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回歸的“秘密武器”(2 / 2)

目前,被人類發現的恐龍化石一般都屬於動物硬體化石,而這些遠古動物的肌肉、皮膚隻有在特定條件下木乃伊化才可能保存下來。即使真的能發現恐龍化石中保存有軟骨組織,但這些軟組織也可能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硬化了,隻是保持著完整的外形,內部的DNA卻很難被測定。

如果人類真的希望複活恐龍,那麼,首先就是要確保獲得完整的恐龍遺傳信息,而做到這一點就非常難。人們必須麵臨,怎麼在保證不受其他物質汙染影響的情況下,通過一係列科學手段得到盡可能多的恐龍DNA的信息;怎麼修補DNA信息缺失的部分……如果在這一過程中發生任何錯誤,那麼複活恐龍就是一句空話,甚至會導致複製出無法想像的怪物。人類何時能複活出恐龍、何時能夠修建一座真正的“侏羅紀公園”,我們或許還要等上一段時間,也或許就在50年以內。

裝在身上的顯示器

大家都知道,顯示器是電腦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就好像是電腦的窗口,可以讓人們看到電腦的“思想”。其實在現代社會裏,顯示器的身影無處不在。

從早期的黑白世界到現在的色彩世界,顯示器發展走過了漫長而艱辛的曆程,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顯示器的種類也越來越多。例如:普通顯示器,純平顯示器、液晶顯示器、多媒體顯示器等等。但比起接下來要介紹的這款顯示器,以上這些都算不了什麼了。

植入皮膚裏的顯示器

最近,美國加利福尼亞分子製造所的資深研究員小羅伯特·A·福萊塔斯根據一種理論,正在研究能夠植入到人類皮膚裏麵的顯示器。這種顯示器實際上是由無數植入人體內部、如同漂浮在空氣中,灰塵顆粒大小的機器人來組合成的。它可以用來即時檢查人的心率或是膽固醇的含量,具有很大的醫療價值。

那些被植入皮膚下的機器人是一種能發光的機器人。這些機器人能夠根據相應的需要,通過排列出不同的詞語、數字甚至是動畫來顯示不同含義的數據。它們所顯示的數據,是從另外一些負責監控人體內部,重要生理變化的納米機器人那裏得到的。使用這種特殊顯示器的病人隻需要用手指操作觸摸屏,就能在皮膚上通過顯示器來了解自己身體的不同變化。看來納米技術又一次擴大了它的應用領域。

分工明確的“團隊”

此項技術的研究者,很早就在他自己編著的一係列圖書中,把他的這種想法展現出來了。在這些書籍中,他分析了納米機器人在醫學中各種可能的用途。這種新型顯示器不但要依靠納米機器人顯示數據,還必須要將它們集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分工明確的“團隊”。這樣在使用時,才會有數百萬的納米機器人分布到患者全身各處的組織、骨骼以及血液裏。它們將在這些地方對身體內部的各種數據參數進行監測。並定期將它們的發現傳送到負責顯示的機器人那裏,並且這一聯係網絡也將是由這種微型機器人組成的。

這些微小的納米機器人會被植入皮膚下200到300微米處。顯示數據時,將有三百萬個機器人聚集在一起,並在手背上或是胳膊的前臂處出現一個65厘米的顯示範圍,讓患者和醫護人員對需要得到的身體健康指數一目了然。

未來的“手掌顯示器”就地取材獲取動力

這些如灰塵般大小的機器人將按照預先安排好的程序,進入指定的位置,並就地取材,從人體獲得微量的氧氣和葡萄糖作為自己活動的動力來源。當使用者啟動它們時,它們能夠通過植入自己表麵,類似於晶體管的元素發出光亮;關閉後,人的皮膚就會自動恢複原來的顏色。

其實,這種皮膚顯示器的運用範圍,遠遠不止這些,它不但可以用於醫學方麵,還能夠被當作植入人體內部的個人數據助理、MP3,甚至是視頻播放器來使用呢。想想看,到時你隻要用手,在安裝了這種顯示器的身體任何部位,輕輕點擊一下,就能看電視和聽音樂了,那是不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呢?

另外,這種顯示器永遠無需充電或更換電池,因為它是直接從使用者身上獲取葡萄糖和氧氣作為能量的。而不再需要費心思去研究,如何讓它時刻保持充足的能量。這點聽起來非常令人激動。

目前,根據這種理論,科學家們正致力於研究如何才能製造出這種納米機器人。當然,這需要掌握能夠製造,並裝配更小部件的微型機器的方法才行。

一旦這一步能夠實現,接下來人們隻要找到一種大量生產這些納米機器人低廉而高效的方法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