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科技賽車場上顯神威
美國目前一般的公路,每小時隻能容納2000輛車同時行駛,但是如果實現了交通網絡和自動化,這一數字將猛增到6 000輛之多。而且未來的一對一網絡還能監控每輛車的位置與速度。運用此技術,不僅能大大縮短每輛車花在路上的時間,而且能夠大幅度提高人們的工作效率。
目前,這些交通網絡技術中的一些成果,已經投入到了實地測試的過程中。專業的賽車手們已經在全球各地的賽車道上進行了親身體驗。某汽車公司的賽車隊就是在這種先進網絡的幫助下,在24小時耐力賽中包攬了冠亞軍。比賽中,車隊維修人員通過網絡反饋回來的賽車駕駛室視頻,以及無線技術監測,分析了賽車所遇到的問題,維修人員提前做好準備,使賽車手在到達維修站時能夠及時得到相應的幫助。用不了多久,這種技術就將“延伸到賽車跑道之外,改善普通公路上的駕駛安全問題。”
另外,2004年美國開始實施的一個智能化公路計劃,也展示了一種基於傳感器的交通管理係統。這個計劃中的其中一項,就是讓救護車通過對交通紅綠燈的控製,來讓自己在最短時間內通過情況複雜的十字路口。救護車可以通過車上的電腦,遠在幾個街區外就設定好將要通過的十字路口紅綠燈開合,以爭取到更多的搶救時間。這一設計十分富有新意,令人印象深刻。
未來的公路還將結合一係列的新技術,例如:視頻與數據傳輸。這樣還能使技術成本下降,同時性能得到提升等等。
其實這些基於計算機以及衛星設備的技術有很多在20世紀80年代就已經開始投入到應用中了,毫無疑問在新的世紀裏,它們將越來越完善,尤其是無線通訊、數據收集、媒體以及圖形傳輸等等方麵的進步,降低了成本,而且這些技術更容易掌握。
氫燃料電池車
假如以後買一輛汽車,它使用的燃料不僅很便宜,而且還可以“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排放的氣體裏沒有任何有害物質;排氣管裏排出的水甚至可以直接飲用……這可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呀!
未來的新燃料
全球的環境科學家們一直都在尋找一種既便宜又沒有汙染的能源,氫正是科學家們最看好的原料。最近,氫燃料電池動力係統的開發受到了上至各國政府機關,下到普通百姓的很大關注,被認為是21世紀的新能源典範。的確,氫燃料有很多讓人樂觀的特點:排放無汙染,能源效率高;相對於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等化石燃料而言,氫燃料的確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另外,航天技術上的應用為汽車氫燃料的開發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目前,世界各國汽車廠商都在加緊研製以氫為能源的燃料電池車,這是迎接氫能時代到來的前奏曲,這不僅是現在的熱點,而且將會成為今後人類能源的永恒主題。中國科學家們也及時地抓住這一機會,以新能源、新動力燃料電池為突破點,分別在北京、上海等地研製開發氫燃料電池車。
你一定會問,用什麼方法才能得到這些氫原料呢?其實最容易和最幹淨的方式就是電解水:先把電極棒插入到水中,通電後,氫氣就會從電極棒的負極湧出,而正極則產生氧氣。不過目前電解水的經濟性和清潔性還有一定的局限,至少在當今大部分地區是如此。因此,在美國,現在每年提煉的900萬噸氫氣中,95%是用加熱法從甲烷中分離氫原子的,但這種方法同時產生了大量二氧化碳,就像燒煤和其他碳氫化合物一樣。這也正是將來急需解決的首要技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