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食形成的原因(1 / 1)

日食形成的原因

日食奇觀

有時候,太陽高懸在天空中,光芒四射,但是忽然太陽缺了一大半,變成了月牙形,甚至完全不見了,於是,白天變成了黑夜,星星也在天空中眨眼。過一會兒,慢慢地太陽又出現了,一切都和平時一樣,這是怎麼回事呢?這就是日食。

世界上公認的最早的日全食文字記錄在《尚書·胤征》裏。據該書記載:

夏朝仲康時代,當時掌管天文的羲和家族有個官員,因沉湎於飲酒,懈怠職守,沒有預報即將發生的一次日食,而引起人們驚惶。國君仲康認為這是嚴重失職,便將羲和處死。科學家們推算,這是發生在公元前2137年10月21日的一次日全食。

關於日食的古老傳說

在世界各國的一些古老傳說裏,都提到日食是怪物正在吞食太陽。古代斯堪的納維亞人部族認為日食是天狼食日;越南人說那食日的大妖怪是隻大青蛙;阿根廷人說那是隻美洲虎;西伯利亞人說是個吸血僵屍;印度人則說是怪獸。

古埃及的太陽教徒相信,太陽中存在著一條可以吞食太陽神的蟒蛇。另有些埃及傳說記載,日食的發生是因為一隻想在天庭稱霸的禿鷹企圖奪走太陽神的光芒。印加人的神話中,是有隻能通過甩尾巴來呼風喚雨的貓,而日食和月食正是這隻神貓發怒的表現。

墨西哥印第安人每見日食,女人都歇斯底裏地驚叫,因為她們認為這是魔鬼即將降臨世間吃掉人類的信號。

美國的奧吉布瓦印第安人在日食發生時會向天發射帶火焰的箭,意圖是“再度點燃”太陽。

非洲的一些民族則認為,太陽和月亮本是一對戀人,他們追逐時就發生了日食。

古人對日食的解釋

在古時候,人們由於不了解產生日食的原因,對日食的現象感到十分不解和神秘,以至日食的發生竟製止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在公元前585年,在愛琴海東岸,有一天,米迪斯人和呂底亞人正在交戰,雙方打得難分難解。忽然天空中的太陽不見了,戰場頓時失去了平時的光明,天昏地暗。雙方的首領都十分驚恐,認為這是上天對他們的懲戒,於是,都一致同意放下武器,平心靜氣地訂立了和平條約,結束了一場持續5年之久的戰爭。據推算,這次日食發生在那年的5月28日。

古人對日食的現象還做了種種有趣的解釋。比如:我國大多數地區傳說是“天狗”吃掉了太陽;有的地區還傳說是青蛙或豹子吃了太陽。因此,每當發生日食的時候,人們都要敲鑼打鼓,鳴盆響罐,以嚇跑天狗,營救太陽。

日食產生的原因

現在,科學家已弄清了日食產生的原因。我們知道,月球本身不會發光,因此,在太陽的照射下,在它的背麵會有一條長長的影子。當月球繞地球公轉轉到太陽和地球的中間時,這時太陽、月球和地球恰好處在一條直線上,從而使月球擋住了部分照到地球上的光線,或者說,月球的影子投射到地球上。這樣,在月影掃過的地區,人們就會看到日食。

日食在一年裏一般會發生兩次,最多會發生5次,不過這是針對全地球而言,在地球上某些地方就很難碰到多次觀日食的機會。

拓展閱讀

日食時,月球追上太陽。月球東邊緣剛剛同太陽西邊緣相接觸時叫作初虧,是第一次“外切”,是日食的開始。大約一小時後,月球西邊緣和太陽東邊緣相接觸時叫做複圓,從這時起月球完全脫離太陽,日食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