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的瞄準器(2 / 2)

新型的電磁軌道炮

30年後的一天,一艘美國大型驅逐艦搜索到了300千米外,一處恐怖分子指揮部的具體位置,不過它並沒有發射價值一百萬美元的導彈來摧毀目標,而是從炮管的超導電磁軌道中,發射出一枚長約1米、重約20千克的“另類炮彈”,這種炮彈的動力來源既不是火藥,也不是燃料,而是軍艦發動機提供的電能。炮彈以超過7倍音速的速度脫膛而出,飛出了地球大氣層,接著又在衛星的指引下重返大氣層,筆直衝向目標,它那令人難以置信的速度,使它擁有足夠的威力使目標在瞬間灰飛煙滅。

超空化魚雷

電磁軌道炮的炮管,由兩條長約6米的平行軌道組成,之間通過一個光滑的鋼管相連,於是電流就可以從一條軌道流出,經過鋼管再由另一條軌道流回,這條回路產生磁場推動鋼管的轉動,進而再推動位於鋼管前方的炮彈飛出軌道。這種炮叫做“電磁軌道炮”,它以射程遠、成本低、運輸補充便利等多項優勢被美國國防部寄予厚望。

不過研究工作可能還要持續20多年,因為目前還沒有哪艘軍艦能產生並儲存那麼多開炮所需的電能。除此之外,由於這種武器設定的距離目標超過了300千米,所以這種炮不能像普通火炮一樣去瞄準,而需要空氣動力學的校正;炮彈到了空中,也必須由衛星的指令,對其行進方向進行修正;同時,炮彈在出膛時的加速度,會達到地球重力加速度的45000倍,炮彈上攜帶的電子器件必須經受得住這種加速度。而這些技術目前還並不成熟。

氣泡保護著的超空化魚雷

30年後的美國海軍還會有一種“秘密武器”——超空化魚雷。那是一種靠火箭推動,可以包裹在一個與周圍海水幾乎不存在摩擦力的氣泡中,高速潛行的魚雷,它的出現將改變舊有的潛艇戰略。

這種新式魚雷更加靈活機動,噪音也更低,更不容易被敵人發現。它可以配備常規彈頭,也可以配備核彈頭,甚至還可以不裝彈頭,因為發射後,它200多千克的質量,370千米的時速使它本身就可以對目標造成足夠大的破壞力。

發射魚雷時,會有一股氣體從魚雷頭部均勻地噴出,在魚雷周圍形成一個氣泡,根據超空化理論,躲在這個大氣泡中的魚雷,行進速度越高,受到海水的阻力也就越小。

目前初步研製出的這種魚雷已經可以筆直地擊中目標,不過如果要讓魚雷拐彎,原本對稱的氣泡也將變形,這時就需要在魚雷的另一側噴出更多的氣體。美國海軍的官員認為,這種魚雷的超高速度,將使敵人的潛艇或軍艦根本來不及做出反應。雖然美軍已經設計出了樣品,但要想投入應用至少還需要30年。

一分鍾發射百萬發子彈的槍

由於活動部件的問題,現在幾乎所有類型的槍支都會存在卡殼、走火等隱患,有時這種偶然故障還會造成人員的意外傷亡。

但假如填放在槍管中的子彈,能以每分鍾6萬發速度射出,那麼發生槍支走火的意外就會大大降低,而且還可以更有效地殺傷敵人。

由於需要攜帶大量彈藥,這種高頻槍支可能不太適合成為單兵作戰的武器,不過它可以裝備在戰車上,也可以裝備在艦艇和直升飛機上。假如與戰鬥直升機的雷達相結合,它就會“變成”一台”打印機”,而目標就如同一張紙。當目標被確認後,飛機就能像打印機一般,在一瞬間就把所有的子彈非常精準地打到“白紙”上,或者還能在空中形成一堵強大的火牆,直接擊殺來襲導彈。萬一導彈仍然能夠穿越這堵屏障,構成“火牆”的子彈還可以在0003秒內重複擊發,直至導彈被摧毀為止。同時,這種武器還可以根據不同的目標調整發射速率,使用不同的炮管、不同組合、不同彈藥以及不同的發射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