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教育規範管理
第一節行政目標管理
1.目標管理的涵義
目標管理是國外的一種企業管理製度和方法,在20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被引入教育領域。所謂目標管理是指管理者與被管理者共同確定總目標,把總目標轉化為部門目標和個人目標,管理者通過目標,對所屬部門和每個成員進行管理。通過對實施過程的管理和成就的評估,促使各部門、每個成員自覺地朝著預定的目標努力工作,以實現整體目標。
學校的所有管理活動,都是為實現某種預定的目標而展開的。學校是以為社會、為國家培養有用人才為教育目標的組織。學校管理工作為了實現學校的這一教育目標,製訂了各項管理工作的目標(或叫管理目標)。學校目標管理的作用是:能鮮明地給學校各部門和個人指明奮鬥方向,展現未來前景,從而激勵人們的鬥誌,調動人們的積極性;目標管理還能提供工作成效的具體標準,從而有利於提高學校管理效率。
運用目標管理理論和方法,首先就要明確目標,這樣才會有的放矢,取得成效。目標可分為總目標、各部門分目標以及個人目標。學校教育目標是總目標,部門和個人的目標要為實現總目標服務。確立目標,要有科學依據,有科學預測,做到實事求是。既不能訂得太高,也不能訂得過低,是經過努力可以實現的。其次,要對實現目標的全過程進行有效的管理,要充分發揮教職工的智慧,促使教職工主動地實現個人目標。第三,要對實現目標的情況進行評估,獎優罰劣,總結經驗教訓,製定更高水平的目標。
在學校目標管理過程中,目標成為學校全部管理活動的基礎和核心。管理從確定目標、形成目標體係鏈,到執行目標、檢驗目標,把學校全體人員的全部管理行為圍繞目標組織起來,把學校整體事業成就與個人的自我充分發展結合起來,把管理者與被管理者有機結合起來,通過激發每個人的工作積極性來搞好學校管理工作。學校目標管理通過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經過努力可以達成的學校目標體係,對學校全體成員產生巨大的動員和激勵作用。
2.目標管理的特點
目標管理製度是把以目標實現為前提的管理轉化成以目標為控製手段的管理,它是通過使組織的成員親自參加工作目標的製定來實現“自我控製”,並努力完成工作目標的管理製度。這種管理製度由於有了明確的目標作為對組織成員工作成果的考核標準,從而使對組織成員的評價和獎勵做到更客觀、更合理,因而可以大大激發他們為完成組織目標而努力。目標管理具有這樣幾個方麵的特點:
(1)目標管理是參與管理的一種形式。
(2)目標管理強調組織成員的“自我控製”。
(3)目標管理是一種係統整體的管理方法。
(4)目標管理是一種重視成果的管理方法。目標管理在形式上表現為以目標為中心,它要求把管理的重點轉移到目標上去,即轉移到行動的目的上去,而不是行動本身。
3.行政目標的內容
所謂行政目標即是行政組織在一定時期內必須達到或期望達到的行政管理目的和指標,是行政管理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通常行政目標包括三要素,即目標方針、目標項目和目標值。行政目標製定要遵循下列原則:挑戰性與可行性相結合,整體性與個別性相結合,全麵性與關鍵性相結合,上下相結合,定量與定性相結合。
一般地說,行政目標製定的程序是:首先,廣泛收集信息,大量占有材料。其次,領導提出方案,下屬參與討論。最後製定明確的行動目標。
4.行政目標的分解
行政目標分解應本著“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原則。所謂“縱向到底”就是從目標開始,一級一級從上向下,從組織目標到次級組織目標到更次級組織目標再到個人的目標的層層展開,延伸到底。所謂“橫向到邊”是指在目標的橫向分解中每一個相關的職能部門都要相應地設立自己的目標而不能出現“盲區”和“失控點”。
目標分解是使抽象目標具體化,增加其可行性和操作性。組織分工則是對分解後的目標總任務在組織間的分配。目標分解後的體係是組織分工的依據,與目標體係相應的組織體係,要合理的分工分權、分權分責,方能提高組織工作效率,進而進快地完成組織目標。
5.目標管理的實施
實施目標是促使目標實現的核心環節,這一階段需做好的幾項工作是:
組建高效的學校管理機構
為了使各部門、每個人的目標科學地組織起來,既不相互幹擾,又能促進總目標的實現,關鍵是要有一個高效的學校管理機構。高效的學校管理機構起碼要符合這樣的標準:
(1)有正確的辦學指導思想。
(2)能根據上級政策和學校實際情況做出有影響力的決策。
(3)領導集體的凝聚力強,善於做思想工作,輻射力大。
(4)幹部服務精神好,群眾信服、佩服。
科學授權,合理分工
現代學校管理組織複雜、事務繁多,再能幹的校長也難以包攬一切,而且,目標管理的重要特點之一就是強調自主管理和自我控製。因此,科學授權與合理分工成了校長的分身術與成事術。所謂分工就要做好領導班子各成員之間職、權、責的分配;所謂授權是指管理者對下屬授予部分權力與責任。在學校管理中常常見到校長做了主任的事,主任幹了職工的活,或者處、室間對有利的事爭著管,無利的事則互相踢皮球。科學授權與合理分工要求在機構設置與權責分配中避免職能的重疊交叉和管理的“真空”,因此,能較有效地杜絕這類本位主義現象的大量產生。
暢通信息渠道,加強監督反饋
目標管理強調目標是學校一切管理行為的導向標。管理者必須建立立體、交叉、多維的信息網絡,密切關注學校管理活動的運行狀態是否與確立的目標體係相符。一旦出現問題,管理者隨時可以通過暢通的信息渠道迅速了解情況,並組織相關部門協同“會診”,找對問題症結,形成對策,並迅速通過信息反饋渠道對不恰當的管理行為作出修正,確保目標管理不致於出現目標值的偏差。
實現學校管理目標必須具備五個條件:
(1)形成整合一致的目標係統。主要表現在管理目標與教育目標吻合;全校性總體目標與部門“局部目標一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目標上的整合。
(2)建立高效率的學校管理機構。機構設置要適當,職責要分明,製度要健全,聯係渠道要暢通,以便於指揮。
(3)組成一支高水平的學校工作隊伍。這支隊伍應達到規定的學曆標準,實現隊伍綜合體的高水平,發揮隊伍間的互補互持作用。
(4)實行既有民主又有集中的管理方式。在民主的基礎上集中,在集中的指導下民主,做到上下一致,民主管理學校。
(5)運用科學化的管理手段。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和現代化的管理手段管理學校。
6.行政目標實施的保障
在目標管理中,在授權的同時,也要實行控製。控製是行政目標實施的保障。如果沒有有效地控製,一個組織就雜亂無章,就會離開組織目標所指引的方向。可見,行政目標為控製提供了正確軌道,並又為控製提供了完善的組織機構。如何控製呢?具體說有如下方法:自我控製法,逐級控製法,調節控製法。
我國從1978年引進了目標管理理論及方法。首先在企業界展開,而後推廣到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實踐證明,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如:局部和全局關係擺不正;製度不完善;目標製定僅僅是領導的事,排除了下屬參與等。為此,筆者認為應有如下對策即目標管理與責任製相結合。目標管理與思想政治工作相結合,與其他管理方法相結合。
總之,實行目標管理,是在使組織不斷向更高的目標邁進,逐步走上管理高效化的良性循環軌道。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礎上,逐步完善,不斷深化目標管理理論,豐富目標管理方法。
7.目標管理的優缺點
學校目標管理是學校管理對企業管理思想的引進和應用。在西方,20世紀60~70年代即已引入教育領域。80年代,我國一些學校管理者開始運用目標管理思想來指導管理實踐。逐漸地,目標管理這一現代管理中運用心理方法最具有代表性和實踐意義的管理思想成為包括我國在內的當今世界普遍流行的學校管理模式。
正麵效應
與傳統的管理製度方法相比,學校目標管理因其本身蘊含的符合現代價值理念的管理特征,給學校管理活動帶來了以下諸方麵的正麵效應:
(1)學校目標管理是激動人心的管理,具有激勵效應。在學校管理過程中,目標具有特殊的意義。管理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激勵的心理過程,是需要、動機、目標緊密結合,構成一個支配人的行為的動態係統,形成人的行為的基本模式。
在學校目標管理過程中,目標成為學校全部管理活動的基礎與核心。管理從確定目標、認定目標、形成目標體係鏈,到執行目標、檢驗目標,把學校全體人員的全部管理行為圍繞目標組織起來,把學校整體事業成就與個人的自我充分發展結合起來,把管理者與被管理者有機結合起來,通過激發每個人的工作積極性來搞好學校管理工作。學校目標管理通過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經過努力可以達成的學校目標體係,對學校全體成員產生巨大的動員和激勵作用。
(2)學校目標管理強調自我管理、自我控製,具有自主效應。目標管理作為一種管理製度和方法,它是行為科學與科學管理思想的“交合”。一方麵,它吸取了科學管理的思想,強調目標在學校管理過程中的作用,以目標指導行動,要求把任務轉化為目標體係;另一方麵,又繼承了行為科學的精髓,重視人的作用的發揮和人的思想因素的作用,把目標作為聯結“人”與“事”的核心要素,使人通過完成目標去指向“事”。在確定目標過程中,主張讓下級自定目標,或自己主動承諾目標。在完成目標過程中,反對上級或外部的過多幹涉,主張變“他控”為“自控”,獨立自主地完成任務。最後,對目標達成情況讓職工作自我評價。這種自主管理有利於建立工作責任感,有利於發揮下屬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改變了管理隻是上級的事的觀念。
(3)學校目標管理強調成果,重視成果評估,對目標實現的具體方式不作硬性限製,具有獨特的成果效應,能充分調動教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學校目標管理正是依據分目標對下級進行考核,並依據分目標的達成情況和所取的成果的大小進行評定與考核。因而下級有更多的選擇、有更多的設計、有更寬的活動餘地。這不僅有利於下級主動性、創造性的發揮,而且有利於形成和諧的上下級關係,營造出良好的學校心理環境。
(4)學校目標管理是係統、整體的管理,具有整合效應。學校管理目標是目標管理的核心要素,是學校管理功能的集體體現,是衡量學校管理工作好壞的重要標準和尺度,學校管理的其他要素都是圍繞這一要素組合起來;另學校目標管理通過讓全體成員確定、認定、執行目標,使每個人都參與了學校全局性管理,使全校形成一盤棋,從而糾正學校部門、個人之間由於本位主義和分散主義所可能導致的各自為政、互相扯皮等弊端。這樣,學校目標管理通過建立縱橫交錯整合一致的目標鏈,使個人目標、部門目標與組織目標融為一體,以目標為軸心把學校全部管理資源統一起來,特別是把各層次的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積極性都調動起來,形成一個整體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