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克卡解釋說,“月亮彩虹”也就是我們所稱的“月虹”。月虹是由於光在穿過水滴時,被折射分解成了不同的顏色帶,從而產生出了可見的五顏六色彩帶。無論是彩虹還是月虹,光的來源都是太陽。不同的是,引起彩虹的太陽光是由太陽直射而產生的,而月虹是由於太陽光先照射到了月亮表麵上,由月亮反射到地球而形成的。
月虹是在月光下出現的彩虹,又叫黑夜彩虹、黑虹。由於是由月照所產生的虹,故通常隻見於夜晚。並且由於月照亮度較小的關係,月虹也通常較為朦朧,且通常出現於月亮反方向的天空。
夜間雖然沒有太陽,但如果有明亮的月光,大氣中又有適當的雲雨滴,便可形成月虹。由於月虹的出現需各種天氣因素的配合,所以是非常罕見的自然現象。
閱讀點擊
全世界目前最有名的兩處月虹景點,一處是位於美國肯塔基州的坎博蘭瀑布,另一處是非洲讚比亞和津巴布韋之間的維多利亞瀑布。除此兩處之外,美國優勝美地國家公園在瀑布區也常有觀測到月虹的紀錄。
恐怖的南極白光
南極白光的危害
1958年,在南極埃爾斯沃斯基地上空,一架直升機的駕駛員突然遇到這種白光,眼睛頓時失明,飛機失去控製,墜毀在雪原上。
智利的南極探險家卡阿雷·羅達爾,有一次外出工作,沒有戴墨鏡而遇到白光。他感到有一個光的實體向他移動,先是玫瑰紅色的,接著變成肉色的。這時眼睛疼痛極了,仿佛有人往他眼裏撒了一把石灰,接著就什麼也看不見了。幸虧同伴找到了他,把他帶回基地。過了3天視力才恢複過來。
在高山冰川積雪地區活動的登山運動員和科學考察隊員,稍不注意,忘記了戴墨鏡,也時常被積雪的反光刺痛眼睛,甚至暫時失明。醫學上把這種現象叫做雪盲症。
雪盲症的罪魁禍首是誰
雪盲是人眼的視網膜受到強光刺激後而臨時失明的一種疾病。一般休息數天後,視力會自行恢複。得過雪盲的人,不注意會再次得雪盲。再次得雪盲症狀會更嚴重,所以切不能馬虎大意。多次雪盲逐漸使人視力衰弱,引起長期眼疾,嚴重時甚至永遠失明。
導致雪盲症的罪魁禍首是積雪對太陽光很高的反射率。所謂反射率,是指任何物體表麵反射陽光的能力。這種反射能力通常用百分數來表示。比如說某物體的反射率是45%,這意思是說,此物體表麵所接受到的太陽輻射中,有45%被反射了出去。
雪的反射率極高,純潔新雪麵的反射率能夠高達95%,也就是說,太陽輻射的95%被雪麵重新反射出去了。這時候的雪麵,光亮程度幾乎要接近太陽光了,肉眼的視網膜怎麼能經受得住這樣強光的刺激呢?
在南極遼闊無垠的雪原上,有些地方的積雪表麵,微微下窪,好像探照燈的凹麵。在這樣的地方,就有可能出現白光。出現白光的雪麵,當然要比普通雪麵所反射的陽光更集中更強烈了。
在一般情況下,雪麵並不像鏡子那樣直接把太陽光反射到人的眼睛裏,而是通過雪麵的散射刺激眼睛。人眼在較長時間受到這種散射光的刺激後,也會得雪盲症。因此,有時候即使是在陰天,不戴墨鏡在積雪地上活動久了的人,眼睛也會暫時失明。
南極為何會出現白光
在南極有時會突然遇見一種奇怪的大氣光學現象白光。天上地下,前後左右,遠方近地,出現無數道白光,四周一片乳白色,令人眩目。遠處的地平線不見了,高山消失了,深穀不知去向,同伴之間隻聞其聲,卻不見其人,萬物都熔化在這可怕的白色之中。
南極出現白光是因為南極天氣寒冷、幹燥,雲中含水量很少,所以吸收太陽光的能力很弱。太陽光能穿過雲層直達地麵,而地麵附近空氣又十分幹淨,所以空氣對太陽光的散射和吸收也很少,加上地麵覆蓋著一層冰雪,可以將大部分太陽光反射到空中,又通過雲層與地麵之間地來回反射,從而使天空、地麵各地的亮度變得很均勻。當各處的亮度基本一致時,便出現白光現象。
可以施行什麼急救措施
首先,以冷開水或眼藥水清洗眼睛。
其次,以眼罩或類似物輕輕敷住眼睛,盡量休息,避免勉強使用眼睛。若有必要,送醫院進行處理。雪盲的症狀通常需要5天至7天才會消除。得過雪盲的人,不注意會再次得雪盲。
再次雪盲症狀會更嚴重,所以切不能馬虎大意。多次雪盲逐漸使人視力衰弱,引起長期眼疾,嚴重時甚至永遠失明。
閱讀點擊
美國一個權威部門研究得出,引發雪盲症的主要因素是雪地裏空無一物。科學家曾驗證過,人的眼睛其實總是在不知疲倦地探索周圍的世界,從一個落點至另一個落點。要是過長時間連續搜索而找不到任何一個落點,它就會因為緊張而失明。
極光是如何形成的
極光是什麼樣的
在萬籟俱寂的夜晚,茫天穹中,驀然出現一片紅色絨幕。正當人們驚疑之際,它又突然變成一片藍色草地。時而有似蟒蛇遊動,時而有似駿馬奔馳;或者像山間燃起巨火,刀光劍影,旌旗變幻;或者像天神睜開了慧眼,光焰噴射,窺視人間……人們把這種在夜晚天空中出現的光怪陸離的奇景,稱為極光。
人們知道極光至少已有2000年了,並且極光一直是許多神話的主題。在中世紀早期,斯堪的納維亞的海盜相信,極光是騎馬奔馳越過天空的勇士。在北極地區,因紐特人認為,極光是神靈為最近死去的人照亮歸天之路而創造出來的。
1938年在英格蘭出現的一次壯觀的北極光被許多人誤認為是一場大火。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41年美國首都華盛頓上空出現的另一次極光引起了全城恐慌,因為人們以為德國轟炸機開始攻擊了。
1982年6月18日晚22時左右,在我國黑龍江和吉林西部以及內蒙古和河北北部地區,有些人看見了這樣一種極光。
在北麵天空離地平線不遠處,先出現了一個月亮大小的半圓形乳白色光片,隨後,光片呈扇形向東北方向逐漸擴大。約10時15分時,形成弧形光幕,邊緣較亮,中部較暗,光幕內看不見星星。然後,弧形光幕繼續擴大,亮度變暗,10時30分時光幕最大,約占天空1/5,而光幕內星星已能看見。大約10時50分,光幕大部分消失。8分鍾後光幕全部消失。
極光在世界其他一些地方也出現過。在北半球能看見極光機會最多的區域是美國阿拉斯加北部、加拿大北部、冰島北部,挪威北部、新西伯利亞群島南部。相比之下,我國黑龍江北部能見到極光機會比上述地區少,並且主要是在3月、9月份左右,也即在春分和秋分前後才有。
極光的特點
極光的運動變化,是自然界這個魔術大師,以天空為舞台上演的一出光的活劇,上下縱橫成百上千千米,甚至還存在近萬千米長的極光帶。這種宏偉壯觀的自然景象,好像沾了一點仙氣似的,頗具神秘色彩。
令人歎為觀止的則是極光的色彩,早已不能用五顏六色去描繪。說到底,其本色不外乎是紅、綠、紫、藍、白、黃,可是大自然這一超級畫家用出神入化的手法,將深淺濃淡、隱顯明暗一搭配、一組合,好家夥,一下子變成了萬花筒。根據不完全的統計,目前能分辨清楚的極光色調已達160餘種。
極光的強大破壞力
極光是地球上最壯觀的自然現象之一,但又具有強大的破壞力。極光爆發期間,嚴重騷擾電離層,從而破壞短波無線電信號的傳播,這對通訊、交通都會帶來嚴重的影響。
例如在美國,一個遠在阿拉斯加的出租車司機,在極光強烈活動之際,竟收到來自本土東部的新澤西州調度員的命令。同時,監視橫跨極地飛行器的預警雷達屏幕上,也可能突然出現虛假的圖像,因而報警。
同時,極光不斷變化可能會在輸電線、電話線和輸油管道等細長的導體中感生出強大的電流。受感生電流衝擊,輸油管道可能會發生嚴重的腐蝕。
1972年,一次極光使加拿大哥倫比亞的一台23萬伏變壓器炸毀,還造成美國緬因州至德克薩斯州的一條高壓輸電線跳閘。
關於極光成因的種種推測
我國早在幾千年前就有了極光的記載,隻是當時的人們不了解這種自然現象的起因,而把它當做災難的先兆。隨著科學的進步,人們不再相信這種迷信的說法,而開始從科學的角度來觀察它、研究它。目前,關於極光的成因有以下兩種解釋:
第一種解釋是,極光是由於太陽的反射作用而形成的。在北極方麵,以北冰洋四周或者北緯70度左右最常見,每年平均出現100多次。然而,這極光出現在黑龍江省呼瑪縣上空的極光阿爾金山高原盆地燃燒的原野種解釋似乎過於簡單。
另一種解釋是,極光與地球磁場和太陽輻射有關。當太陽黑子裏發出的高能質子和電子到達地球時,受地球磁場的影響和南北兩極地區的偏斜,大部分進入南極和北極地區,在下降過程中會碰撞高層大氣的原子。大氣原子受力而發出閃耀的光輝,形成極光。然而,這種解釋也是基於一種推測,還有待於科學的進一步證實。
閱讀點擊
加拿大丘吉爾城,一年有300個夜晚能見到極光;而在羅裏達州,一年平均隻能見到4次左右。大多數極光出現在地球上空90千米至130千米處。1959年,一次北極光所測得的高度是160千米,寬度超過4800千米。
厄爾尼諾現象之謎
神秘的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在西班牙語裏意為“聖嬰”。這個名稱最早起源於19世紀末。當時秘魯沿岸的漁民,將在聖誕節前後取代向北流動的冷洋流的季節性向南流動的暖洋流稱為厄爾尼諾。
現在,它已經從指局部性的洋流季節性變化,變成影響全球的連續但不規則的大氣和海洋循環變化的厄爾尼諾,即南方濤動現象的一部分。
厄爾尼諾帶來的災難
在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時候,海水增暖往往從秘魯和厄瓜多爾沿海開始,接著向西傳播,使整個東太平洋赤道附近的廣大洋麵出現長時間異常增暖現象,造成這裏的魚類和以浮遊生物為食的鳥類大量死亡。
它除了使秘魯沿海氣候出現異常增溫、多雨外,還使澳大利亞叢林因幹旱和炎熱而不斷起火;北美洲大陸熱浪和暴風雪競相發生;美國夏威夷遭熱帶風暴襲擊;美國加利福尼亞遭受火災;大洋洲和西亞發生嚴重幹旱;非洲大麵積發生土壤龜裂;歐洲發生洪澇災害;中國南部也發生幹旱現象,沿海漁業減產,全國氣溫偏高,糧食大麵積減產。叢林因幹旱和炎熱著火,這是厄爾尼諾帶來的災難。
活動的周期
厄爾尼諾現象的決定因素,也就是海洋和大氣係統內部的動力學過程的持續時間決定了厄爾尼諾事件發生周期一般為2年至7年,平均每3年至4年發生一次。厄爾尼諾發生時,其強度和持續時間因當時情況不同而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