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總以為激情、自信、執著等品質,是企業經營者最需要的素質。其實大多數經營者並不缺乏激情、自信之類的素質,相反,隨著企業的持續發展,責任、胸懷、誠信等品質會顯得越來越重要,而且,隨著企業的發展壯大,很多企業經營者在這些品質上暴露出越來越多的瑕疵。因此,農村小企業老板加強自我修養的錘煉,實乃當務之急。
(1)願意承擔責任
企業經營者的責任,主要在於帶領企業健康穩定地發展。因此,在決策、企業轉型、投資,以及開發新產品時,應理智地問問自己,是否事前作了理性的判斷,對於事後的最壞的結果,是否做好了承擔責任的準備?
承擔責任,並不僅僅是心理的準備,而是在責任來臨時,你能否承擔得起的問題。所以,要給“責任”定一個最低的“安全線”,最低的安全線就是“留得青山在”。
當企業經營者認識到“責任”後,就會發現“責任”還意味著職責和效率。你的責任感會感染其他的員工。效率從哪裏來?其實就在各崗位職責明確的情況下,用責任感創造出來的。
(2)具備寬廣的胸懷
在企業經營者的修養中,寬廣的胸懷是眾多品質中的根基。人們做任何事,都無法回避和人打交道,企業管理更是如此,管理企業,實質就是在管人。而寬廣的胸懷則意味著溝通,意味著尊重,意味著理解,並能充分地包容與你的個性行為完全不同的人。而包容則意味著合作,意味著更多的機會。
多疑,是人的大敵,也是人的本性之一,本不該給予過多的譴責。問題在於,當你有疑問時,還有很多辦法解答疑問,比如,盡量往好處想,或是把事情先放一放,或者主動地找找所謂的證據。
(3)有健康的生活方式
本來,生活方式純粹是個人的選擇,沒有必要對其褒貶。但是,企業經營者的生活方式健康與否,將直接影響著企業的前途命運。
一些農村小企業老板每天從早到晚的工作“流程”大概是這樣的:大約在9點半前後到公司,處理企業日常事務;之後用於企業外部的業務管理;下午5點之後,就是吃飯、喝酒、唱歌、桑拿之類的應酬活動了。
這種生活方式和節奏表麵看起來似乎是“正常的”,無可厚非甚至是有些迫不得已的,但卻對企業的長期發展,尤其是企業的戰略決策,有著巨大的破壞力。
怎樣才算是農村小企業老板的健康生活方式呢?以下的一些生活方式,不妨參考一二:
①讀書——給自己硬性規定,每星期必去書店逛逛。在家裏的床邊,在辦公室的桌上,包括出差時的包裏,都放一本有益的書,隻要有空就翻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