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問他:“何故會有如此差異?”
“無外乎設備、生產工藝高人一籌而已。”他不屑一顧地答道。
教授搖搖頭,又帶他去參觀了這兩家生產豆芽菜的作坊。他驚奇地發現,這兩家的生產設備、選料、營養配方竟然一模一樣。
為何他們生產出的豆芽菜會有天壤之別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教授嗬嗬地笑了,說:“難道你沒有注意到第二家在豆芽菜生長器上另外壓了一塊石頭嗎?”
62.樹木的生存智慧
長白山是一座死火山,出腳下土層厚的地方森林茂密,但是隨著海拔的增加,覆蓋山體的便都是黑色的火山石和白色的火山灰了。惡劣的生存環境,使高大的喬木,甚至是灌木都望而卻步了。
但站在海拔四百米向上望去,竟有一片片火樣的顏色。向上攀登時,我才發現,那是一種成片的矮小植物所綻放的花朵。
當地人告訴我,這種開花的植物叫做高山杜鵑。
我仔細觀察這些高山杜鵑,它們隻有幾厘米高,幾乎是貼著地麵生長。雖然它們的生長環境是沒有養料的火山岩,但那花朵卻如一團團火焰在迎風怒放,看著高山杜鵑生機勃勃的樣子,比山下的高大樹木更加盎然。管理人員告訴我,高山杜鵑之所以能在寸草不生的碎岩上生存,並綻放成一道美麗風景,最根本的原因是矮小,它們的植株隻有幾厘米,這已到了木本植物的極限。這使它們對養料的需求也達到了極限的少。而且,山上可以吹折樹木的強風也不會波及這些矮小的植物。
所處位置越高,處世態度越要低調。雖說高處不勝寒,但高處仍然有風景,我想,這其中的玄機值得回味。
長白山腳下,錦江大峽穀邊的原始森林裏,有許多倒下的大樹,遊人見此,均感奇怪:這麼粗壯高大的樹怎麼會輕易倒下呢?
一位導遊這樣解釋:這些大樹的問題是出在樹根上。一棵樹的生長不隻是地上部分的生長,上麵生長的同時,地下的根係也要隨之生長。地上與地下的生長是成正比的,可以這樣說,地上的樹有多高,地下的根就有多長,隻有地下的根係發達,才能為地上的枝幹提供足夠的水分、養料,也才會有足夠的力量支撐地上的部分。倒下的這些樹,都是根係不發達、根紮得不夠深的樹。這樣,大的風雨襲來,它們便會轟然倒下,並且,如果根基不牢,越高大的樹木,就越容易倒下。
我看了看那倒下的大樹的樹根,果然如他所說。
所有的事物都依賴於根基,根基不牢,再恢弘的偉業也會在一瞬間回歸到零。
在長白山莽莽林海中穿行,常看到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稀疏生長或獨自生長的樹木,樹身都不會太高,而且它們的枝幹也彎曲不直。但成片的樹木則每一棵都高大挺拔,從不旁逸斜出。
陽光、水分是樹木生存發展必需的條件,按這個生存法則,占有陽光、空間多的樹木一定會比那些隻頂著頭上巴掌大一塊天的樹木要長得好。但為什麼生存環境優越的樹木反而沒有環境惡劣的樹木高大挺拔?
正在我迷惑不解時,一個當地人這樣說,樹也如同人一樣,稀疏的樹木因為沒有競爭存在,就懶散著隨意生長,這往往使它們長得奇形怪狀,最終不能成材;而長在一起的樹木,每個個體要想生存,就必須讓自己長得高大強壯,這樣才能爭得有限的陽光、水分等生存資源,從而存活下來。最終,它們長成了令人尊敬的棟梁之材。
63.忍受極限
一位剛剛畢業的年輕人被分配到一個海上油田鑽井隊。在海上工作的第一天,領班要求他在限定的時間內登上幾十米高的鑽井架,把一個包裝得很漂亮的盒子送到最頂層的主管手裏。他拿著盒子快步登上高高的狹窄的舷梯,氣喘籲籲、滿頭是汗地登上頂層,把盒子交給主管。主管隻在上麵簽上自己的名字,就讓他送回去。他又跑下舷梯,把盒子交給領班,領班也同樣在上麵簽上自己的名字,讓他再送給主管。
他看了看領班,猶豫了一下,又轉身登上舷梯。當他第二次登上頂層把盒子交給主管時,已渾身是汗兩腿發顫,而主管卻和上次一樣,在盒子上簽上名字,讓他把盒子再送回去。他擦擦臉上的汗,轉身走向舷梯,把盒子送了下來,領班簽完字,讓他再送上去。
這時,他有些憤怒了,他看看領班平靜的臉,盡力忍著不發作,又拿起盒子艱難地一個台階一個台階地往上爬。當他上到最頂層時,渾身上下都濕透了,他第三次把盒子遞給主管,主管看著他,傲慢地說:“把盒子打開。”他撕開外麵的包裝紙,打開盒子,裏麵是兩個玻璃罐:一罐咖啡,一罐咖啡伴侶。他憤怒地抬起頭,雙眼噴著怒火,射向主管。
主管又對他說:“把咖啡衝上。”年輕人再也忍不住了,“叭”的一下把盒子扔在地上,“我不幹了!”說完,他看看倒在地上的盒子,感到心裏痛快了許多,剛才的憤怒釋放出來了。這時,這位傲慢的主管站起身來,直視他說:“剛才讓您做的這些,叫做承受極限訓練,因為我們在海上工作,隨時會遇到危險,就要求隊員身上一定要有極強的承受力,承受各種困難的考驗,才能完成海上作業任務。可惜,前麵三次你都通過了,隻差最後一點點,你沒有喝到自己衝的甜咖啡。現在,你可以走了。”
許多時候,我們往往隻差那麼一點點……
64.小創意帶來大財富
1954年,貝特·格雷厄姆女士在美國得克薩斯信托銀行擔任秘書時,由於對擦除打字錯誤感到厭煩,有一天她把顏料塗在了錯字上。這種顏料具有塗覆功能,這一個小小的創造性舉動,影響了大家。整個辦公室都采取了這種做法。起初,她給這種混合物取名“改錯液”,後來又叫“液態紙”。她把全部心思都放在了自己的發明上,經過一番努力後終於取得成功,吉列公司於1979年以5000美元購得了這項發明。格雷厄姆靠自己的這一創造獲得了足夠的資金支撐自己的兩個組織:致力於婦女福利和藝術的貝特·克萊爾·麥克默裏基金會和吉恩基金會。
美國有一位叫哈羅德的電器工程師,一天晚上他去睡覺時,忘記將電吉他的開關拉掉。次日一大早,他起床去關電吉他時,竟意外發現地板上躺著4隻老鼠。他將莫名其妙死亡的老鼠交給有關單位去解剖分析,並陳述了他未關掉電吉他的情況。專家們經過分析後認為:這4隻老鼠是被電吉他的高頻率的振動殺死的。電吉他的高頻率振動波能嚴重地損傷老鼠的神經係統,受到這種高頻振動波刺激的老鼠,不是驚慌失措,就是不吃不喝,以致死亡。哈羅德受自己這個偶然發現的啟發,發明了一種小型滅鼠器,命名為“阿米戈”,在美國申請了專利。這台小裝置隻有普通足球那麼大,能發出一種電磁波的音樂聲波,能很快殺死方圓十米以內的老鼠與螞蟻。它對家禽、家畜、人體均無損傷,而且發出的音樂聲悠揚低沉,很受人們的欣賞。20世紀80年代這種微型滅鼠器在美國極為風靡,成了市場上的熱門貨。
65.從細處開始精明
哈同是舊中國聞名上海灘的“大班”,控製著大上海—半以上的房地產,財富難以計數。但是,這個聞名一時、富甲一方的猶太大亨,剛來中國時卻一文不名。
當時,年僅24歲的猶太人哈同尾隨嘴咬雪茄的洋商與身帶槍炮的洋人,流浪到了舊中國的大上海。當時,他獨自一人、一貧如洗,靠他父親在上海的老朋友介紹,才勉強到沙遜洋行混了個看門的差事,住在又髒又臭的勤雜工宿舍裏。
看門本是一個不能發財的下等差事,可哈同一千上就不一樣了。隻幹了幾天,他就對洋行上下了如指掌,特別是他還悉知:那些來洋行辦事的,大多是來談煙土等黑貨生意的,於是他腦袋一晃,就想出了一個發財的點子。
以前,前來辦事的隻需和門衛打個招呼就被放進去,這回哈同的工作方法改變了。他在門口放了一本登記簿,來客一律要先登記,然後坐在門口的長凳上等候,按順序進門。這下可把那些煙土商急壞了,因為他們急於將黑貨出手。有些機靈的商人,猜透了哈同的用意,便拿出1元錢,輕輕塞到哈同手中,懇求道:“我有急事,能不能通融一下?”哈同馬上到裏麵跑一趟,出來說:“請進吧。”
當排在前麵的人提出質問時,他就會用剛學的中國話說:“他的生意比你們的緊急。”
久而久之,其他的商人也看出竅門來了,於是也在登記時塞給他1元錢。有個別商人生意較大,需“貨”較急的,還多加兩元錢,要求“插號”。
這一看門方式的改變,不僅使哈同一天能多收入二三十元的外快,而且還給營業部管事留下一個聰明能幹的好印象。因為,以前這位管事的辦公室裏,從早到晚總是擠滿了客戶,他們爭先恐後地談生意,吵得管事頭暈目眩。忽然從某一天起,客商們秩序井然地有進有出,而且幾乎所有大買賣都排在前頭。管事起初頗感納悶,特意抽空去門口調查了一番,才知“原來如此”,不覺對哈同另眼相看:“這個猶太青年聰明能幹,讓他做看門人,豈不是大材小用!”
不久,營業部管事就找哈同談話,表揚他工作認真、聰明能幹,並問哈同對洋行業務有何高見。哈同怎肯放過這個在上司麵前表現的機會,忙說:“我看,用抵押的辦法可以擴大營業額。”這話一下就說到了管事的心坎上。用抵押、期票,不僅可以增大營業額,而且大有發揮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