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瑙河——藍色的夢幻
多瑙河小檔案
河流總長:2860千米
流域麵積:81.6萬平方千米
發源地:德國南部
河流注入:黑海
藍色夢幻——多瑙河,是歐洲第二大河,全長2860千米,流域麵積81.6萬平方千米,共有大小支流300多條。藍色多瑙河發源於德國西南部黑林山東麓,向東流經德國、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南斯拉夫、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烏克蘭,最終在羅馬尼亞蘇利納附近注入黑海。
美麗的藍色多瑙河
美麗的藍色多瑙河在歐洲僅次於伏爾加河,是第二長河,它像一條巨美的藍色飄帶蜿蜒在歐洲的大地上。它是世界上幹流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途中共流經8個國家。
該河流從河源到“匈牙利門”為上遊,長約966千米。它的源頭有布列蓋河與布裏加哈河兩條小河,從茂密的森林中跌宕而出,途中沿巴伐利亞高原北部,經阿爾卑斯山脈和捷克高原之間的丘陵地帶流入維也納盆地。多瑙河在途中接納了幾條源自阿爾卑斯山融雪的支流,水量大增。
上遊所流經的多為山區,河道狹窄,河穀幽深,兩岸多峭壁,水中更是多急流險灘,是一段典型的山地河流。上遊河水主要依靠山地冰川和積雪融水補給,冬季水位最低,暮春盛夏冰融雪化,水量迅速增加,一般在6月~7月達到最高峰。另外上遊的水位漲落幅度也較大,例如,烏爾姆附近的枯水期流量平均僅有40立方米/秒,而洪水期流量平均竟達480立方米/秒以上。
從維也納到鐵門是多瑙河的中遊河段。中遊河穀一般較寬,河床坡度不大,河道彎曲,多汊流。並在貝爾格萊德以東的喀爾巴阡山中,形成了全長130千米的峽穀,這裏蘊藏著豐富的水力資源。自鐵門以下至入海口則為下遊。這裏河段寬闊,水流平穩,航運業十分發達。
多瑙河畔的美麗城市
在多瑙河所流經的上遊河段中,有一座最大的城市——累根斯堡。累根斯堡是一座美麗無比的城市,城中到處是古老的教堂、達官貴人的邸宅和備有佳肴美酒的古老酒肆,在世界上堪稱經典。
多瑙河流經的維也納也是一座具有悠久曆史的古老城市,並一直享有“世界音樂名城”的盛譽。這裏山清水秀,風景綺麗,優美的維也納森林伸展在市區的西郊,鬱鬱蔥蔥,綠蔭蔽日。每到旅遊盛季的6月,這裏都要舉行豐富多彩的音樂節。漫步在維也納街頭或公園座椅,到處都可以聽到優美的華爾茲圓舞曲,一座座栩栩如生的音樂家雕像更是赫然聳立著,像是在訴說著這個城市的盛大與名望。
人們說,多瑙河是布達佩斯的靈魂,而布達佩斯則是匈牙利的驕傲。這座古城擁有迷人的風光,在這裏更是可以領略到曆史的變遷。布達佩斯被稱為“多瑙河上的明珠”,它是由西岸的布達和東岸的佩斯兩座城市,通過多瑙河上8座美麗的橋連為一體的。城內有許多古跡都建於城堡山,其中著名的漁人堡,是一座尖塔式建築,結構簡練,風格古樸素雅。站在這裏,可以一覽多瑙河上的美景和佩斯的異樣風光。
國際名河——多瑙河
秀麗多姿的多瑙河,是一條重要的國際河流,它掌握著東南歐重要的交通大動脈。在很早的時候,人們就企圖將這一充足富裕的資源利用起來,而事實也是這樣發展的。
公元前7世紀,希臘的航海人曾到達多瑙河下遊並溯流而上,進行了頗為活躍的貿易。他們將多瑙河命名為伊斯特爾河。後來多瑙河又被羅馬帝國稱作多瑙韋斯河。在中世紀期間,古要塞繼續發揮著其重要作用。15世紀鄂圖曼帝國從東南歐擴張到中歐時,土耳其人就依靠多瑙河沿岸一連串的要塞作防禦,並很快意識到了多瑙河的航運潛力。
1740年~1780年匈牙利和波希米亞女王瑪麗亞·特蕾西亞曾設置一個專職部門來監督航運。1830年,多瑙河開始正式成為貿易渠道。1856年《巴黎條約》建起第一個多瑙河委員會,旨在將多瑙河當做一條國際航運水道來監管。1921年和1923年眾多國家又相繼批準了《多瑙河章程》。據此,國際間的多瑙河委員會便建成了廣泛權力的權威機構,並擁有了自己的會旗。多瑙河自此開始了它的國際航運征程並發揮著日益重要的潛力作用。
拓展閱讀
多瑙河畔的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也是個至美的城市,有“白色之城”的稱呼。它坐落於多瑙河與薩瓦河的交彙處,碧波粼粼的多瑙河穿過該市區,把整個城市一分為二。貝爾格萊德附近是多瑙河中遊平原的一部分,是全國最大的農業區,素有“穀倉”之稱。該農業區生產的小麥和玉米占全國的2/3,同時,它還是全國甜菜、向日葵和水果的重要產地。貝爾格萊德是塞爾維亞最重要的工業中心和水、陸、空交通樞紐,也是全國重要機械製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