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如何迅速找到適合的停車位,也是個難題。因為停車位實在太多,哪裏有空位置,根本無法一目了然。
一套世博會的停車指引係統也將開始啟動。這套係統由停車場管理和信息發布兩大平台共同組成,從通往世博園的交通主幹道,到各停車場入口處,駕駛員都能看到“引導顯示屏”。聰明的係統還將通過短信、廣播、車載導航設備等等,給遊客們及時的停車空位預報。
雖說這種交通係統在世博會的展區裏是看不到的,但其新型的設計理念與技術卻又是世博會體現科學精神的另一種手段。
燈泡的未來
電燈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極為普遍,我們都知道電燈的核心是燈泡,失去了燈泡的電燈隻是一個毫無用處的空殼。讓我們回顧一下曆史:那些點著蠟燭、煤油燈的年代——在100多年前,電燈的發明成為了顛覆時代的新鮮事物。
俗話說,“長江後浪推前浪,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隨著時間的推移,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電燈恐怕也要麵臨“失業”的危機了。取而代之的,將是會發光的桌子、牆壁、甚至有可能隻是一把小叉子。試著想像一下,當你晚上回到家時,即使不開燈,家裏也是亮堂堂的,是不是很讓人激動呢?
塗料發揮大作用
實踐之中出真理,而這次出現的卻是“塗料”。美國範德比爾特大學的一位研究生,在一次實驗中偶然發現了一種混合“塗料”,把它塗在能發光的燈泡或其他能發光的物體上後,原本應該發出藍色光源的燈泡,卻發出了像普通日光燈管那樣的白光。
這一新發現很可能革命性地將照明物的概念延伸到燈泡之外。因為隻要塗上這種“塗料”,無論是哪一種物體,都能夠充分代替燈泡,發揮照明的作用。這就意味著,從愛迪生發明電燈以來的燈泡照明時代,將可能馬上走到盡頭了。未來,“電燈”一詞恐怕隻能在曆史書籍裏才能找到了。
正在做科學實驗的愛迪生
偶然發現的“神奇塗料”
邁克爾·鮑爾斯是範德比爾特大學的一名研究生。這種神奇的混合“塗料”的發明,就來源於他在一次實驗中的偶然發現。在那次的實驗中,鮑爾斯原本隻是想製造出一種體積非常微小的量子點,尺寸大約為幾納米,還不到一根頭發絲的千分之一。
量子點最大的特點是可以產生出多種顏色的光,光的顏色取決於量子點的尺寸大小。鮑爾斯製造的量子點則比普通量子點還要小,隻含有33到34對原子。如果用光線照射量子點,或是給它們通上電後,量子點就會活躍起來,發出各種顏色的明亮光線。但是當鮑爾斯用激光照射他的量子點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當一束白色的光線籠罩桌子時,我不由驚訝起來,”鮑爾斯回憶說:“這些量子點本來應該發出藍色的光,但是它們現在卻發出了如同太陽一樣的白光。”
之後,研究人員在鮑爾斯的發現基礎上又研製出了可以產生超過12種顏色熒光的量子點。而且,理論上講還可以產生出更多的顏色。這樣,當某個長度的激光,對多種量子點進行照射激發時,就可以同時觀察到多個顏色,並同時進行多個測量。
“神奇塗料”比普通燈泡更亮
由於這一意外的發現,鮑爾斯和另外一名學生,隨即便萌發出了一個新想法。他們把這種量子點與一種名為“聚氨酯”的樹脂混合,然後將混合物塗在一隻發藍色光的燈管上,它馬上就發出了白色的光。
這種白光並不是由原本應該發出的藍光經過轉換後形成的白光,而是像普通日光燈管發出的柔和、白色的燈光。如果與60瓦標準日光燈管相比較,塗上“神奇塗料”的燈管光線比前者明亮度大約高出兩倍,照明時間也延長大約5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