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恐懼拋在腦後(2 / 2)

由於具備使人類不會形成恐懼的可能性,將來不排除會出現天不怕地不怕、什麼都不怕的人,如果這種藥物被用心險惡的人利用,就會造成社會的災難。還有一種不好的可能性就是:這種藥物是否會對其他情緒產生影響,暫時還無法確定。因為恐懼和高興都是處於高度興奮的、高度喚醒的一種精神狀態。因此,不排除人們在失去恐懼感的同時,也不懂得“高興”為何物了。

不過,科技畢竟是把雙刃劍,隻要得到合理使用,它就能為人類創造福利。

未來我們不怕疼

人人都有過疼痛的體驗,套用一句廣告詞就是“牙疼不是病,疼起來真要命!”其實牙齒疼也就代表著口腔內出現了問題。疼痛對每一個人來說,都不是一種愉快的體驗。摔跤或磕磕碰碰會疼、小病大病也會疼,這種感覺似乎時時刻刻在提醒著我們:人類並沒有看起來那麼堅強。

很多人害怕去醫院,害怕打針,甚至連看到針頭就會害怕,那是因為這時潛意識正在向大腦傳達疼的信息。不過,還是不得不佩服人類的忍耐性之強,古有神醫華佗幫關羽刮骨療傷,關羽竟然能忍著劇痛繼續下棋,而不為所動,這種精神實在值得人敬佩。

隨著醫學的發展,醫學家發明了麻醉劑,從此人們“挨刀子”不用再受“刮骨療傷”之苦了。但是,麻醉劑治標不治本,因為麻醉過後,人們還是會受到疼痛的困擾……如果能讓人麻醉前或麻醉後都感覺不到疼痛,那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目前,美國就正在研製這樣一種“疼痛疫苗”,並且在動物身上做了初步的試驗,效果顯著。

取代傳統止痛

“超人”隻是人藥類幻想中的英雄,而打造現實中的“超人”則是人類經久不衰的一個夢想。科學家們認為,克服疼痛的感覺,能夠從某種程度使人變得“堅不可摧”。美國某神經科學家稱,他已經在部分人群中檢測了這種“疼痛疫苗”的試驗效果,他甚至還設想,如果給美國大兵們在戰鬥前注射這種疫苗,他們就可以在戰場上忘記疼痛而奮力作戰了。

“疼痛疫苗”到底是怎麼鎮痛的?有不少人提出疑問。所謂“疼痛疫苗”,究竟跟我們現在應用於臨床上的一些止痛劑又有什麼區別呢?

疼痛疫苗的工作原理

根據研製該“疫苗”的神經科學公司稱,這種名為RI624的“疼痛疫苗”,其作用原理與現在的止痛藥有所不同。現在的止痛藥裏都含有嗎啡,而嗎啡是通過對大腦中樞神經係統產生作用,從而減少身體對疼痛感覺的,是一種控製大腦中樞的鎮痛藥。但“疼痛疫苗”並不作用於中樞神經,它隻是降低疼痛感覺向中樞神經發出的傳輸信號,從而達到鎮痛效果。人體的痛覺,首先是身體的某個部位,受到了相應的傷害或刺激才會產生神經衝動,然後經過神經傳達到神經中樞,最後才會在大腦中樞裏產生痛的感覺。這中間要經過不止一個環節,這種能感覺到疼痛的因子在體內的合成,需要相對應的神經生長因子(NGF)的支持。

一位醫生正在給病人打針

而所謂的“疼痛疫苗”,主要是盡量減少對疼痛敏感的因子繁衍。如果因子的生成受到抑製的話,那麼傳達到中樞神經的信息數量就會減少,隨之降低因為疼痛刺激引起的疼痛感覺,最終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這從理論上看是可以解釋得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