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國第一河
長江小檔案
河流總長:6397千米
流域麵積:180萬平方千米
發源地:青藏高原唐古拉山
河流注入:東海
長江,中國第一大河,亞洲第一長河,世界第三長河。長江一直以來就被冠以如此顯要的榮譽。長江全長6397千米,流域總麵積180萬平方千米,年平均入海水量約9600億立方米。其龐大的水量在世界上位居第三。長江發源於青藏高原唐古拉山的主峰格拉丹冬雪山,它源遠流長,孕育了古老的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和黃河一起被並稱為“母親河”。
中國第一河
長江流域從西到東約3219千米,由北至南約966千米。源於唐古拉山脈主峰格拉丹冬西南側。這裏冰川廣布,冰川的冰雪融水就是長江的源頭。從長江源頭到入海口,可分為三大段:自四川宜賓以下始稱為長江;湖北宜昌以上為長江上遊;宜昌至江西湖口為長江中遊;從湖口至入海口為長江下遊。
長江河道非常曲折,尤其是自湖北枝江到湖南城陵磯一段,古稱荊江。這裏素有“九曲回腸”之稱。河水由於流速緩慢,泥沙淤積過多,所以每當汛期來臨時,這裏就極易潰堤,造成河水泛濫。因此自古就有“萬裏長江,險在荊江”的說法。
自宜昌到蕪湖一段,河流兩岸湖泊極多,其中以洞庭湖和鄱陽湖為最大。洞庭湖是長江的天然水庫。江水流入江蘇後,因受山勢所阻,轉向東北繞過寧鎮山地。到達鎮江以後,河水折向東南,進入三角洲地區。這裏地勢平坦,湖泊星羅棋布,水道交織似網,是一片美麗的水鄉景象。
縱觀長江兩岸,名山大澤遍布,風光秀麗,遊覽勝地更是頗多。河流由於流程長,流域廣,所經地區土地肥沃,灌溉便利,中遊素有“天府之國”之稱,下遊也不例外,物產豐富,被冠以“魚米之鄉”。
長江河流簡介
長江上遊河段橫跨兩個地形階梯,長4529千米,占長江長度的72%。流域麵積100.6萬平方千米,占總流域麵積的55.6%。河流流經於第一階梯──青藏高原腹地內。因在高原頂部,河穀開闊,河槽寬淺,一般河寬300米~1700米,河道蜿蜒曲折,水流緩慢散亂,汊流很多。從巴塘河口到宜賓稱金沙江,是第一至第二階梯的過渡地段。這裏山穀高深,地形突變,除局部河段為寬穀外,其他多穿行於峽穀之中,比降大,河水湍急。
河水之後轉向東北方向,經過著名峽穀——虎跳峽。該峽穀峽長16千米,最窄處僅30米,陡峭峻立,極為壯觀。出虎跳峽後,穿越雲貴高原北部,進入第二階梯。在這裏,河道蜿蜒於四川盆地之內,河床平緩,沿途接納了沱江、嘉陵江和烏江等眾多支流,水量大增,江麵展寬。並在之後的流程中,形成了舉世聞名的長江三峽,長約200千米,峽穀與寬穀相間排列。
河流的中遊段是自長江出三峽從宜昌以下,進入第三階梯的長江中下遊平原。此段江麵很寬,水流緩慢,河道彎曲,長927千米,占長江長度的14.7%。流域麵積67.9萬平方千米,占流域麵積37.6%。這段流程中,長江接納了外來支流的水量後,河水猛增一倍以上,更為寬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