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坐而論股道(2 / 2)

“我跌了12%。”陳小西準確報數。

後來,陳小西看到巴菲特說過這麼一句話:“別人賺錢的時候,我也賺錢,我盡量賺得跟別人一樣多;別人虧錢的時候,我也虧錢。我肯定比別人虧得少。”心意大動,從此視巴菲特為知己。

2009年,股指從底部的1600點,漲到了3400點,粗略算漲了100%。那時候,很多人還沒有從6000點的災難中恢複過來,陳小西已經賺了50%。

這個經曆,讓陳小西得到了股市上的第一個經驗之談:股票和債券是對衝的。它們漲跌是相向的。作為投資者,你總是去買便宜的那一個,賣掉貴的那一個,這樣你就可以保證立於不敗之地。

梁昉忍不住,終於開口問:“如果我沒記錯,你說過你家境普通。我猜想你最初投資的錢都是你個人在美國打工賺來的。那時候你有多少錢?”

陳小西聳肩一笑:“我的家境和你的猜測都是對的。不要問我具體有多少錢,多少錢不重要,重要的是百分比。”

梁昉心中一動。那時候大哥給自己200萬,自己嫌太少,大哥說的也是這句話:“不要在意金額,要在意回報比。”

“請您接著說。”梁昉不覺用了個“您”。

陳小西說他的第二個經驗是——用前輩理論指導實戰。

為了研究怎麼投資股市,他特意買了一本巴菲特推薦的股票投資入門書,叫《一個聰明的投資者》。是巴菲特的老師在1934年寫的。

這本書的第一個章節就談了如何投資債券——因為這是一個風險相對較小,收益相對有保證的投資。

後來,他又看了巴菲特的《滾雪球》。巴菲特的投資有個關鍵詞:淨資產。把公司統統賣掉的錢,就是淨資產。如果我買進的價格低於淨資產,即使股票不漲,把這個公司統統賣掉,價差就是利潤。巴菲特說他要買股價低於淨資產的公司。那就意味著,穩賺不賠。

陳小西更加細致地查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發現居然真的有股價低於淨資產的公司。

“我相信有很多種方法可以做好股票,但每一種方法都需要一種性格做依托。就我個人而言,在實際做股票的過程中,對巴菲特的很多說法,有了深刻的體驗。

股市是動態的,過去的經驗沒法原搬照抄。但是那些經過時間檢驗的理論,尤其是基於相似性格的成功者說出的理論,是非常有指導和借鑒價值的。”陳小西總結。

這個總結讓梁昉不覺也想笑。她認為陳小西完全有理由狂妄,因為他的成績超出了常人。但是,一反常態,他反而更謙虛。梁昉隻想笑問,這裏麵有幾多虛偽。

如果您覺得《愛情初遇見》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