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廚房幫你忙
“衣食住行”在人類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密不可分的。其中,“食”可是任何事物都賴以生存的根本,沒有吃的誰也活不了,但現在人對“食”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了,“食”不再隻是為了填飽肚子,而更多是成了一種文化、一種享受。
下麵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烹飪出美味佳肴的廚房又有哪些新變化呢?
廚房在30年後幫你買菜做飯
未來的廚房將充分利用發達的電腦網絡,給人們提供極大的方便。到時,人們隻需通過與廚房各個電器內部電腦相連的網絡,就可以輕鬆查看所在社區內的全部超市或菜市場出售的蔬菜、肉類、雞蛋水果和其他食品的相關信息。挑選好合適的商品後,在網上進行訂購,然後你隻要在家舒舒服服等著商店送貨上門就行了。
辛苦的上班族們,再也不用為下班還要趕回家做飯而發愁了。大家可以在上班前將事先準備好的原材料放入電飯鍋、微波爐或烤箱裏,到快下班的時候,通過辦公室裏電腦網絡進行遠程遙控,將這些電器打開,同時選擇菜單功能,按照家人喜歡的口味和方式製定好程序就OK了。做飯的全過程都由電腦來控製,下班回家後馬上就能吃到香噴噴的飯菜了。大家還可以使廚房家電通過網絡下載菜單,讓“智能電爐”自動根據這份菜單做出可口的飯菜,使烹調更加簡單方便。
冰箱能告訴你食物何時變質
未來的網絡化廚房裏還配備有智能化的冰箱,它會告訴你:有什麼食品儲存在冰箱裏,哪些存放的時間過長,需要及時處理。牛奶放在冰箱裏已經有段日子了,這時候冰箱就會自動提醒你牛奶的保質期就要到了,讓你趕快喝掉以免造成浪費;冰箱門上裝有電腦、條形碼掃描儀和顯示器,它能提供食物保存、處理和製作的正確方法,讓你以最安全最健康的方法處理食物;冰箱上還裝有電視機和收音機,人們可以在廚房裏,一邊做飯一邊看電視或聽音樂,也可以通過與冰箱連接的攝像機,監視廚房門外的情況和孩子們的安全;冰箱還能提供大量的各式菜譜,隻要按照菜譜烹調,美味佳肴便能擺上桌。
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就有一個專門設計廚房用品的研究中心——“智能廚具研究室”,在那裏,研究人員正試圖讓廚房設施變得更加實用:所有的廚房裏都會有各種塑料容器,在這些容器的蓋子上添加一個傳感器,就可以探測到裏麵裝了什麼食物。它還可以綜合考慮由於溫度等因素的影響,自動以倒計時的方式顯示再過多長時間容器內的食物就會變質——把放有食物的容器放到冰箱裏,倒計時的速度就會很慢;如果把該容器放在冰箱外麵,倒計時的速度就會變得很快。
自己動手做餐具
30年後,廚房的空間可能依然是有限,可是擺放的物品卻可以是無限的,因為,可重複使用、具有可溶解性的塑料薄片可以節省大約1/3的廚房使用空間。
現今最典型的家庭廚房
智能廚具研究室的研究人員解釋說,這個薄片就好比是一個可變型模具,由於有很強的可塑性,它可以變成你所需要的各種餐具。在準備吃飯時,你可以利用這種塑料薄片製造出合適形狀和深度的盤子。吃完飯,需要把它存放起來的時候,它又可以被變成薄片的形狀,既節省空間又很方便。但現在這種塑料薄片還很原始,隻是一個加熱器和壓力調節器。在較小的氣壓作用下,它可變成平板的形狀;在較大的氣壓作用下,它既可以變成杯子,也可以變成盤子和茶托。
這倒是件十分有趣的事情,再不用擔心碗碟摔碎了還要花錢買新的,到時把塑料片捏幾下,就什麼都有了。
看來30年後,我們不用再為急急忙忙回家做飯而發愁,也不用為晚飯吃什麼而發愁了,一切的一切隻要交給智能廚房就能輕鬆搞定!
神奇的未來燈光
我們都知道愛迪生是電燈的發明者,他為了找到做電燈適合的材料,失敗了一萬多次,可是他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最終發明了電燈。現在,電燈的款式繁多,除了簡單的照明燈外,還有專門為學生朋友們設計的護眼燈,可以節約電能的節能燈、有用來美化環境的裝飾燈,不過,在30年後電燈的燈光竟然還能促進人們強身健體,一定很好奇吧,想知道是怎麼回事那就接著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