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加強領導,健全組織,落實責任

(1)教育局為學校安全工作行政管理部門,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製度和上級主管部門的工作安排,組織對學校安全工作進行部署、督導、檢查、評估、獎懲、學校重大安全事故協調指導處理等管理工作;負責建立健全安全工作製度,組織貫徹實施國家有關安全保衛工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

(2)學校要積極貫徹落實國家及上級部門關於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規、各項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製定和完善安全管理工作製度,落實安全工作責任,保障正常教學秩序,經常對師生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和防範能力,及時排除安全隱患,防止安全事故發生並及時穩妥處理安全事故。

(3)教育局成立以局長邊江民為組長,局領導班子其他成員梁東存、劉華路、馬京斌、杜兵振、盧國平、張順祥為副組長,各科室長楊栓瑞、康英良、付文彬、關翠恒、馬凱山、申秋軍、馬彥民、李國強、宋吉祥為組員的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局安全管理科。局長為我市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我市學校安全工作負總責;主管副局長負直接責任,各科室及分管副職對與本科室職能相關的安全工作負直接責任。

(4)各鎮(鄉、區)中心校成立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中心校長任組長,吸收相關人員為成員。明確1名副職主抓安全工作,並配備1名專職安全員。

(5)各級各類學校(園)要成立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校長擔任組長,對本學校安全工作負總責,吸收相關人員為成員;主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長負直接責任,各業務處室及分管副校長對與本處室業務相關的安全工作負直接責任。

(6)市直屬高中(職業學校、進修學校)、初中、小學、幼兒園要明確1名副校長主抓安全工作,並成立學校安全管理處,設主任1名,配備工作人員2~3名。

(7)鄉鎮初中及民辦高中、初中明確1名付校長主抓安全工作,成立學校安全管理處,設主任1名,配備工作人員1~2名。

(8)農村小學、幼兒園明確1名班子成員主抓學校(園)安全工作,配備一名安全管理人員。

(9)各級各類學校(園)在處室和年級設安全員,在重點部位和崗位設崗位安全員。學校(園)要明確安全員工作職責,嚴格管理。

(10)各級各類學校要完善安全工作與業務工作相統一的“一崗雙責”工作機製,同時要將學校每個崗位的安全責任進行細化、分解、落實到每個教職工、每項工作、每個環節當中,真正構建起學校安全工作立體管理網絡,使各種安全隱患無藏身之處。

8.學生網絡安全教育管理

網絡的基本知識

(1)WWW簡介、發展和特點。

WWW是WorldWideWeb的縮寫,中文名字為“萬維網”。它起源於1989年3月,由歐洲量子物理實驗室所發展出來的主從結構分布式超媒體係統。通過萬維網,人們隻要通過使用簡單的方法,就可以很迅速方便地取得豐富的信息資料。

由於用戶在通過Web瀏覽器訪問信息資源的過程中,無需再關心一些技術性的細節,而且界麵非常友好,因而Web在Internet上一推出就受到了熱烈的歡迎,走紅全球,並迅速得到了爆炸性的發展。

長期以來,人們隻是通過傳統的媒體(如電視、報紙、雜誌和廣播等)獲得信息。但隨著計算機網絡的發展,人們想要獲取信息,已不再滿足於傳統媒體那種單方麵傳輸和獲取的方式,而希望有一種主觀的選擇性。現在,網絡上提供各種類別的數據庫係統,如文獻期刊、產業信息、氣象信息、論文檢索等等。由於計算機網絡的發展,信息的獲取變得非常及時、迅速和便捷。

到了1993年,WWW的技術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它解決了遠程信息服務中的文字顯示、數據連接以及圖像傳遞的問題,使得WWW成為Internet上最為流行的信息傳播方式。

1994年4月,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CNIC)正式接入Internet網,目前,我國已初步建成四個骨幹廣域網,即郵電部的CHINANET,教委的CERNET,科學院的CSTNET,電子部的CHINAGBN,這四個網均與Internet直接相連。

1997年4月,CHINAGBN、CERNET、CSTNET網之間己實現了互聯。

現在,Web服務器成為Internet上最大的計算機群,Web文檔之多、鏈接的網絡之廣,令人難以想象。可以說,Web為Internet的普及邁出了開創性的一步,是近年來Internet上取得的最激動人心的成就。

2003年1月16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11次公布《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這份報告顯示:截止到2002年12月底,上網用戶總數為5910萬,其中撥號上網用戶4080萬;上網用戶中,18歲以下用戶占17.6%,約為1040萬人。

2005年6月28日,信息產業部副部長奚國華28日在在第六屆中國(北京)移動通信國際論壇的開幕式上透露,截至目前,中國互聯網上網人數已經超過1億,寬帶接入用戶已經超過3010萬戶。網絡用戶規模已居世界前列。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李天順說,國家對於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高度重視,在我們的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教育網,教育成域網和校園網可以說是發展得非常快,信息技術課在大麵積快速普及,網絡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進入我們的中小學校園,進入我們中小學生的教室。在廣大農村地區,國家從2003年開始,實施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各級政府投入100億元,規劃用5年左右的時間構建一個遍及全國農村中小學的現代遠程教育網絡,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提高農村教育的質量和效益。應該說,信息技術的普及,正在深刻的影響著和改變著教師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校的管理方式。網絡正在逐步成為中小學生獲取知識,獲取信息的一個重要渠道,當然也給中小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2)網絡統計資料。

中國的網民,從性別看,男性所占的比率近百分之七十;從年齡段看,三十五歲以下的占了百分之八十三點八四,其中十八歲到二十四歲的最多;從婚姻狀況來看,未婚者超過百分之六十二;從文化程度看,大專學曆以上的接近百分之七十,中學生上網日益增多;從職業和收入來看,專業技術人員與低收入者居多。

全國城市上網小學生比例為25.8%,初中生為30%,高中生為56%,這表明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一個未成年人的網民群體。

互聯網功能的使用:玩遊戲占62%;使用聊天室占54.5%;收發電子郵件占48.6%;下載儲存網頁占39.7%;使用搜索引擎占25.0%;訂閱新聞占21,9%;網絡電話占14.7%;網上尋呼占14.3%;製作和更新個人網頁占12.6%;上傳文件占9.4%;公告板(BBS)占9.2%;代理服務器占2.3%。

用戶和非用戶對互聯網的需求;用戶選擇“獲得更多的新聞”為最重要的需求的比例最高,其均值為3.81(滿分為5分,以下同)。以下依次是:“滿足個人愛好”為3.74;“提高課程的學習效率”為3.71;“課外學習和研究有興趣的問題”為3.67;“結交新朋友”為3.65。最不重要的需求是“享受成年人的自由”,均值為2.8l。

“中少在線”網站與《知心姐姐》雜誌共同開展一次網絡調查。

結果我們發現,開始有一點點沉迷於網絡的孩子已經多達5.97%,而已經陷入其中的竟然超過了1/5,多達21.06%。隻有39.39%的孩子表示自己不玩網絡遊戲,15.63%的孩子表示他們每周玩網絡遊戲超過5小時。一周超過5小時的玩遊戲時間,就比較長了。

當問及“父母是否知道自己在網上做什麼,是否參與”的時候,24.19%的家長“不知道不參與”,41.06%的家長“知道但不參與”,隻有34.74%的家長“知道並參與”。

中小學生對和網友見麵的態度,絕不會見麵占44.12%,聽取父母的意見才約見占35.44%,見麵但不告訴父母占20.44%。

中小學生和網友聊天的內容,學習占31.54%,寫作和情緒宣泄占27.91%,和老師的矛盾占19.26%,和同學的矛盾占10.89%,和家長的矛盾占10.40%。

家長對孩子交網友的態度,不信任、不許見麵占66.00%,在有所了解的情況下同意占17.01%,強烈反對占11.16%,隻是在網上無所謂占5.83%。

對網吧應當采取什麼樣的態度的調查。結果,50.65%的孩子認為“不要限製建網吧,但要認真管理”;31.63%的孩子認為應該“禁止中小學生進網吧”;8.96%的孩子認為“問題太多,應當取締”;8.74%的孩子認為應該“嚴格限製網吧業的發展”。

網絡時代的社會生存與問題

網絡在增強青少年與外界溝通和交流的同時,難免也會因一些不良內容而對他們造成精神傷害。有相當一部分青少年上網瀏覽淫穢、暴力等不良內容,沉迷於格調低俗的網上聊天等。一係列的數據讓人觸目驚心:因特網上非學術信息中,竟有47%與淫穢有關;60%的青少年無意中接觸過網上淫穢內容。在接觸過網上淫穢內容的青少年中,有90%以上有性犯罪的行為或動機。在對3千名大中學生進行的隨機調查顯示,曾光顧淫穢網站的達到了46%。據一份國內社會調查顯示,有34.6%的青少年用戶公開承認自己曾瀏覽過淫穢網站;而另一份社會調查則顯示,在200多萬的學生中有50%以上的學生宣稱自己曾瀏覽過淫穢站點。根據對北京五所高校的調查,有98%的人曾查閱淫穢信息,8.6%的人曾獲得機密和他人的私人信件,54%的人曾發布不健康的信息。除此之外,網上暴力、反動、迷信、賭博、毒品等不良內容的危害性也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