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艦船巡航2(3 / 3)

“哈利法克斯”級護衛艦采用CODOG型柴燃聯合動力,主動力裝置為2台通用電氣公司的LM2500燃氣輪機和1台法國SEMT—皮爾斯蒂克20PA6—V280MPC柴油機,雙軸、雙變距槳。

LM2500燃氣輪機為單循環、雙軸旋轉式燃氣輪機。它由1台燃氣發生器及1個動力渦輪構成。電液壓啟動係統可在60秒鍾內使渦輪由冷車狀態運行至空載轉速。2台燃氣輪機采用對稱方式布置在主機艙內,並且各自放在一個隔聲熱罩內,該罩可使燃氣輪機運行時機艙噪音得以減弱,並可阻止燃氣輪機與外部環境之間的熱交換。罩上安裝有通風管以利於燃氣輪機散熱。20PA6—V280MPC柴油機為四衝程水冷式柴油機,帶有2個渦輪增壓器,也使用了隔聲熱罩。燃氣輪機和柴油機均使用減振安裝,極大地減小了振動噪音。

2台LM2500燃氣輪機的總輸出功率為34兆瓦,20PA6—V280MPC柴油機的額定輸出功率6.47兆瓦。柴油機每隔12小時允許在超出額定功率10%的情況下運行2小時。使用燃氣輪機時,最大航速可達30節,續航力4500海裏/15節;使用柴油機時,最大航速為18節,續航力7100海裏/15節。

推進形式的變換通過2個轉換離合器實現。正常工況2個離合器同時接合,異常工況則至少有一個離合器被脫開。正常工況推進形式包括:2台燃氣輪機各自驅動自身的軸和槳;1台燃氣輪機驅動雙軸雙槳;柴油機驅動雙軸雙槳。異常工況允許1台燃氣輪機驅動自身的軸和槳,另1台燃汽輪機隻驅動另1根軸及軸上從動設備或柴油機驅動1根軸及從動設備。

左、右舷減速齒輪箱及轉換齒輪箱均經過精心設計並具有良好的製造工藝,因而運行十分平衡,噪音很低。螺旋槳為5葉可變螺旋槳,采用了螺旋槳通氣技術,減輕了氣蝕及空泡噪音。

“哈利法克斯”級護衛艦的動力裝置控製係統由CAE有限公司提供,稱為綜合機械控製係統。該係統使用6個控製台,2個機械控製器,9個遙控終端和1條高速數據總線。動力裝置的監視和控製可全部遙控完成,實現了機艙無人化。IMCS允許單人在艦橋控製台上及主機控製室內的主機控製台上對主機進行監視和控製。正常工況推進形式及航速的改變通常由艦橋控製台完成,而異常工況僅能在主機控製室或機艙內的主機控製板上完成。IMCS具有很高的冗餘度,可在嚴重受損的情況下維持對動力裝置的控製,從而提高了艦艇的生命力。

該艦主電力設備為4台16缸柴油發電機組,2台在前輔機艙,2台在後輔機艙。均采用減振安裝,並使用了隔聲/熱罩。柴油機為MWM—TBD602—V16K型四衝程柴油機,額定轉速1800轉/分。發電機為三相同步發電機,每台帶有1個自動調壓器。在艦首和艦尾各有1個配電盤,均由IMCS控製,可自動完成全艦電力分配。

為減輕紅外輻射,“哈利法克斯”級護衛艦的燃氣輪機排煙管及柴油機排煙管均采用了先進的紅外抑製裝置。燃氣輪機使用的是加拿大自行研製的風扇型DRES球形紅外抑製裝置,這種裝置對所有視角都能提供紅外抑製。柴油機使用的為英國研製的MK—1型“圓形格柵”紅外抑製裝置。

“哈利法克斯”級護衛艦是一級以反潛為主的多用途導彈護衛艦,艦上載有多種先進的武器及電子設備。

武器係統

“魚叉”艦對艦導彈係統由美國麥道公司研製,包括“魚叉”導彈艦載發射控製係統及2座四聯裝導彈發射架。HSCLCS在導彈發射前使用艦載指控係統提供的目標數據為導彈裝定發射諸元,並控製導彈發射。“魚叉”導彈為RGM—84D—1A型,采用主動雷達自導,最大射程130千米,飛行速度M0.9,戰鬥部重227千克。2座四聯裝發射架采取交錯布置方式,可使導彈發射時的尾焰直接噴向舷外。

“海麻雀”艦對空導彈係統由美國雷聲公司研製,包括1座MK48垂直發射裝置、導彈發射控製器及電力接口。MK48垂直發射裝置有24個導彈發射貯運箱,在艦體中部排煙管轉壁的兩側各布置12個,總共可攜帶24枚RIM—7M“海麻雀”艦空導彈,每個發射貯運箱均有自己的燃氣排導控製係統。RIM—7M導彈采用半主動雷達製導,最大射程14.6千米,飛行速度M2.5,戰鬥部重39千克。導彈發射前由STIR火控係統提供目標數據,並通過導彈發射控製器進行發射控製。發射後由STIR係統的2部連續波照射雷達製導。

57毫米SAKL/70MK2主炮由瑞典博福斯AB公司研製。主要用於防空及水麵攻擊,也可用於對岸火力支援。該炮最大射程17千米,最大射速220發/分。全自動工作,俯仰角77度,具有較高的瞄準速度和瞄準加速度。可使用不同類型的炮彈,係統備彈160發。該炮通常由STIR火控係統指揮,也可使用其他傳感器提供的目標數據進行射擊。

MK15MOD1型“密集陣”近程武器係統由美國通用電氣公司研製。其打擊對象為穿過“海麻雀”導彈及57毫米艦炮攔截的反艦導彈。係統由射速達3000發/分的M61A120毫米6管“格林”炮發1部KU波段脈衝多普勒雷達構成,最大攔截距離1460米。整個係統從威脅探測到對目標進行攔截所需的時間不超過4秒。

MK46MOD5反潛魚雷由美國霍尼韋爾公司研製。使用兩座MK32MOD9雙聯魚雷發射管。該型魚雷采用主/被動聲自導,航速40節,航程11千米,戰鬥部重44千克。全艦共攜帶28條。

1架CH—12A“海王”反潛直升機機上載有各種探潛設備並可發射MK46魚雷。預計該型直升機最終將被EH—101“海燕”反潛直升機所取代。

雷達

AN/SPS—49(V)5二坐標對空搜索雷達由美國雷聲公司研製,主要用於遠程對空搜索及敵我識別。其巨大的弧形天線位於副桅的頂部,上麵安裝有敵我識別裝置。該雷達工作在L波段,可在457千米處探測反射截麵2平方米的目標。它采用了先進的雜波幹擾抑製技術,具有良好的低空探測性能,可有效地對付超音速、超低空、小雷達反射截麵的掠海或大仰角目標的攻擊、頻率捷變、運動目標指示、自動探測與跟蹤(ADT)等多種處理形式使該雷達可自動地探測與跟蹤250多個空中目標。

HC—150“海長頸鹿”二坐標空/海搜雷達由瑞典埃裏克森公司研製,用於中程空/海搜索。其天線位於主桅天線平台上,安裝有敵我識別裝置。雷達工作在G波段,最大探測距離46千米,可在12千米處探測反射截麵為0.1平方米的掠海或大角度俯衝的反艦導彈。主要部件包括天線及固定架、發射接收機、信號及數據處理係統和遙控設備。

1007型二坐標導航雷達由美國休斯公司研製。該雷達除用於導航外,還可供水麵監視及直升機導引用。最大探測距20海裏,可同時自動跟蹤20個空中或海麵目標。雷達本身配有20英寸高清晰度彩色顯示器並有雷達自動標繪輔助裝置。

VM25STIR火控雷達由荷蘭信號公司研製,有2部,其天線分別位於艦首甲板室上部及艦尾直升機庫上部。該雷達工作在K/I波段,具有在近程和中程跟蹤空中和海麵目標的能力。最大探測距離140千米,最小探測目標反射截麵1平方米,主要用於指控57毫米火炮及垂直發射的“海麻雀”艦空導彈。

聲呐

AN/SQS—5056艦殼聲呐由美國韋斯汀豪斯公司研製,為一種由計算機控製的多波束主/被動中頻搜索與攻擊聲呐。其主要設備包括艦殼安裝的換能器陣及導流罩、發射機、電力供應設備、接收機及顯控台等。該聲呐采用數字式波束形成及信號處理,本機顯示器可顯示視頻及聲頻信號,並可通過內部線路將目標數據提供給指控係統。目前加拿大海軍已與加拿大計算設備公司簽署了價值4000萬美元的合同,用於將該型聲呐改進到AN/SQS—510標準。AN/SQS—510與AN/SQS—5056相比,換能器陣相同。主要改進在處理及顯示設備。

AN/SQR—501加拿大拖線列陣聲呐係統由加拿大計算設備公司研製。“濕端”選用了美國海軍AN/SQR—19拖線列陣聲呐的被動水聽器陣,其他設備包括艦載布放與回收裝置及聲學處理和顯示設備等。該聲呐主要用於遠程被動探測並可進行目標分類,還可提供目標方位信息。

電子戰設備

加拿大海軍電子戰係統由洛克希德公司加拿大分部研製,是一種具有威脅預警及監視能力的ESM係統。該係統將高靈敏度寬開雷達接收器與先進的數據處理及顯示係統綜合在一起,可在較寬的頻率範圍實施雷達截聽並可對信號進行分析及分類。其主要部件包括測向儀天線、接收器、處理及顯示設備等。

AN/SLQ—503ECM係統也由洛克希德加拿大分部研製,為一種先進的多模式艦載ECM係統,可自動地對雷達製導的導彈實施主動幹擾。

其他的電子戰設備包括加拿大西南研究協會研製的戰術無線電截聽係統、GEC馬可尼公司研製的“盾”—II6管箔條發射器、美國因代爾公司研製的SLQ—25拖魚雷誘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