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3 / 3)

如今四十多年過去了,19歲的陳健已經六十多歲了,他一直堅守著自己的諾言,一直在北大荒的那片白樺林中為金訓華守墓。四十多年!一個人的一輩子能有幾個四十年四十多年來,陳健一個人麵對妻子離婚、父親病勢、自己的疾病等種種意想不到的苦難,以及知青大返城之後的無盡孤獨。但是,陳健將一個說出口的諾言變成了一顆釘在天上的星星,永遠閃爍在自己的心中和北大荒的空中。其實,那隻是他一個自我良心的約束,他卻把它當成和自己的性命一樣重要。他像是一個與世隔絕的隱士,把自己隱遁在北大荒那片白樺林中。

想起陳健,很多人不能不為之感動和悵然。如果你是陳健,你能夠為這樣一句承諾去堅守四十多年年寂寞的時光嗎想想年輕的時候,我們曾經發出過多少諾言,其中我們又堅守了多少,又有多少已經隨風飄逝了呢

敘述此事的肖複興先生對此有一段議論:我們可以對陳健在漫長的歲月中堅守自己的諾言不理解,但我們不應該褻瀆這種真誠的諾言。諾言的不堅定乃至諾言的變賣,把諾言根本不當一回事,實質是我們信仰的不堅定,乃至缺失,或者從根本上就沒有什麼信仰。

把信仰嘲笑為庸俗的對象,才會把諾言視為兒戲,漫不經心地對待,覺得誓言不過是說說而已,是不如一隻豬蹄子值錢的,是可以啃完了就隨手扔掉的,是絕對不會傻到陳健那樣的地步,為了19歲時的一句諾言,要付出地是一生的代價。

他說,這就是諾言和偽諾言的區別。蜜蜂和蒼蠅都在我們的頭頂上嗡嗡地飛,卻不是都能夠采蜜釀蜜;鳥兒和風箏都在我們頭頂上飄飄地飛,卻不是都能夠帶我們飛向遠方。我們應該向陳健致敬,向他恪守的諾言致敬。

當你置身一個變幻莫測的世界,你究竟應該信守什麼樣的承諾且不說那些和著啤酒泡沫發出的豪言壯語,事後早就忘得無影無蹤;且不說對著心愛的人兒訴說的海誓山盟和甜言蜜語,如今早變得無言無語;就是那些實際工作中對同事、對領導、對老板許下的諾言,我們究竟又兌現了多少呢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鑒,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鑒,可以知對錯。陳健是一麵現實的鏡子,我們應該對照一下這一麵鏡子,看看我們平時許下的大大小小的諾言,究竟踐行了多少

俗話說:“應人事小,誤人事大”,意思是說,你對別人的要求答應不答應其實隻是一件小事情,但是,如果你答應了卻沒有兌現而耽誤了別人,那就成了大事情了。因此,我們無論對誰許下諾言,都要負責到底,努力去兌現自己的諾言,這樣才會不失信於人。

幾年前,柯維曾經向自己的孩子承諾,帶他們去密歇根野營。那裏有神奇的瀑布和蒼茫的森林,深受孩子們喜愛。然而那是一次昂貴的野營。不過,柯維還是想盡力去實現它,確保每個孩子都可以和大人一同去野營。

但是,在夏天來臨之時,柯維因陷入經濟困境而不得不重新安排計劃。野營看來要成為鏡中之花、水中之月了。

當柯維向八歲的兒子鮑比解釋目前所麵臨的經濟困境以及當年去野營已經不太可能這件事時,鮑比正坐在汽車的前排座位,他臉上的表情令柯維終生難忘——他用非常非常輕柔、細微得父親幾乎聽不到的聲音說:“但是,你曾經發誓你會帶我們去。”

是的,柯維清楚地記得以前自己是“發誓”要如何,而並沒有說“我試試看”,或者“我們來定一個目標”。

麵對兒子的責怪,柯維的心頭突然之間被一種莫名的情緒占據了,他告訴鮑比:“是的,我曾經起誓,謝謝你提醒了我。現在我鄭重告訴你,我們會去野營。我會讓它成為現實。對不起,我忘了我曾經為此而起誓。”

接下來柯維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換工作,而他接受新工作的首要條件就是這份工作的獎金恰恰夠送自己的孩子們去野營所需要的全部花費。

那年夏天的一個周末,柯維一家愉快地踏上了前往密歇根野營的旅程。

信守我們的諾言,並努力去實現它!因為我們的信守諾言,不僅僅隻是去踐履我們曾經說過的一句話,它也是我們的夢想、我們的動力,它將給我們帶來力量,帶來勇氣,帶來良好的人際關係,帶來成功的喜悅。

有時候,老板或者上級領導對我們交代了一件事情之後,我們也經常會說:“放心吧,這事我來做,保證沒問題!”這隨口說出去的話其實就是一個諾言。我們要為自己的承諾負責,就要全心全意地去完成它。就像羅文一樣,既然接受了使命,就千方百計去完成,這樣才能夠贏得別人的尊敬;就像陳健一樣,去永遠實踐自己的承諾,才能夠贏得別人的愛戴。

持之以恒,善始善終

持之以恒地不斷進取可以彌補一個人的許多不足之處,觀察一下你的周圍,最富有的人並不是最聰明、知識最淵博、或者最有藝術細胞的人,成功者往往是持之以恒、埋頭苦幹的人、一個有目標並致力於此的人。他“精明”的朋友們可能會認為他愚蠢到了不知何時止步的程度。然而,最終的結果是,他積累起來的財富遠遠超過了他“精明”的朋友們。

有許多人在開始做事的時候總是充滿熱忱,但因為缺乏堅韌與毅力,不待做完便半途而廢。任何事情往往都是開頭不容易而且堅持更難,所以要顧及以個人才能的高下,不能看他所做事情的多少,而是要看他最終的成就有多少。例如在賽跑的時候,裁判並不計算選手在

跑道上出發時候速度飛快,而是計算跑到終點時間的先後次序。

克雷吉夫人說過:“美國人成功的秘訣,就是不怕失敗。他們在事業上竭盡全力,毫不顧及失敗,即使失敗也會卷土重來,並立下比以前更堅韌的決心,努力奮鬥直至成功。”

堅韌、勇敢,是偉大人物的特征。沒有堅韌勇敢的品質,是不敢抓住機會、不敢冒險的,他們一遇到困難,便會自動萎縮;一獲小小的成就,便會滿足。

有些人遇到了一次失敗,便把他們看成滑鐵盧,從此失去了勇氣,一蹶不振。可是,在剛強堅毅者的眼中,卻永遠沒有所謂的滑鐵盧。那些一心取得成功、立誌要勝利的人即使失敗,也不以一時的失敗為最後的結局,他們還會繼續奮鬥,在每次遭到失敗後重新站起來,比以前更有決心更有毅力地向前努力,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拿破侖16歲時,他當上了少尉。但是就在這一年,他的父親去世了,他受到了很大的打擊。他不得不從他那本來就少得可憐的薪水中抽出一部分來養活他的母親。

拿破侖第一次接受軍事任務的時候,他必須徒步走很遠的路程到瓦倫斯區加入他的隊伍。等到他趕到部隊的時候,他的同伴們正在利用空閑時間追求女人們和賭博。他那不受女人歡迎的性格,使得他沒有資格去追求那些女人,而他的貧困也使得他失掉了後麵這個位置。於是他改變了方針,用埋頭讀書的方法,去努力和他們競爭。讀書是和呼吸一樣自由不受限製的事情,而且當時他們在圖書館享有免費借書的權利,這使得他得到了很大地收獲。

拿破侖下定軍心要幹一番事業,他要向世界表明他有什麼樣的才能,在選擇圖書的類別上,他就以這種決心為引導。當時,他住在一個狹小而且封閉的房間裏,孤寂、悶熱,但是他從來也沒有停止過奮鬥。

幾年的苦讀,拿破侖做了大量的讀書筆記。他把自己想象成一個總司令,將科西嘉島的地圖描繪出來,並在地圖上標明了哪些地方應當布置軍隊。所有的一切他都用數學方法進行了精確的計算。因此,他的數學才能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

拿破侖的長官得知拿破侖很有學問,編排他到操場做一些需要複雜計算的工作。他把這一工作做得漂亮極了,於是他又有了別的機會。在他以及全世界還不知道將來會變成怎樣的情形之前,拿破侖已經走在了成功大道上了。

從此,一切情形隨之改變。從前嘲笑他的人,現在都圍到他的身邊來,想分得一點他的獎金;從前輕視他的人,現在都希望成為他的朋友;從前蔑視他矮小、無用、死用功的人,現在都變得尊重他了,他們都變成他忠誠的擁戴者。

對於自己的成功,拿破侖說:“達到目標隻有兩種途徑:勢力和毅力,勢力隻有少數人擁有,但是毅力,堅韌不拔的毅力卻是大多數人都可以實行的。它沉默的力量隨著時間的發展而最終無法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