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保障措施

(1)成立組織、明確職責。

學校文化建設領導小組

組長由校長擔任;

副組長由書記擔任;

成員由校委會成員、班主任、音體美教師擔任。

(2)製定方案、分步推進。

結合學校文化建設方案,各年級組、各班級擬定出文化建設方案報學校批準後,抓好落實。

(3)以多元教育活動為載體,營造學校的人文環境。

校園文化活動貫穿於整個學校的教育過程,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不但可以激發學生對科學藝術的興趣,而且對他們了解社會,走向社會十分有益。所以我們以學生為主體,以活動為載體,認真組織和開展好校園文化活動。

古詩詞考級活動。共分8級:1級為背誦1-20首古詩;2級為背誦1-40首;3級為背誦1-60首;4級為背誦1-70首古詩和《三字經》選篇;5級為會背、會默寫70首古詩(包括作者、朝代)和《三字經》選篇;6級為會背、會默寫70首古詩(包括作者、朝代)和《三字經》選篇、初步了解古詩的意思,初步體會作者的感情;7級為背誦規定的15首宋詞;8級為背誦規定的15篇古文。考核分基本考核和跨級考核。基本考核為每一年級必須達到相應的等級,考核時間為每學年第一學期的第11周,補測為13周,合格率達50%以上。跨級考核定於第二學期的11周,13周基本考核達通過綠為100%。1~4級,7~8級為麵試形式,5~6級為筆試形式考核達到80分為過關。學校為每位學生訂一本《小學生必背古詩詞70首》,學生興趣高漲。通過這項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讀古詩文興趣和習慣,積累語言。還使他們了解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提高古詩文鑒賞水平,陶冶高尚情操。

開展讀書活動。由於校安工程原因,我校圖書室、會議室、工會活動室三合一,我們克服種種困難,圖書室於每周三中午如期開放,學生借書熱情高,豐富同學們課餘生活,開闊學習視野,充分發揮圖書教育功能,同時也讓書香工程真正的“香”起來。

開展好校園係列文化活動。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國旗下講話,少先隊的入隊儀式,開學典禮、期末表彰等均以莊重的氣氛,深深影響學生,做到形式新穎,內容充實,具有時代性和挑戰性。我們還抓住凝聚著悠久曆史的每一個紀念日開展文化活動。如三月份植樹節活動,我校推出“五個一”活動,即出一期黑板報,種一棵樹,寫一句護綠標語,製一塊護綠牌,做一項護綠活動。在班主任的帶領下,學生們想出了許多極具創意的標語,製作出造型不一的標語牌,讓校園春意盎然。四月份清明節掃墓活動,帶領3~6年級學生祭掃了桐溪革命烈士墓,接受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在六一兒童節前夕,我們舉辦了慶六一文娛彙演活動,同學們認真準備,精心排練,把自己的才藝充分的展示出來,把活動推向高潮。……

開展與瑞安市集雲實驗學校結對活動。集雲學校是瑞安市一流學校,具有強大的科研水平和文化氛圍,上學期集雲學校領導、骨幹教師送教下鄉,就學校管理,校園文化建設,課堂教學做了指導,使我們受益匪淺。本學期我們派骨幹教師到他們學校參加教研活動、課堂教學,切實提升我校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

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使我校校園生活充滿著文化氣氛,使校園文化建設的品質不斷提高。

(4)強化督導、凝練文化。

充分利用製度管理文化建設。班級評比、學生評比。定期更換內容。組織文化建設研討會,不斷豐富文化內涵。

作為為人師表的教師群體,必須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積極參與並充分發揮主導作用,才能引導校園文化建設沿著正確的方向向高層次發展,將學生培養成為既具有良好的專業知識和文化素質,又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一代新人,使學校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基地,使學校不辜負社會和曆史所賦予的神聖使命。

10.中學的校園文化建設方案

指導思想:

營造和諧的育人環境,是學校不懈的追求。和諧是一種動態的平衡,按照係統論的觀點,和諧的教育就是指在教育活動中,力求使教育過程諸要素之間以及學校教育與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之間始終處於一種協調、平衡的狀態,從而提高教育質量,使學生的基本素質和個性品質得到全麵、和諧、充分的發展。一個學校的和諧發展包括諸多方麵的和諧,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和諧。校園文化,是指以校園為地理環境圈,以社會文化為背景,以學校管理者和全體師生員工組成的校園人為主體,以群體價值觀念為核心的一種亞文化,它既反映文化的一般性,又有自己的特殊性。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和諧,包括物質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和製度文化建設,這三個方麵建設的全麵、和諧的發展,將為學校樹立起完整而和諧的文化現象。

目標與要求

一般學校均建有教學樓、多功能廳、食堂、等設施,配有微機室、多媒體教室、圖書室、閱覽室、體育器材室等各類功能室,硬件設施齊備。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配置的升級和設施的維護是學校硬件建設中很大的一塊。因此,對學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基本構想應從以下三方麵做起:

(1)曆史的厚重與新的發展觀念的和諧;

(2)彰現個性發展和追求統一製度管理的和諧;

(3)以校園文化熏陶人和創建文化的和諧。具體內容和措施:

校園物質文化建設

本著“追求高品位,主題鮮明化,上下齊心力,和諧大發展”的建設理念,搞好校園的綠化,樓道的布置,展板櫥窗的設計,適當添加一些供師生休息、讀書的設施,讓校園的每一個角落都具有人文性,都能自然地成為育人的理想場所。讓師生的教育行為與校園文化展現和諧之美。

(1)榮譽牆:體現孩子七彩的童年,讓他們在學校度過一段七彩斑斕的義務教育時光,同時它又是一本翻開的書,象征著學校是學習的殿堂,讓孩子在學校愉快的讀書,讀讓自己愉快的書。

(2)校門主題雕塑:鋼質結構,高速駛離地球飛向宇宙的造型,位於校門正前方。

(3)在舊教學樓的樓頂用金屬框架支撐起學校的校風:崇文尚德,格物致知。在新教學樓四樓走廊外的牆上支撐起學校的學風:好學、善思、博采、篤行。操場外圍牆粉磨平整後雕刻寫上辦學理念:為孩子的終生著想,對學生的每一天負責。並用紅漆嵌入字內。每間教師辦公室把我們的教風:學高、身正、敏行、兼愛張貼於牆上。新教學樓後圍牆內麵牆上以及廁所處的三塊黑板處全部用瓷片來定製成體育牆(上有各種體育運動的圖案造型)廁所處水池中建立一個人造假山風景點。現有食堂處的評比欄重新設計規劃,將公告欄移至校門口門衛室外牆處。

(4)綠化:我們追求以綠為主色調,花開四季的效果。努力做到“春有花,夏有蔭,秋有香,冬有綠”。表明我們追求的是學校的可持續發展,花草樹木的布局錯落有致,疏密相間,暗含著:孩子就是祖國的花朵,他們的個體是有差異的,我們將充分尊重這種差異,讓孩子盡可能的和諧發展、全麵發展。

(5)班級文化建設:充分利用每一個教室後黑板,將自行設計的班徽、班訓張貼其中;各班還可根據自身特點和學校統一的要求設計欄目主題,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班內還布置了“評比台”、“英語角”、“成長的足跡”、“衛生角”、“圖書角”等,並將班內的牆壁、管道進行美化。彰現班級的特色,達到個性與共性的和諧統一。

(6)文化牆:“讓每一麵牆說話”是我們對校園文化牆的構思源點。我們本著“高品位、兒童化”的原則,對學校操場四周的牆壁進行文化著裝。在內容上,我們將學校的管理製度和師生的作品結合,把代表中國燦爛古代文化的唐詩、宋詞、名言等和代表現帶文化發展的科技知識、天文、地理知識等相結合。形式上力求在學生必經的地方,進行全麵鋪展,點麵結合。讓每一麵牆所說的話,和它的外在形式和諧統一。

道德規範

(1)文明舉止:目標:弘揚傳統美德,狠抓人文素質、培養文明內在取向;舉止文明高雅,注意外在儀表,樹立良好外在形象。

工作任務:

①加強禮儀教育。

②加強形勢教育,增強正義感。

③講求衛生,增強衛生意識。

④開展艱苦奮鬥、艱苦創業教育。

⑤開展敬業教育,樹立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的思想。

(2)道德行為:目標:形成遵守社會公德、尊師愛生、敬老愛幼、孝敬父母、團結友愛、助人為樂、互相關心、關心集體、珍惜維護集體榮譽,顧全大局、先公後私和先人後已的好風氣。

(3)工作任務:

①開展以青年誌願者和共青團員為骨幹的社區服務共建實踐活動。

②進行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道德觀和愛國主義教育。

③進行艱苦奮鬥、勤儉節約的教育。

④開展愛國愛校、成才報國為主題的教育活動。

8、校內秩序:目標:繼續保持和發揚校內良好的生活秩序、學習工作秩序,安全防範工作落實,無火災事故、重大意外事故、重大盜竊、其他惡性事件和刑事案件發生,創建“平安校園”。

工作任務:

①強化校園治安管理,建立健全各類規章製度,維護公共秩序。

②要加強門衛管理,把好校園治安第一關。

③維護校園交通秩序,避免事故發生,使車輛停放整齊有序。

④落實責任製,實行分級管理,確保師生活動安全。

⑤加強巡查製度,維護校園正常的學習、生活秩序。

⑥采取切實措施,加強防範工作,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

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方麵

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也是校園文化的最高層次。它主要包括校園曆史傳統和被全體師生員工認同的共同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活觀念等意識形態,是一個學校本質、個性、精神麵貌的集中反映。校園精神文化又被稱為“學校精神”,並具體體現在校風、教風、學風、班風和學校人際關係上。

(1)校風建設。

校風建設實際上就是校園精神的塑造,校風作為構成教育環境的獨特的因素,體現著一個學校的精神風貌。在校風體現形式上,校風主要表現師生的精神風貌、文化氛圍育人氛圍。好的校風具有深刻“強製性”的感染力,使不符合環境氣氛要求的心理和行為時刻感受到一種無形的壓力,使每一位校園人的集體感受日趨鞏固和擴展,形成集體成員心理特性最協調的心理相容狀態;好的校風具有對學校成員內在動力的激發作用,催人奮進;好的校風對學校成員的心理發展具有保護作用,對不良的心理傾向和行為具有強大的抵禦力量,有效地排除各種不良心理和行為的侵蝕和幹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