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常見花卉病蟲害及其防治3(1 / 2)

第九章常見花卉病蟲害及其防治3

33盆花蟲害的防治

家庭養的盆花最常見的蟲害有蚜蟲、白粉虱、紅蜘蛛、介殼蟲,以及盆土中的蠅類蛆蟲和蚯蚓等。

盆花病蟲害的防治,要按照“防重於治”的原則,采取人工防治、藥劑防治、綜合防治等基本方法。首先對新購買或引進的盆花,要嚴格檢查消毒,杜絕病蟲的來源。在不能確定它是否帶有嚴重蟲害時,不要急於把花放在原有盆花當中,要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認定確實無病蟲害,或雖有病蟲害而經過適當處理後,再移上陽台。

其次要加強栽培管理,提高花木自身的抗病蟲能力。換盆時對盆缽、盆木要進行消毒。養花場地和陽台周圍環境要保持清潔衛生,做到陽光充足,空氣流通,防止病蟲孽生。

第三要經常細心觀察,一旦發現病蟲危害,最好采用人工防治,捕殺害蟲或摘除、燒毀病葉。不要輕易使用農藥防治,因為任何農藥對盆花都有一定的危害性,另外,在陽台上或家庭中使用農藥,會造成居住環境汙染,如果病蟲嚴重,非使用農藥不可,也應有針對性地選擇和安全使用農藥。

盆土裏的害蟲,可把土掘鬆後,澆灌稀釋的敵敵畏液,以澆滿盆麵為度,隨後用塑薄膜或報紙把盆口封住,悶上1~2天後再打開,對消滅盆土裏的害蟲效果顯著。

34有害氣體防治

近年來已引起人們重視的有害氣體有100種以上,對花卉威脅大的主要有二氧化硫、氟化氫、氯氣、臭氧等。

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燃燒煤炭及汽車等內燃機排出的廢氣,它是目前危害花卉最大的一類有害氣體。當大氣中二氧化硫平均濃度超過0.310-6時,許多花卉就會受到傷害。

二氧化硫中毒表現出的主要症狀是葉脈間及葉緣部分變成白色,組織脫水,葉片呈焦枯狀,造成葉子早落。生長旺盛的葉子受害尤為嚴重。

不同花卉對二氧化硫的抗性不同,金魚草、矮牽牛、瓜葉菊等對二氧化硫反應敏感;杜鵑、紫茉莉、百日草等抗性中等;美人蕉、香石竹等抗性較強。防治二氧化硫可采用增施鉀肥或噴施1%左右的石灰水。

氟化氫:氟化氫是煉油廠煙囪排出的廢氣,對花卉的毒性極大。氟化氫危害花卉的典型症狀是在葉片尖端及葉緣部分出現傷斑。葉片壞死部分由淺褐色變為紅褐色,與綠色部分界限分明;以危害幼芽、嫩葉最重,老葉次之。不同種類的花卉對氟化氫的抗性不同,唐菖蒲、玉簪、鬱金香對氟化氫反應敏感;梔子、天竺葵等抗性中等;夾竹桃、金銀花、玫瑰等抗性較強。防治氟化氫可噴施1%的石灰水或在0.3%石灰水中加入尿素和硫酸鋅等進行噴灑。

氯氣:花卉受到氯氣傷害後葉脈間會產生不規則的白色或淺褐色的壞死斑點。傷斑常由葉緣向葉片中央及基部擴展,嚴重時全葉漂白,提早脫落。大氣中氯氣達到0.110-6時,敏感的花卉就會受害。四季秋海棠、茉莉等對氯氣尤其敏感;牡丹、米蘭等抗性中等;丁香、無花果等抗性較強。

臭氧:臭氧來源較多。當空氣中的臭氧達到0.110-6,維持5小時後就會使敏感的花卉中毒。花卉受害後最常見的症狀是產生色素斑。它是細胞壁局部增厚與著色造成的小點狀傷害。其他症狀有葉子褪綠或兩麵壞死。矮牽牛、葡萄等對臭氧敏感;側柏、國槐等對臭氧有抗性。防止臭氧的危害可采取保護性化學塗層,如施用抗壞血酸就有一定效果。二、農藥的科學運用

盲目使用農藥防治病蟲害,不僅難以達到應有的防治效果,而且還易造成對花卉的傷害和環境汙染,因此如何科學合理地使用農藥,既能達到防治病蟲的目的,又能節省人力、物力、減少汙染,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現將在病蟲害防治中怎樣才能做到科學合理使用農藥歸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