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的發明(1 / 2)

顯微鏡的發明

早在公元前1世紀,人們就已發現通過球形透明物體去觀察微小物體時,可以使其放大成像。後來逐漸對球形玻璃表麵能使物體放大成像的規律有了認識。1590年,荷蘭和意大利的眼鏡製造者已經造出類似顯微鏡的放大儀器。

到了17世紀70年代,荷蘭的看門人列文·虎克有一天透過兩塊鏡片偶然發現鏡片後麵的小鐵釘一下子變大了好多倍。這個發現引起他莫大的興趣,於是他動手做了一個金屬支架和一個小圓筒,把兩塊鏡片分別裝在圓筒兩頭,還安上旋鈕,來調節兩塊鏡片間的距離。這樣,世界上第一台顯微鏡就誕生了。

芯片的發明

1958年傑克·金佰利在德克薩斯州的實驗室發明了集成電路芯片。

他的發明改變了整個行業。集成電路成為當今電子領域的核心。集成電路芯片的發展,促進了1971年Intel公司第一代微處理器的產生——4004微處理器。

金佰利先生發明的第一個單片式集成電路,奠定了現代微電子學領域的基礎,使行業進入小型化和整合的世界,這一趨勢今天仍在持續。而金佰利因參與發明集成電路在2000年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魔方的發明

魔方又叫魔術方塊,是匈牙利布達佩斯建築學院魯比克教授在1974年發明的。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風行於全世界。

當初他發明魔方,僅僅是作為一種幫助學生增強空間思維能力的教學工具。但要使那些小方塊可以隨意轉動而不散開,首先就是個機械難題,還牽涉到木製的軸心,座和榫頭的安裝和調整等等。直到魔方拿在手上時,魯畢克將魔方轉了幾下後,才發現如何把混亂的顏色方塊複原竟是個有趣而且困難的問題。魯畢克決心大量生產這種玩具。魔方發明後不久就風靡世界,人們發現這個小方塊組成的玩意實在是奧妙無窮。

撲克牌的發明

據考證,撲克牌的故鄉是中國,它起源於中國的葉子戲。當時的文人是用葉子做文字遊戲,漸漸發展為葉子戲。後來,馬可波羅將這一古老神奇的文字遊戲帶到了歐洲,才形成了今天這樣擁有最多玩家的國際遊戲。

撲克牌的設計十分奇妙,它是根據曆法而設計的。一年中有52個星期,因此一副撲克牌有52張,撲克牌的紅桃、方塊、草花、黑桃四種花色則象征著一年春夏秋冬四個季節。如果我們把54張牌的點數全部加起來,就可以進一步證明撲克牌與曆法的關係。如果把“J”當11點,“Q”當12點,“K”當13點,大、小王各當作半點,把54張牌的點數加起來,恰巧是全年365的總天數。

大、小王牌的設計也有其道理,大王代表著太陽,小王代表著月亮。而紅(紅桃、方塊)、黑(草花、黑桃)之分則分別表示白天和夜晚。

轎子的發明

轎子的雛形大概是古時的步輦。輦:車,殷周時用於載物。至秦時,輦去輪為輿,改由人抬,稱步輦。由皇帝皇後乘坐。漢代班固曾在其作品中提到步輦。南北朝時,王公貴族使用步輦更為流行,甚至指揮戰鬥、遊獵行狩,也坐於其上。《鄴中記》雲:後趙統治者石虎,行獵時坐在一種由20人抬的“獵輦”上,該輦有蔽陽的曲蓋,床下設有“轉關”,坐在上麵隨時調整方向,以射鳥獵獸。上述兩類輦是轎子的前身。

我國漢、魏時期就出現了轎子,當時叫“步輿”、“載輿”,形狀較簡單,是在一塊長方形的木板上四角作有把手,乘者盤坐在上麵,由四人提著把手行走。到唐代,步輿、載輿從手提逐漸演變為肩抬,故改稱“肩輿”、“擔子”。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在《步輦圖》中,畫著李世民端坐在一乘“步輦”上。這種步輦卻由兩個女子抬扛,四角還各用一名宮女扶持。這實際是一張加有兩根抬杠的四足床,這種轎子可睡臥、也可盤腿而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