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2

5.提高職業素質的方法有哪些

新時期學校的教師要想在競爭中取勝,隻有德才兼備,具備一流的職業素質,方可在競爭激烈的社會謀取自己的立足之地,才能對社會有所貢獻。

所謂德,即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所謂才,即精深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德才兼備的人必須具有科學、創新、平等、法律、競爭、民主等意識;必須具有健康的道德價值傾向和社會公德意識,誠實守信、舉止文明、遵紀守法、愛護公物;必須具有較強的環保意識和生態意識;必須是能力多元、素質全麵的人。隻有這樣的人,才能在這個龍騰虎躍的時代脫穎而出,大放異彩。

那麼,怎樣才能德才兼備,如何才能提高自我的職業素質呢?

要加強政治理論學習

政治理論學習是提高政治素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的保證。

沒有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一個人無論能力多麼優秀,取得多大的成就,都難以長久,遲早都會出問題,如曾經在商場叱吒風雲的中國首富牟其中,再如曾經在官場春風得意的成克傑、程維高等都是很好的例證。因此,認真學習政治理論,成為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的首要任務。學校教師應當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特別是鄧小平理論,著重把握並深入領會這一理論的精髓——解放思想、實事求是,以及江澤民同誌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進一步拓展——與時俱進,充分認識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本身就是馬列主義與中國國情在不同時期相結合的產物,就是唯物主義與辯證法的高度統一,“三講”中的講正氣,也是要求我們青年要堅持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隻有這樣,才能保持頭腦清醒,理論聯係實際,將所學理論知識運用到自己的工作實踐中去,才能少犯錯誤,才能不走彎路。

要學法、知法、懂法

學校教師要學法、知法、懂法,要模範遵守國家的法律和法規,不違背約定俗成的道德觀念和行為規範,努力成為國家的合法公民。

無規矩不成方圓,國有國法,家有家規。學校教師有追求,要發展,不能為所欲為,必須學法、知法、懂法,在法律許可下發展,要受到約束。所謂約束,就是限製自己不超出規定的範圍。年輕人大都不喜歡約束,而向往自由,是可理解的。但絕對的“自由”是不存在的。德國思想家哥德曾說:“一個人隻要宣稱自己是受約束的,他就會感到自己是自由的。”法國法學家孟德斯鳩也有句名言“自由是做法律所允許的一切事情的權力。”社會本來就是由法律、法令、規定、製度、規範等編織而成的一個大籠子,它罩住了每個人,你所要的自由,隻能在限定的這個空間內去尋求,你如果要在這個“籠子”之外幹點什麼,那麼肯定會自找倒黴。所以,我們要養成自我約束的良好習慣,做一個學法、知法、懂法的合格公民。

老老實實做好本職工作

學校教師要有一種強烈的求知欲望,與時俱進,一時一刻也不能放鬆對新業務的學習,並且要做到學有專長,成為某一方麵的骨幹或“尖子”。如果放棄對新知識的學習、新技能的掌握、新問題的研究,你即使是個“老兵”,也有可能落伍。因此,無論年齡大小,從業時間長短,都要堅持學習。大家可以清楚地看到,隨著辦公自動化的普及,電腦在日常工作中的作用越來越大,不懂電腦知識,等於是文盲,工作的效率和質量也就無法保證和提高。也許你在十年前一身力氣可以勝任工作,目前卻會因不知力使何處,被社會淘汰。業務要學好,必須有兩戒:一戒懶惰。人都有惰性,戒懶與戒毒差不多,知易行難。許多人本可成大才,就是“懶惰”二字使他與成功無緣。去掉懶病,心想事成,不妨一試。二戒虛榮。孔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怕丟臉麵,不懂不問,不懂裝懂,這是學業務之大敵。不會不為恥,不懂就要問,幾天弄懂一個問題,幾年下來就會成為本專業或本崗位的業務骨幹。這並不是說每個人要對所處學校的業務全麵通曉,但起碼要在和自己相關的業務上真正搞懂搞通,在一定的範圍之內是“權威”、“專家”。有些話是很有道理的,如:“一招鮮,吃遍天”、“學個手藝養全家”。人要想有一項專長很容易,隻要肯全身心地投入你手頭所從事的工作,並且不斷地摸索、總結、提高,用不了幾年就會出成果。學的一門手藝,即使不參加工作,自己也可以養活自己。實行市場經濟,就是運用“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自然規律,誰都別想躲得過去。沒有本事,沒有專長的人,生存的空間將會越來越小。你是一隻羊,那你隨時都有可能給獅子喂肚子,即便你是一頭獅子,生病了、衰老了、跑不動了,照樣也要餓肚子。馬克思的一句話:“不學無術在任何時候,對任何人都無所幫助,也不會帶來利益。”在一個工作崗位離開鑽研業務談進取,那是一句空話。

對待組織安排的工作,不能偷懶、不能耍滑、不能拖延,應主動盡到責任,努力幹到讓別人很難挑出毛病的份上。一個人要想在一個單位立得住、有發展,要緊的一條是,讓大家公認他是一個主動進取、腳踏實地、認真幹事的人。不肯花氣力,應付差事,隻幹“眼皮子”活,隻要能把領導、同事糊弄過去就萬事大吉,什麼工作標準、工作質量、工作效率啦,好像與他們沾不著邊。這些人在單位非但不會有出息,而且隨時都有下崗、被辭退的可能。一個人一旦在工作上,形成做事偷懶耍滑不認真的習慣,這個人就不可能有一個好的品格,他會在一切事上都不忠實起來。做事不認真的人,就是拿自己品格開玩笑的人,拿自己的前途開玩笑的人。試想,哪個領導肯把這些人安排到重要的崗位上呢?一個人一旦形成這種不良的習慣,改起來就會是一件非常費力的事情。習慣構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哪!一定要努力養成認真做事的習慣。這種習慣是一筆無形的財富,會使我們終生受益。我們在工作中應該主動找活幹,不要讓工作等人幹。有一本很暢銷的書叫《致加西亞的信》對這個問題闡述得非常深刻:“世界會給你以厚報,既有金錢也有榮譽,隻要你具備這樣一種品質,那就是主動。”“什麼是主動?主動就是不用別人告訴他,他就能出色地完成工作;差一點的,就是別人告訴他一次,他就能去做;再差一點的,就是別人告訴他兩次,才會去做;更差的,就是在形勢所迫時,才能把事情做好;最等而下之的,就是即使有人追著他,告訴他怎麼樣做,並且盯著他做,他也不會把事情做好。這種人,就隻能失業了。”分析分析自己屬於哪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