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學會懂理、懂事8
6.忍者無敵,忍耐製勝
忍耐之草是苦的,但最終會結出甘甜而柔軟的果實。
——辛姆洛克
你有受過委屈嗎?你有感到過無助嗎?你有感到過孤獨嗎?麵對孤獨、無助、寂寞,你想過要忍耐嗎?你想過要逃避嗎?人,其實有太多不想麵對的人和事,同時也有太多的無奈了。人與人相處,就象自己的牙齒和舌頭,再怎麼小心也終有疏忽咬到的那一刻。要想和諧相處,首先應具備寬容的度量。古有名言:“宰相肚裏能撐船”,意思就是要有寬宏大量的胸懷。盡己所能給予對方改過自新的機會,用自己的寬容換得對方的進步或重生。切莫斤斤計較,所謂得饒人處且饒人。對於青少年來說,更是如此,做什麼事情都不能衝動,一定要學會忍。
盡管這樣,我們還是要生活下去。所以我們要學會忍耐,學會去麵對所有這些不愉快的事。因為要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人的心都是肉長的,都擁有七情六欲。隻要你肯拉他一把,隻要你真心幫他,循循善誘。再迷途的羔羊也有歸反的意願,終有被感化的一天。忍一時之氣,助他人成長,何樂而不為。未來的世界不是一帆風順的,不成熟的青少年一定要學會忍!正如曾國藩所說“好漢,打脫牙,和血吞”。總有一天田中郎會登天子堂。
忍者無敵,百忍成金
忍讓、寬容是人必須具備的修養和品質。一事當前忍為高。著名學者胡適先生曾挨過十年的罵,但從不怨恨罵他的人。他強調:“我要用容忍的態度來報答社會對我的不容忍。因為我年紀越大,我越覺得容忍的重要意義。”胡適還說:“我們若想別人容忍我們的見解,我們必須先養成能夠容忍諒解別人的見解和度量。”所以孟子有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休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在隆安縣鄉裏村間流傳著一個“百忍成金”的民間故事。傳說,有個年輕人,從小養成火暴脾氣,結果做什麼事都不順,眼看已是而立之年,仍一事無成。
這天,年輕人跑去向一位老翁請教如何才能夠做事成功。老翁說:“和氣生財,你若能忍耐一百次而不發脾氣,便能成功了!”年輕人就試著照老翁的話去做了。
有這麼一天,他家的雞與鄰居家的雞鬥啄,被啄死了。他就非常生氣,正要發作,就想起老翁說過的話,馬上就把火氣強忍下去。又有一次,一個小孩子跌倒了,額頭也被撞傷了,他就去扶起小孩子,並且還給小孩敷傷。可小孩子的母親以為是他撞倒的,就不分青紅皂的的把他罵了一頓。這可真是冤枉了他!
但他卻一直想著老翁說過的話,他便一直強忍著把火氣給壓下去了,就這樣,他先後忍了九十九次。
等到他結婚之日,親朋好友正興高采烈地喝酒,這時,門外來了個乞丐,家人給飯菜他卻不要,偏要新郎新自招待他不可!許多人都說別理這個瘋子,可新郎官稍加思考,便欣然去見了那乞丐。乞丐對新郎說:“我年輕時因為脾氣不好,氣死了我父母,娶不了親。今天我來向你請求,我年老了,不敢希望有什麼花燭合衾,隻求給我在你的新房裏睡一晚,我死也瞑目了。”
誰知道老乞丐剛說完,眾人便都忍不住,都罵他是個瘋子,甚至要趕老乞丐走!新郎官也很惱火,但他想起自己的遭遇與乞丐有些相似,也同情乞丐的不幸,便忍氣答應了。那天晚上,新郎讓出新房給乞丐睡,自己則和新娘到偏房過了夜。
翌日,大家起床了,可乞丐睡的新房仍緊閉著門。大夥兒想去趕乞丐,新郎勸大家說:“天還早,讓老人家多睡會吧!”大家一等再等,直至日出三竿,新房裏仍無動靜。當大家忍不住推門進去時,乞丐早已無影無蹤,隻見床上有一堆金燦燦的金元寶,元寶上刻著“百忍成金”四個字。
這“忍”是前提,是美德;這“金”是結果,是收獲,它不僅僅是黃金,是金錢,更是金子般高貴的人品。一個人不但要學會小忍,更要學會大忍。同學之間、朋友之間、家人之間,其實都沒有什麼過不去的坎,忍一忍吧!退一步,風平浪靜;讓人三分,海闊天空。
隻要人人從我做起,一笑而過,彼此承讓,百忍成金.那麼世界將充滿和諧的歡樂。一個人要學會忍耐,否則將會麵臨著失敗一個人要大度開懷主動將在你手中主宰。其實,人要學會忍耐,隻要能忍耐,一切都會過去,能夠忍耐的人,是世界上最有勇氣的人。俗話說“百忍成金”,意思是說,人要學會容忍。做為青少年,要學會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忍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最好的境界。
對於青少年來說,如果你學會了小忍,你就會贏得朋友,贏得關愛,小不忍,你就會失去人間真情,成為孤獨的羔羊。大忍,你會光明磊落,問心無愧;大不忍,你就會身陷囹圄,成為社會和曆史的罪人。中國有句古訓:小不忍,則亂大謀。又雲:沉默是金。其實這是與“百忍成金有民曲同工這效。
天下沒有比水更柔弱的東西了,然而在攻堅克強的戰鬥力上卻沒有什麼能勝過它的。因為沒有什麼東西能替代它、改變它。弱小可以戰勝強大,柔軟可以勝過剛硬,天下人沒有不知道的,但卻很少有人懂得去身體力行。忍辱方能負重。所以做為青少年在與人相處中,若能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不管你們之間有多大的仇恨或過節。隻要你有退一步海闊天高的情懷,能站在對方的立場感受其心情。說不定那時你會自言自語地說:假如是我,可能也會這麼做的。那麼你此刻的仇恨也會隨心情感悟而疏緩減半,縷試縷想,你的仇恨將會由大化小,由小化無,甚至會化幹戈為玉帛。倘若雙方都能執這樣的心態,人人都擁有如此胸懷。那麼人與人之間何愁不能和諧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