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疑考證
名勝古跡的鬼斧神工令人不勝感歎,但其中的很多謎團令人迷惑不解,科學工作者通過考證陸續解開了部分謎底,可尚有無數疑問等待著我們去研究、揭曉。
太陽門之謎的考證
太陽門的外形
號稱“世界考古最偉大發現之一”的“太陽門”就在蒂瓦納科城中。古代蒂瓦納科文化時代的巨石門,就位於玻利維亞高原地區。可能原為一個巨大神廟的門,上有浮雕,因門楣上刻有太陽神形象而得名。
在的的喀喀湖東南21千米,海拔4000米高的層巒疊嶂的安第斯高原上,有一座前印加時期的蒂瓦納科文化遺址。該遺址被一條大道辟為兩半,一邊是阿加巴那金字塔,另一邊是卡拉薩薩亞建築。該建築至今仍完好無損,四周圍以堅固的石牆,裏麵有梯級通向地下內院,西北角就坐落著美洲古代最卓越、最著名的古跡之一——太陽門。
其號稱“世界考古最偉大發現之一”。可能原為一個巨大神廟的門,上麵刻有浮雕,因門楣上刻有太陽神形象而得名。它被視作蒂瓦納科文化的最傑出的象征。蒂瓦納科文化是5世紀至10世紀之際影響秘魯全境的一支文化。
太陽門用途之謎
太陽門作為蒂瓦納科文化的代表,由重達百噸以上的整塊巨型石雕鐫而成,造型莊重,比例勻稱。它高3.048米,寬3.9629米,中央鑿一門洞。
門楣中央刻有一個人形淺浮雕,雙手各持著護仗,在其兩旁平列著3排48個較小的圖像,其中上下兩排是麵對神像的帶有翅膀的勇士,中間一排是人格化的飛禽。此外,還有眾多至今仍難了解其涵義的符號。
這塊巨石在發現時已殘碎,1908年經過整修,恢複舊觀。據說每年9月21日,黎明的第一縷曙光總是準確無誤地射入門中央。麵對著“太陽門”,驚歎之餘,人們必然要產生種種疑問。古代的印加人為何要不惜巨大的勞動力來建造這巨大的石門?或者說,太陽門究竟是作什麼用的呢?
從太陽門秋分時節射入第一道太陽光這點來看,有人認為,太陽門上刻的是曆法知識。如果是這樣,那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曆法。然而這些圖案與符號是如何表達曆法的?古印加人又是如何測算出秋分時節太陽與太陽門位置關係的?
太陽門巨石搬運之謎
美國考古學家溫德爾·貝內特用層積發掘法證明蒂瓦納科文化的最早年代是在300年至700年,而太陽門和其他一些建築應是在1000年前正式建成的。建造太陽門的安山岩產於的的喀喀湖上一個名叫珂帕卡班納的半島,它是怎樣搬運到蒂瓦納科來的?
玻利維亞的科學家們做過實驗,用木筏在水上隻能運輸較小的石塊。如從陸上運輸,6名士兵才能拖動一塊半噸重的石頭。而太陽門的重量在100噸以上,該用多少人來拖動?
而且,要把這麼龐大沉重的石門立起來,必須要用大型的起重機。而當時的印加人連車輛都沒有發明,他們是怎樣把這巨大的石門立起來的?太陽門吸引了眾多學者的目光。盡管許多人做了深入研究,但這一切仍無法解釋。
更有甚者,說蒂瓦納科是外星人在某一時期建造在地球上的一座城市,太陽門是外空之門。總之,對太陽門眾說紛紜,莫衷一是。但我們相信,隨著考古資料的不斷發掘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太陽門的秘密總有一天會被揭示。
我還想知道
人們對蒂瓦納科有各種各樣的說法,但最具有吸引力的是把它解釋為古代進修的伊甸園,另外還有一個奇特說法是,這地方是12000年前古代宇航員在地球上的棲息地。
誰燒掉了芝加哥城
芝加哥城的驚人大火
1871年10月13日傍晚,美國芝加哥市城東北部的一座房屋著火,這是發出的第一個警報。夜晚接著又傳出新的消息,離此屋2000米之外的聖徒巴維爾教堂也著火。
之後,接連不斷的報警以驚人的速度在增多,消防隊員們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事後芝加哥市消防隊隊長門齊爾說:“這些失火的消息像雨點般地一個接一個傳來,我們實在不知該從哪著手。”
這次大火使12.5萬多人無家可歸,幾千人被活活燒死,燒傷者不計其數,火災損失高達1.5億美元。
死亡人數是按照找到的屍體計算出來的,然而有人則認為,許多死者沒有被統計在內,諸如當時流動人口尚未登記,還有許多人燒得連屍骨都沒有了。
更有甚者稱,有關當局在統計人數時,並沒有將來自意大利、印度和中國的勞工死亡人數計算在內。
芝加哥火災的肇事者
芝加哥火災之後,有人懷疑是一頭母牛碰翻了一盞煤油燈引起牛欄首先起火,當時人們對此結論深信不疑。但門齊爾又宣稱:“這頭母牛不是真正的肇事者,因為火如果是從一個地方燃起的,不可能這麼快就漫布全城,並且當時又是在一個無風晴朗的日子裏。”
火災後有關部門查明,發生火災的地方不隻是一個芝加哥城,還有芝加哥附近的一些城鎮。同時,在威斯康星州、內布拉斯加州、密歇根州、堪薩斯州、印第安納州等地的森林和大草原也發生了火災。
火災是隕石造成的嗎
芝加哥火災發生很久以後,一位美國科研人員為考證火災與氣象的相互關係,重新提出了對火因的看法。
他認為,芝加哥災禍最大可能是由於一場熾熱的隕石雨引起的,因為當時城市上空並沒有風,但隻有兩小時全城就變成了一片火海,這說明這場火災不是一般的火災。
至於城郊幾千人的死亡,則是因彗星大氣層中所含的毒氣體,即一氧化碳和氰汙染了城郊空氣而使他們中毒死亡。
然而,還有一些學者認為,是由於地球與高速運行的彗星尾巴相碰,使地球大氣層一下子變得熾熱而造成的。
前蘇聯的一些科學工作者則另有看法,他們認為彗星上隻有各種冰和微小堅硬細塵的鬆軟聚積,並沒有什麼能引起火災的東西。地球也曾經多次穿越彗星尾巴,但每次都沒有發生意外,也沒有使大氣層空氣受到有毒氣體的汙染。
至於隕石,雖說它飛進大氣時也會燃燒和熔化,但隻是隕石表麵薄薄的一層,隕石內部始終是很冷的,他們認為芝加哥火災的起因應該還是在地上。所以,有人認為是由短暫的龍卷風造成的。國際論壇上對此各持己見,至今尚無定論。
我還想知道
為了能夠阻止芝加哥大火的蔓延,消防隊員炸掉了兩幢大建築,但沒有奏效。最後,芝加哥大火被一場大雨而澆滅,芝加哥市2124公頃麵積的市中心僅30小時就變成了一片焦土。
花山壁畫作者是誰
花山壁畫的神奇特點
在我國廣西定陽縣城北約25千米處的東岸懸崖峭壁之上,有一幅原始壁畫,這就是著名的“花山崖壁畫”。
壁畫畫麵十分壯觀,整個畫麵中共有1300多個人物,畫麵之中有尊巨人,頭戴虎冠,挎刀騎獸,手握箭鏃,氣度不凡;還有一些大漢,勇武粗壯,正麵馬步而立,兩手屈肘平舉,看上去力氣很大。在形形色色的人物中間,還夾有一些動物形象。
花山整座峭崖畫滿了各種呈土紅色的人像和物像,人像中有正麵和側麵兩種姿勢。正麵人像呈兩手高舉,兩腳叉開成立馬式,側麵人像呈兩手平伸,兩腿微蹲呈跳躍狀,既像練兵習武,又如狂舞歡歌。物像中有似馬似狗的,有像藤牌、鑼鼓、太陽的。畫像中的人物線條粗獷,栩栩如生,人像中有佩刀劍的,有戴桂冠的是這些人物中的頭人或指揮者,其周圍都有一群“小人物”朝著他,組成了一幅幅神情各異的畫麵。
傳說:紙人複活了
關於花山壁畫的出現,民間流傳最廣的是這樣一個傳說:
很久以前,寧明那利有一個叫做猛卡的大力士,因為不滿當地百姓被官員欺壓想造反,但沒有兵馬,於是他在紙上畫。他畫的兵馬,經過100天就可以變成真人真馬,可前提是不能讓任何人知道。
哪知一日,其母打開藏有紙兵紙馬的箱子,隻見狂風大作,天昏地暗,人馬飛出落在山崖上,因不足百日,尚未點化成人而變成現在的壁畫。每逢刮大風、打雷、下大雨,壁畫的圖形都有一些剝落,老人就會這樣講:他們又去別處投生了,去做他們還沒有做完的事。
花山壁畫的作者之謎
如此巨作卻無人知曉它的作者是誰,它出現在什麼年代,作畫人是怎樣在幾十米高的懸崖上完成這些藝術創作的。從壁畫所在岩崖上的岩石被風化、剝蝕的情況可以看出,這些壁畫非常古老。可是,這些壁畫的線條卻是如此清晰,色彩依舊,又該怎麼解釋呢?
一些研究者根據畫麵的古樸、單純斷定,它是少數民族的原始藝術品。有的學者根據廣西曆史記載中銅鼓和環首刀流行時代的說法,認為壁畫形成於西漢。
也有的學者根據壁畫中唯一出現的文字“魁”是楷書體,考證它是唐代以後的作品。
還有學者依據明江兩岸的所有壁畫都製作在有江河沿流和深潭水旁的高山上這一特點,再加上壯族的經濟生活和習俗,認為壁畫是壯族人民禱告水神鎮壓水鬼的作品。
此外,還有人認為這些壁畫的作者是唐代的開成、鹹通年間以盤瓠為崇拜對象的原始居民,處於野蠻狀態高級階段的苗瑤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