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汽車崇尚“瘦身”(1 / 2)

未來汽車崇尚“瘦身”

“減肥瘦身”可是現代人的口頭禪,幾乎所有的人都成天嚷嚷著要減肥。不過令人想不到的是,這也將是未來汽車發展的最新走向。科學家們普遍看好汽車“減肥”的巨大潛力,甚至預言“輕量化將引發一場新的汽車革命”,這又是為什麼呢?

為了追求安全,以往汽車的骨架及主要零部件都是用傳統鋼材料製成,因為在以往所有可用材料中,隻有鋼鐵最結實,所以全球各類汽車的平均重量一般都在12噸到14噸之間。但如今,各類新型材料層出不窮,這些材料大都又輕又結實,於是科學家們考慮是否能將其中的一些作為新型輕量化汽車的“骨骼”進行開發。

以“新型塑料性鋼材料”為例,用它製成的新型汽車骨架可減輕重量20%,但強度卻得到了提高。此外,一些由工程塑料製成的保險杠、發動機艙蓋、行李箱蓋,以及由鎂合金製成的車輪,都能讓車身“輕盈”不少。

和人不一樣,汽車“減肥”並非為了苗條身段,而是一種節能降耗的手段。據了解,若全部改用輕量化的新材料,汽車的耗油量大約能降低15%到20%,噪音也能相應降低2個分貝。汽車“骨頭”輕了,其安全性會不會也跟著減輕呢?當然不會,因為同等重量下,新型材料的承重量是傳統鋼材的好幾倍。換句話說,抵禦同樣大小的衝擊力,所需的新型材料要比傳統鋼板薄得多,重量當然就輕了。

目前,開發商已將鎂合金車架應用到了一些車型上,分別使車身重量減少了153%和62%。即將大行其道的,以混合動力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也將擁有不超過100千克的新型輕質“骨骼”,體重將比現在減輕1/4。可以說,汽車“減肥瘦身”初步成功了。逛逛上海世博會

在2005年日本愛知縣舉辦的世界博覽會上,新技術和新概念成了最搶眼的看點。但是,愛知世博會對人們傳遞的信息是:未來人類與地球和諧共處的生活方式,並不一定都需要先進的技術,更多的時候需要的是一種意識與責任。

“人的海洋”

2005年12月3目是一個值得歡慶的日子,那天上海申辦2010年世博會成功。預計到時,總客流將達到7 000萬,每天大約會有40萬的遊客在528平方千米的世博園裏參觀,真可謂是“人的海洋”。

專家們估計,上海世博會的高峰時段,每小時就有16萬人從全市各處蜂擁而至,還不算其他地方來的遊客。但是,規定的參觀人數為每小時20萬到25萬,這已經大大超過了人數限製的範圍。其中人數超過標準的會有33天,極端高峰的每天客流量達到28萬之多。由於人數太多,導致入口處擁擠不堪,安全檢查、門票檢查所消耗的時間更會阻礙遊客們入場的速度。

那麼,到時這個問題該怎麼解決呢?專家們建議在入口處的設計上,除了要考慮人流量的聚集,排隊時的空間大小以外,還要保留出一定的緩衝空間。假如發生意外事故時,它將作為緊急疏散的通道。如此巨大的人流量,對於城市交通來說將是嚴峻的考驗,那麼,世博會的交通問題又該如何解決呢?

上海世博園規劃圖

最近,上海城市發展信息中心透露:未來的5年裏,上海市將以智能化的交通作為基礎,並建立智能交通信息服務中心,希望能在2010年的世博會上形成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智能車帶你遊上海

智能交通研究中心給出了我們這樣一個方案:世博會期間,中心城區的交通問題主要是集中在離世博園最近的黃浦區,該區的人口密度為上海各區縣之最。世博會龐大的客流量將使黃浦區交通不堪重負,由於土地資源緊張,單靠拓寬道路這一方法,無法完全解決問題,經過專家們的研究,如果采用國際上流行的新型交通工具——個人快速公交,把人們放到“空中”,就可以緩解交通帶來的壓力。

這種先進、快捷的快速公交係統,是建在空中軌道上的,時速30至90千米,完全由計算機全程操控。功能就好像現在的軌道電車一樣。由於車身小,每車隻能容納三四名乘客,可以更好地保證遊客的私人空間,輪椅、自行車、行李也能自由上下。最重要的是該智能車的建設和運營成本均低於地鐵、公交等,也很容易搭建、改變線路和擴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