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學生自覺紀律教育的故事17(1 / 2)

第二章學生自覺紀律教育的故事17

43.毛澤東困難時期不吃葷菜

1960年,由於國際國內各種複雜的原因,我國遇到暫時經濟困難。麵對這一困難局麵,作為黨中央主席的毛澤東同誌,堅持了同全國人民一道同甘共苦、共度難關。

全國人民節衣縮食,克服經濟困難。毛澤東也對他的炊事員和身邊的警衛人員說:

“我不吃葷菜了,豬肉和雞蛋要出口換機器。我看,有米飯,有青菜,有鹽有油,就可以了。”

一次,毛澤東召集中央政治局的同誌開會,到了深夜,警衛員與服務員商量,給中央領導做些包子,多放些豬肉。當他們把包子送上去以後,毛澤東責備說:

“我不吃葷菜,隻吃米飯青菜,怎麼又做了。”

過了幾天,毛澤東又指示:每頓隻炒一碗青菜,兩盤小菜,三兩米飯。其實就連這樣的飯菜,他都舍不得一個人吃,每次都要和值班的警衛員一起吃。後來,警衛員、秘書和大夫見飲食太清淡了,就勸他道:

“主席,您這樣下去會把身體搞壞的,黨和人民都需要您,您不能這樣節省了。”

毛澤東還無限深情地對大家說:

“全國的老百姓都是這樣,我一個人吃了也不舒服啊!”

44.周恩來反對維修舊居

周恩來是深受全國各族人民愛戴的好總理。他一生中,一貫謙虛謹慎、嚴於律己,始終以“人民公仆”嚴格要求自己,表現了一個無產階級革命家的高尚品德。

周恩來出生於江蘇省淮安縣,他家的舊居就在淮安縣城駙馬巷和局巷相接的地方。

解放初期,淮安縣委為了保護周恩來的舊居,對將要倒塌的房舍進行了維修。不久,周恩來從親屬的來信中知道了此事,他當即給淮安縣委去信,製止今後再作維修,並詢問了修繕所用費用,很快就從自己的工資中拿出錢付了這筆修理費。

1953年,周恩來又指示淮安縣委把他的舊居處理掉。但是,縣裏領導考慮到故鄉人民的感情和全國人民的心願,沒有同意這樣做。後來又對三間危房作了較大的整修。

這件事又傳到周恩來那裏。為此,淮安縣副縣長王汝祥去北京時,還受到周總理的嚴肅批評。臨走時,周恩來特地寫了一封信,請王汝祥轉給淮安縣委,信中說:

“我提出兩個請求:一是萬不要拿房子作為紀念,引人參觀。……二是公家無別種需要,最好不要使原住這所房子的住戶遷移。後一個請求,請你們酌辦;前一個請求,無論如何,要你們答應。否則,我將不斷請求,直到你們答應為止。”

兩年以後,當周恩來接見淮安縣委另一位負責人劉秉衡的時候,又提起此事,他嚴肅地批評說:“1958年王汝祥同誌來,我叫他回去處理我的房子,他騙了我,到現在還沒處理。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