組的形式。最後就是要麵向全體學生,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尤其是學習上有困難的學生,我們做老師的應該給他們更多的關愛,要看到孩子哪怕是很微不足道的進步,多鼓勵,多表揚,多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的點滴的進步,隻有給孩子更多的關愛,孩子才樂意接受我們的教育,才不會在課堂上做違反紀律的事。
一位好的英語教師應擅長於隨時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避免其注意力轉移而引起課堂管理不當。為吸引學生注意力,教師應首先注意自己的聲音力度。英語教師在課堂上聲音太小,學生們聽不清楚時,注意力就開始轉移到與學習無關的事情上去了。另外,隨時提問也不失為好方法。當學生知道老師隨時有可能對他提問時,他就無意中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師所講的問題上。因此教師應不斷地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吸引其注意力。
英國的教育學家埃克斯利認為,呆板的教師不是好老師,盡管他擁有夠糊一間房子的證書也是白搭,好教師以他的熱情、活潑……使其課堂教學生動有趣。有時英語課堂紀律混亂完全是由於英語教師講課死板、照本宣科而引起的。所以英語教師應盡力使英語課生動有趣,使教法多樣化,這樣不僅有利於學生學習,也有利於課堂管理。
(1)控製教學節奏。節奏是世界萬事萬物的運動規律,教學節奏是影響課堂紀律的重要因素之一。
學生在英語課上容易出現問題行為,教師的教學節奏太慢,不能不說是原因之一。據測,人的思維速度比一般說話要快三、四倍。教學進度太慢,接受的內容就大大落在思維之後,學生不得不經常調整自己的思維,降低速度。一些接受能力強的學生或自控能力差的學生就利用調整時間去做其他的事,常此以往就會形成一種習慣,嚴重影響課堂紀律。
同樣教師的教學節奏過快,單位時間裏的信息量過大,就會讓學生緊張地喘不過氣來,沒有思考的餘地,導致學生學習情緒低落、效率低下、注意力不集中。各種問題行為就會產生,因此教學應節奏緊湊、快慢有度,靈活地處理各個教學環節,切忌在45分鍾內處處平均用力。
在引入新課時,學生的精神狀態較好,對新知識充滿好奇,這時教學應是明快、主動的。在理解、新授階段應突出重點、解決難點,對於難點應循序漸進,安排多一點時間,多一步引導學生,使學生有充分的餘地消化每個教學信息點,沉醉於學習思考中。
在操練階段要緊緊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迅速地進入語言鞏固與運用階段,使學生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功感,專注於學習。
(2)調控學生的參與麵。在課堂上如果僅僅隻有幾個學生參與一個教學活動,其餘的學生隻能做“觀眾”,那麼這些“觀眾”就很可能會不經意地做出違反紀律的行為來。
因為我們麵對的是11、12歲的孩子,他們愛說愛笑、愛動愛玩,要他們端端正正坐足四十分鍾是絕對不可能的。因此教師在課堂的每一時刻都應該最大限度的讓學生參與課堂,引發學生積極的學習行為,不讓學生的思維停頓下來。
當前麵的學生畫完,交談也隨即結束,開始進入新的圍繞蛋糕上生日蠟燭的多少,進行新的教學。在這一過程中,如果隻是讓學生靜靜地觀看同學畫蛋糕,那麼肯定會有一部分學生坐不住,形形色色的紀律問題就會隨之產生,而讓學生進行你畫我說,則讓班內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活動中來,讓他們意識到課上“人人有任務,人人有事做。”無暇再去做與教學無關的事。
15.加強學生紀律教育的建議
為適應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的新情況,根據學校對加強教學和學生管理工作的要求和指示,針對體育係班級多、學生人數多的特點,結合學生紀律工作的現狀,特提出如下意見:
提高認識,統一思想
組織全係教職工重新學習學校學生紀律方麵的文件精神,根據學校的總體要求,充分認識到目前形勢下加強學生紀律工作、保證正常教學秩序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充分認識到強化紀律意識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方麵,充分認識到規範、有序的教學秩序是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礎。全係係領導、班主任、教師、工作人員要積極行動起來,認識到位,加強學生紀律正麵教育工作,形成全係學生紀律教育工作的合力,建立一個良好的紀律教育氛圍。
加強領導,統一部署
成立由係黨政領導組成的學生紀律教育工作領導小組,充分了解、認識新情況下學生紀律工作方麵的優勢和不足,認真研究目前的狀況和下一步工作的思路和方向,明確責任,分工協作;要建立信息反饋製度,定期召開有關協調會議和班主任會,促進各項工作安排和要求落實到位,促進學生紀律教育工作的整體提高。
采取措施,責任到位
係裏要注重發揮班主任老師的指導作用,加強班團幹部、學生會幹部的組織、管理工作,倡導、促進一般同學的自我管理意識和紀律意識。
(1)針對新生和其他年級同學的不同情況,適時召開年級班團支書、班長會議,要給學生幹部提要求、壓膽子,明確其應負的責任,加強班級管理的力度。
(2)安排各班召開一次以“紀律與班級體榮譽”為主題的班會,對遵守紀律、維護班級體榮譽的行為和同學,要給予表揚和支持;對不遵守學校紀律、損害集體榮譽的人和事,要進行嚴肅的批評和幫助,形成人人遵守紀律,個個為班級體爭榮譽的良好風氣。
(3)完善紀律檢查、項目評比製度,定期對各項紀律工作進行檢查、評比和排名,對表現好的班級要通報表揚,對後進的班要提出批評,並要求其提出限期改進意見和加強班級紀律的措施;對排名連續落後的班,團支部、班委成員要從工作能力、工作責任心等方麵深刻檢討自己,並向係主管領導作出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