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老爸劉備以仁德聞名天下,以布衣之身,打下了天下三分之一的土地,用白手起家打造起了一座蜀漢江山。劉禪即使隻是繼承了他老爸劉備的十分之一,也端不會混帳到如此地步的。既然不是基因的問題,那剩下的解釋就隻有一個了,那就是劉禪根本就是在自暴自棄。至於劉禪為何會自暴自棄,這就要從一段失敗的婚姻說起。
大家讀三國誌蜀書時,多半關心的是諸葛亮傳或者關張馬黃趙。極少有人去看二主妃子傳的,而劉禪給逼瘋掉的原因,恰好就載於二主妃子傳中。
《三國誌》中的原文如下:“後主敬哀皇後,車騎將軍張飛長女也。章陵元年,納為太子妃。建興元年,立為皇後。十五年薨,葬南陵。後主張皇後,前後敬哀之妹也。建興十五年,入為貴人。延熙元年春正月,策曰:“聯統承大業,君臨天下,奉郊廟社稷。今以貴人為皇後。”
在《三國演義》中的原文這樣說:“時後主未立皇後,孔明與群臣上言曰:‘故車騎將軍張飛之女甚賢,年十七歲,可納為正宮皇後。’後主即納之。”
大家這下知道劉禪的悲慘之處了吧,他竟然娶了張飛之女為妻,而且一娶就是兩個。張飛是當世英豪,容貌自然生的驚世駭俗,足可令嬰孩聞名止啼。而張飛之女的容貌呢,如果不出意外,應該長得比較像父親。因為基因遺傳有這樣一個普遍規律,就是“女生像父,男生像母”。以遺傳幾率來算,張飛的女兒長得像母親的幾率是很小的,而兩個女兒同時都長得像母親的幾率就基本上接近於零了。
這樣的打擊對一個男人的身心打擊是巨大的,特別是對於一個情竇初開,渴望著人生幸福的小男人,輕則鬱悶失落,重則自暴自棄體成了他們最好的選擇。但無疑劉禪是堅強的,畢竟他繼承了劉備那忍辱負重,審時度世的優良基因,這幫助他渡過了人生中的困難時刻,反而在由一個男人變為一個男孩的過程中愈發成熟起來。劉禪既然失去了生活幸福的權利,就開始把自己的生活重心放到國家大事上來,雖然還是太子,但他開始發憤圖強,他立誌要奪取天下。
“娶妻但求賢婦,隻要能幫助自己降服六宮,輔助自己奪取天下,立她為妃又有何不可?”劉禪常常以這樣的安慰麻醉自己,甚至開始樂於敷衍起張妃來了,可是他所不知道的是,人生的苦難,這才剛剛開始。看過三國誌和三國演義的都知道,張飛性格上是有缺陷的,他常常喜歡飲酒至大醉,又喜歡酒後鞭撾健兒。而張妃作為張飛的女兒,身上無疑也是潛伏這這些性格缺陷的,當然這還需要一定的客觀條件才會慢慢誘導出來。但是最糟糕的就是,在劉禪的身邊,這些客觀條件都存在。深宮的生活是寂寞的,時間顯得那樣的漫長,而心高氣傲的張妃是不肖於和其它的妃子一起,去做那些鶯鶯燕燕的事的。
於是打發時間的唯一途徑就寄托在了身體單薄的劉禪身上,而劉禪對她欲迎還拒的敷衍態度,無異令她的生活更加苦悶。當這些因素都湊到一起,並且持續了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後,量變演變成了質變,張妃身上那些潛伏的性格缺陷開始逐漸的明顯起來。也許是一次不經意間的醉酒,也許是無意間打了下人一巴掌,張妃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感。當然,事情究竟嚴重到何種程度,後世已經無從稽考了,隻知道蜀國後主時常背人而泣。
世人都以為劉禪是遺傳到他父親愛哭的毛病,可劉禪在趙雲懷裏哭過嗎?在劉備把他扔到地上哭過嗎?在攔截孫夫人的時候哭過嗎?可見,劉禪從小就不是一個愛哭的孩子,為何偏偏娶妻之後變得愛哭了呢!至於另一個猜測認為劉禪是因為大權旁落,嫉恨諸葛亮而哭,這就更是牽強附會了,劉禪是有點恨諸葛亮,但不是因為權利的問題。
實際上,劉禪之所以會背人而哭泣,其實是由他不幸的婚姻生活造成的。世人都認為劉禪當了皇帝,日子過得是多麼的風流快活,可當劉禪傷痕累累的倒在床上輾轉反徹,夜不能昧的時候,誰又真正理解他內心的痛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