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公河——六國之河
湄公河小檔案
河流總長:4500千米
流域麵積:81萬平方千米
發源地:青藏高原
河流注入:太平洋
湄公河是東南亞最重要的國際河流。它發源於中國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上源河流稱瀾滄江,流入中南半島的稱湄公河,經緬甸、老撾、泰國、柬埔寨和越南等國,最終注入太平洋。湄公河包括瀾滄江河段在內,共長4500千米,流域麵積達81萬平方千米,是亞洲的第三大河。
亞洲第三大河——湄公河
湄公河在中南半島的流程可分為上遊、中遊、下遊和三角洲幾個段落。上遊是從中國、緬甸、老撾三國邊境到老撾的萬象市,長約1053千米,流經的大部分地區海拔約在200米~1500米之間。上遊河段的地勢變化較大,處處山重水複,急流險灘,河床坡度也較陡。其中老撾的萬象和泰國的廊開是湄公河兩岸的一對重鎮。
從萬象市到巴色市是河流的中遊,全長724千米。這一河段的河流大部分在海拔100米~200米之間,地勢起伏不大。河流在丘陵之間由西北方向折向東南方向,在沙灣拿吉以下,河床突然下降,形成一種萬水奔騰的景象。
湄公河的下遊則是從巴色到柬埔寨的金邊,這段河流全長559千米,由於地勢較平坦,海拔不到100米,所以河床寬闊,汊流多。
湄公河畔的三角洲
從金邊以下到河口,屬於湄公河新三角洲段落。這一段的湄公河全長332千米,河道分支特別多。湄公河在金邊城東接納了淡水江後,又立即分成前江和後江,金邊因此有4條河流相彙,被稱為“四臂灣”。前江和後江向東南流去,進入越南南方,又陸續分成6支河,最後又分成9支河流入南海。所以這段河流有九條龍之稱。
湄公河新三角洲的麵積有44000平方千米,是東南亞最大的河口三角洲。它地勢平坦,平均海拔不到2米,地勢越往東越低,到最後僅僅略高於海平麵。
湄公河流域的年降雨量最大可達2500毫米~3750毫米,中下遊及三角洲的雨量可達1500毫米~2000毫米。同時,上源瀾滄江每年帶來大量的雪山水源使湄公河年平均流量達4600多億立方米,幾乎是多瑙河的兩倍。
湄公河三角洲是越南最富饒的地方,也是越南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在這裏乘一條小舟,在縱橫交錯的河渠中徜徉,眼簾盡是茂密的熱帶叢林,一望無際的稻田,四季飄香的果園,在河湖上穿梭往來的漁船,蹲在河邊洗衣服的婦女,在河裏戲水的孩子,這些都深刻地讓人感受到真切的越南風土人情。
湄公河的氣候水文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