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學生在學習上的優點和缺點作自評價、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根據學生討論交流情況不失時機,準確又簡煉的就學生的發言質量進行引導評價。評價時,我們應重於肯定、鼓勵、引導。學生對知識理解更深入,成功接納新知識,起到內化知識的作用。
例如:在教學加法算式:5+5+5+5+4相加時,要求把它改寫成乘法算式,結果大部分學生作出54+1,55-1,出乎教師意料的一個同學卻是做64。教師熱情表揚他大膽創新,同學馬上反對。這樣同學不知不覺地參與辯論。此時全班的同學學習熱情及課氣氛熱烈活躍。
教師適時引導學生評價這幾個算式,哪個算式是正確的?哪個最簡便?這樣,學生在民主和諧氣氛中,學生心理壓力得到減輕,自尊心得到充分尊重,個性各特長都得到有效地發展,創造性思維得到較全麵的發展,從而積極主動學習數學知識,還能善於應用已學的知識進行解題,起到觸類旁通,舉一反三的效果,而且富有獨立性。
分層訓練,使學生善學
在學生獲取一定感性認識基礎上,我們還應引導學生自己展開思維加工,才能將認識由具體、簡單上升為抽象、複雜。
應對處於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指導,對中等生指導他我們鞏固新學新知以後,嚐試思考與解決稍深的學習問題;對於學困生則指導他我們進一步理解與鞏固所學新知中最基本的部分;對於上等生,應指導他我們在掌握新知的基礎上,解決綜合性更強、條件更複雜、難度更大的學習問題,提高他我們的自發展能力。
在教師的指導下,切實考慮到各層次學生的可接受性,不同層次布置不同的作業。作業分為必做題、選做題、思考題三類,同時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學情”有彈性地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這樣既減輕了作業負擔,增添了訓練樂趣,提高了作業質量,同時也可以避免學生抄襲作業的現象,采用麵批與鼓勵相結合的措施,效果將會更加顯著。
學生分層各自練習,全班學生各自獲得不同層次上的平衡,培養了自己的創造力,產生了強烈的愉悅感,這樣就進入一個新的良性心理循環過程。
例如:在教“分數除法應用題”時,可出示以下兩條條件:五年級有學生111人,相當於四年級學生人數的3/4,再給3個問題:四年級有學生多少人?四、五年級有學生多少人?三年級學生人數是四年級的3/2倍,三年級有學生多少人?
這道題有3個問題,可采用分層練習:學困生做第1題;中等生做第2題;上等生做第3題。這樣一道綜合性題目,根據問題的難易度適用班級不同層次的學生實際水平與學習要求標準,設計行之有效的練習,做到巧練,使不同水平的學生對知識進行不同層次的概括,增強學習信心,提高學生素質。
除以上幾點外,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板書讓學生嚐試,結論讓學生歸納等讓位措施也都可嚐試。
總之,在新課程實施的今天,我們不僅要不斷學習新知識,合理地運用教材,研讀文本,還要注意尊重學生,關注學生,向同伴學習等,還要全方位的實現學生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