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32

彗星起源的假說

彗星來自塵埃和星雲

當太陽係形成時,由於它的中心產生的引力,不能充分束縛它最外部大量的宇宙塵埃和氣體星雲等原始物質。因此這些物質並沒有形成整個聚合過程中產物的一部分。在這種聚合過程的初期,仍受太陽吸引力的控製,人們稱它為奧特雲。

彗星有存在於上述雲係中的可能性,這些彗星以特別緩慢且不變的速度繞太陽旋轉,但是,在某些情況下,由於彼此間的碰撞或其他恒星的吸引,彗星的運行將發生變化。

彗星來自彗星帶

彗星起源的假說,即彗星來自太陽係邊緣彗星帶。

這種學說認為太陽係邊緣有個彗星帶,那裏大約有100億顆彗星,它們可能是在50億年前在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形成時剩下的物質形成的,而且有規律地向太陽係地球飛來。

當它們從大行星附近飛過時,由於行星引力作用,軌道受到攝動,於是軌道變成橢圓形,成了周期彗星。

彗星來自木星噴發物

一種假說彗星有來自木星噴發物的可能性。

這種假說認為大部分周期彗星的軌道遠日點都在離木星軌道挺近的地方,由此可推測彗星非常有可能是由木星內部向外噴發的一些物質形成的。

彗星的化學成分的確也與木星大氣成分相似,這一點證實了噴發說。要想噴發,必須達到60千米/秒的速度才可能使噴發物擺脫木星引力而飛向太陽係的軌道。

彗星來自複仇星

另外有一種更奇怪的學說認為太陽有一顆姐妹星,叫複仇星。複仇星在繞太陽旋轉的軌道上周期性地把致命的彗星釋放到地球上,使地球上飄浮長久不散的塵埃,環境發生劇烈變動,導致生物從地球上消逝。

每隔2600萬年複仇星離太陽最近時,彗星在引力的迫使下從奧爾特雲中飛出,其中一部分就飛入地球大氣層。因此關於彗星來源問題,至今仍處在假說研究證實階段,最後打開彗星之謎的金鑰匙還沒有找到。

閱讀點擊

●氣體星雲主要由氣體組成的星雲。在氣體星雲中,有不可忽視的塵埃微粒,隻是比其他星雲稀少一些。氣體星雲都具有發射光譜。

●根據對彗星進行長期觀測得出的結果進行推測,奧特雲的外層區域似乎是從距離太陽20000個天文單位的地方一直延伸到200000個天文單位的地方。一個天文單位是指地球到太陽的距離。

偶爾現身的彗星

彗星的傳說

自古以來,偶爾現身的彗星就被抹上了神秘恐怖色彩。我國民間叫它“掃帚星”,認為它會給地球帶來災難、饑餓和戰爭。

當著名的哈雷彗星在1066年出現時,正是法國諾曼底公爵威廉率兵準備入侵英國的時候,後來一舉獲勝,建立了諾曼底王朝,威廉公爵夫人為了紀念這次勝利,將當時的情景編織在一幅掛毯上,圖中一方是一群諾曼底人指著彗星露出勝利微笑,另一方則是英國的哈學德國王坐在王位上望著頭上彗星,驚恐萬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