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哈同很快就得到了上司的賞識,並像坐直升機般被提拔為業務管事、領班及行務員,直到最後成為舊上海灘首屈一指的富豪。

66.愛心誕生創可貼

創可貼在生活中是一種很實用的東西。

說起來,創可貼的發明真是體現了愛心的一個創造。它的發明者是埃爾·迪克森——一位在生產外科手術繃帶工廠工作的先生。20世紀初,迪克森先生剛剛結婚,他的妻子是—位嬌巧的美人,可這位年輕的太太對於居家過日子還不太熟悉,她常常在做飯時切著手或燙著自己。迪克森先生由於工作原因,當然能夠很快為她包紮好,但他想,要是能有一種自己就能包紮的繃帶,在太太受傷而無人在家的時候,就不用擔心她自己包紮不了了。

他想,如果把紗布和繃帶做在一起,就能用一隻手包紮傷口。他拿了一條紗布擺在桌子上,在上麵塗上膠,然後把另一條紗布折成紗布墊,放在繃帶的中間。但是有個問題,做這種繃帶要用不卷起來的膠布帶,而暴露在空氣中的粘膠時間長了表麵就會幹。

後來他發現,一種粗硬紗布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於是他完成了這項實驗。當迪克森太太又一次割破手時,就自己揭下粗硬紗布,用她聰明的丈夫發明的繃帶貼在傷口上。

當公司了解了他的小發明時,就非常愉快地將這種繃帶作為了公司的新產品推出。這種繃帶一直到1920年還沒有商品名稱,隻是銷售產品。後來工廠主管凱農先生建議用BandAid這個名稱,其中Band指的是繃帶,而Aid是指用於急救和手術的繃帶產品,後來也成了繃帶的同義詞。

迪克森先生出於對妻子的愛而發明的這種小東西,就是現在幾乎家家必備的邦迪牌創可貼。

67.小針孔成就了百萬富翁

19個世紀中葉,美國流傳著一個小針孔成就百萬富翁的故事:

美國許多製糖公司把方糖運往南美洲時,都會因方糖在海運途中受潮而遭受巨大損失。這些公司花了很多錢請專家研究,卻一直未能解決這個問題。而一個在輪船上工作的工人卻用最簡單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在方糖包裝盒的一角戳個通氣孔,這樣,方糖就不會在海上運輸時受潮了。

這種方法使各製糖公司減少了幾千萬美元的損失,而且簡直不花成本。這個工人專利意識十分強,他馬上為該方法申請了專利保護。後來,他把這個專利賣給各製糖公司,成了百萬富翁。

上麵這個創意又啟發了一個日本人,這個日本人想:鑽孔的方法是否還可用於其他許多方麵,不光是方糖包裝盒。他研究了許多東西,最終發現:在打火機的火芯蓋上鑽個小孔,能夠延長油的使用時間。他憑著這個專利也發了財。

68.超級旅館

日本有一種“超級旅館”,雖然名曰“超級”,實際上它的外觀就是一般公寓,沒有旅館應有的氣派和豪華的裝飾,就是在服務項目上,也比一般的旅館小許多,然而生意卻十分興隆。這其中肯定有一些奧秘。

走進超級旅館,隻要把住宿費用放進住宿自動登記機,機器就會送出一張印有房間號碼和4位數暗碼的收據,這個暗碼代替了房間的鑰匙。房間裏沒有電話,沒有冰箱,電視是投幣式的,所以要離開旅館的時候,不需要再付任何費用,也不用辦理任何手續。

旅館房間裏不設電話,因為有住宿旅館經驗的人,都知道如果在房間裏打電話,在結賬時要多付三成的費用,所以大部分的住宿客人都到旅館大廳打公用電話,而且持有移動電話的人也越來越多。基於以上考慮,超級旅館的房間裏沒有裝設電話,這樣不但節省電話裝設費用,還一並省下了退房的手續。

超級旅館的董事長山本梁介,原來是專門營建公寓的建築公司,他把營建公寓的思路,淋漓盡致地發揮在旅館經營業中。例如,提高清掃人員的效率和速度,從平均一個小時打掃五個房間,提升為六到七個房間;把牙刷和香皂等洗浴用品放在床鋪旁的小桌上,而不是放在浴室裏,因為根據他個人的觀察,有兩成的客人不會使用備用的衛浴用品,但放在浴室洗手台上很容易沾濕,即使未經使用,一經沾濕還是要丟掉,所以幹脆改變放置的地點。山本梁介認為,隻要充分提供旅館業的三大基本要素——“安全、清潔、舒適”,其他不必要的服務都可以一概免除,這樣做才能大幅降低住宿費用。

超級旅館的單人房,附加早餐,一個晚上隻要4800日元,是一般行情的半價,對於想節省出差費用的商業人士而言,這無疑是一種福音。

旅館業的經營方式,向來都是不斷增加服務項目,住宿費用當然也隨之水漲船高,而山本梁介卻反其道而行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9.宜家家居

宜家家居,瑞典家居用品零售集團,目前已有近60年的曆史,在全世界29個國家的各大城市中擁有150家商場,很多商家直接的促銷方法是在商品本身上研究思路,而宜家家居則采用圍魏救趙的方法,把眼光盯在顧客的感覺和體驗上,其實主要是為了抓住顧客的心。

宜家有一個購物特點,就是將旅遊的價值取向注入購物的過程,讓顧客更敏感的是購物的體驗。輕鬆、自在的購物氛圍是全球150家宜家商場的共同特征。這也是“圍魏救趙”之計的妙用,宜家鼓勵顧客在賣場拉開抽屜,打開櫃門,在地毯上走走,或者試一試床和沙發是否堅固。這樣你會發現在宜家沙發上休息有多麼舒服。如果你需要幫助,可以向店員說一聲,但除非你要求店員幫助,否則店員不會打擾你,以便讓你靜心瀏覽,輕鬆、自在地逛商場或做出購物的決定。

宜家所進行的商品檢測也與眾不同,它沒有那些冠冕堂皇的這個“指標”那個“認證”。它對顧客更關心的商品的耐用性進行實打實的測試。在宜家,用於商品檢測的測試器總是非常引人注目。在廚房用品區,宜家出售的櫥櫃從擺進賣場的第一天就開始接受測試器的測試,櫥櫃的櫃門和抽屜不停地開、關著,數碼計數器顯示了門及抽屜承受開關的次數:至今已有209940次。你相信嗎?即使它經過了35年、26萬次的開和關,櫥櫃門仍能像今天一樣正常工作!

跟許多家具店動輒在沙發、席夢思床上標出“樣品勿坐”的警告相比,在宜家,所有能坐的商品,顧客無一不可坐上試試感覺。周末客流量大的時候,宜家沙發區的長沙發上幾乎坐滿了人。宜家出售的“桑德柏”沙發、“商利可斯達”餐椅的展示處還特意提示顧客:“請坐上去!感覺一下它是多麼的舒服!”

在沙發區,一架沙發測試器正不停地向被測試的沙發施加壓力,以測試沙發承受壓力的次數。

宜家總是提醒顧客“多看一眼標簽:在標簽上您會看到購物指南、保養方法、價值”。靠著這些在細微處的關照,宜家獲得了成功,這種別具一格的銷售方式,使其經營更富有人性化,因此將顧客拉得更近。

70.小事其實並不小

C·克魯姆是位美國印第安人,1853年,他在薩拉托加市的高級餐館中擔任廚師。一天晚上,來了位法國人,他吹毛求疵,總挑剔克魯姆的菜不夠味,特別是油炸食品太厚,無法下咽,令人惡心。克魯姆氣憤之餘,隨手拿起一隻馬鈴薯,切成極薄的片,罵了句便扔進了沸油鍋中。結果好吃極了,他一連品嚐了幾片,確實香酥可口。不久,這種金黃色的、具有特殊風味的油炸土豆片,就成了美國特有的風味小吃而進入了總統府,至今仍是美國國宴中的重要食品之一。

1973年,15歲的C·格林伍德收到別人送他的聖誕節禮物——一雙冰鞋。

他興奮異常,馬上就到屋外結冰的小河去溜冰,結果不到幾分鍾便跑了回來,因為外麵太冷,耳朵受不了。回來戴上皮帽子再出去,—玩起來就滿頭大汗。

他終於琢磨出一個辦法,請媽媽照他的意思縫了一副棉耳罩,兩耳各套一個,十分方便實用。不久很多人都來找格林伍德要這種耳罩。小恪林伍德和媽媽一商量,索性把祖母請來,一起做耳罩,公開出售。後來格林伍德為耳罩取了名字叫“綠林好漢式耳套”,並申請了專利。

他很快成了世界耳套生產廠家的總首領,並成了百萬富翁。

雞尾酒是今天社交中不可缺少的名貴飲料,它誕生在韋斯切斯特州的一個小菜館中。

雞尾酒的發明權應屬於B·弗蘭納根,她是一名普通的女招待。

當時一群軍人在狂飲,他們不時大喊著:“酒!酒!”弗蘭納根忙得不可開交,而攪拌酒的木棍又丟了。於是她急中生智,從鄰居處拿來一把雞毛,放在每隻酒杯中一根,端了上去,請軍官自己攪拌。一個法國軍人感到很新鮮,大呼一聲:“為雞毛萬歲幹杯!”——於是雞尾酒問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