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河——古老的發祥地
印度河小檔案
河流總長:2900千米
流域麵積:117萬平方千米
發源地:西藏高原
河流注入:阿拉伯海
印度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印度國家的一條大河。它發源於中國西藏高原的岡底斯山岡仁波齊峰北坡的獅泉河,途中流經克什米爾、巴基斯坦,最後注入阿拉伯海。
印度河全長2900千米,流域麵積117萬平方千米。在1947年印巴分治以前,印度河僅次於恒河,是該地區的文化和商業中心地帶。古老的印度河文明是世界上最早進入農業文明和定居社會的主要文明之一。
古老的印度河
印度河發源於西藏高原,流經於喜馬拉雅山與喀喇昆侖山兩大山脈之間,流向為西南貫穿喜馬拉雅山,右岸與喀布爾河交彙,左岸彙流旁遮普地方的一些支流,最後注入阿拉伯海。
印度河在地貌上屬先成河,主要支流有薩特累季河、奇納布河、傑盧姆河、喀布爾河等。其河流來源主要依靠融雪水和季風雨的補給。河流上遊穿山過峽,水深且湍急。從卡拉巴格至海得拉巴德為下遊段,河床比降小,河道寬闊,河流分汊多,流速緩慢,具有平原河流的主要特征。從海德拉巴以下為河口段,也就是印度河三角洲。
由於上遊多為冰川雪山,融雪帶來大量泥沙,都淤積於河床,致使三角洲麵積逐年擴大,河口每年約向外延伸11.8米。
在河流中、下遊會出現許多分流,有的分流會在旱季時幹涸,有的分流在雨季時會寬達20餘千米。河流泥沙含量很多,中、下遊河床有的地方高出地麵,有的低於地麵,河道不固定。
印度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農業灌溉水源。大部分河流流經半幹旱地區,河水是兩岸農田的重要水源。關於灌溉工程,早在19世紀中葉就已建立。目前,巴基斯坦在河流的幹、支流上建有攔河壩兩座,水渠8條和大量機井,利用河水及地下水發展農業。
印度河的氣候與水文
印度河流域屬於亞熱帶氣候,具有明顯的季風氣候特點。但是由於受到東北部高山山脈的影響,該段氣候通常屬於幹燥與半幹燥、熱帶與亞熱帶之間。
印度河河畔的季節一年分為四季:12月到來年的3月為東北季風季,氣溫低、降水少、濕度小;7月—9月為西南季風季,降水多、雷暴多、濕度大,是全年的降雨季節;4月—6月是熱季,空氣幹燥、溫度高;10月—11月是西南季風向東北季風的過渡季節,這時降雨少,晝夜溫差大,但氣候比較涼爽。
該流域內平均最高氣溫在46℃左右,最低氣溫在零下15℃左右。年平均降水量約300毫米。
印度河流域山區降水形式主要是雪。印度河水的一大部分水量是由喀喇昆侖山、興都庫什山脈和喜馬拉雅山脈融雪及融化的冰川提供的。季風雨也會在7月—9月提供一些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