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返回屋內,看到媽媽正在用香蕉皮擦拭我的皮鞋,心裏暗想:“全世界都瘋了嗎?”正想開口說話之際,啪的一聲,我踩在香蕉皮上滑倒在地:“噢,我的背呀!”接著聽到媽媽大聲喝道:“不要動!我去拿鬆肉粉。”
說畢,她脫去我的鞋子,並拿著一隻襪子,一溜煙地跑進廚房。回來時,她手上拿著混了水的鬆肉粉團,輕輕在我背部揉,然後她把塞滿幹腰豆的襪子放入微波爐加熱30秒鍾,再放在鬆肉粉團上。
我本想打電話報警求助,誰知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我的背舒服多了。鬆肉粉團減輕了背痛,豆襪子則有如熱敷墊。
霎時間,我的成見一掃而空。皮鞋看來光亮了;地毯雖然有白醋的味道,但汙漬消失了。園子裏的爸爸一邊品嚐伏特加,一邊欣賞他的傑作:枯草一堆。雖然難以置信,但爸媽的“土法”似乎十分有效。我們其實不必經常購買什麼特效洗滌劑之類的化學品,因為家裏已配備不少清潔用品,甚至舒緩背傷的東西也不缺。
我邀請爸媽留下吃晚飯,但媽媽說:“我要回家做色拉,把生菜放入洗衣機裏。”我又以為自己聽錯了,她再次指點我:“把菜放入枕頭袋,用繩子把袋口綁緊,連同一條毛巾放入洗衣機。啟動後,洗衣機就變成一部巨型色拉攪拌器了。”
5.蘋果裏的星星
一個人的錯誤,有可能僥幸成為另一個人的發現。
兒子走上前來,向我報告幼兒園裏的新聞,說他又學會了新東西,想在我麵前顯示顯示。他打開抽屜,拿出一把還不該他用的小刀,又從冰箱裏取出一個蘋果,說:“爸爸,我要讓您看看裏頭藏著什麼。”
“我知道蘋果裏是什麼。”我說。
“來,還是讓我切給您看看吧。”他說著把蘋果一切兩半——切錯了。我們都知道,正確的切法應該是從莖部切到底部窩凹處。而他呢,卻是把蘋果橫放著,攔腰切下去。然後他把切好的蘋果伸到我的麵前:“爸爸,看哪,裏頭有顆星星呢。”
真的,從橫切麵看,蘋果核果然是一個清晰的五角星狀。我一生不知吃過多少蘋果,總規規矩矩地按正確的切法把它們切成兩半,卻從未疑心過還有什麼隱藏的圖案我尚未發現!於是,在那一天,我的孩子把消息帶回家來,徹底改變了冥頑不化的我。
不論是誰,第一次切“錯”蘋果,大凡都僅出於好奇,或由於疏忽所致。使我深深觸動的是,這深藏其中、不為人知的圖案竟具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它先從不知什麼地方傳到我兒子的幼兒園,接著便傳給我,現在又傳給大家。
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麼叫創造力,往小處說,就是蘋果——切錯的蘋果。
6.換一種思路
一帆風順的旅途隻能釀就墨守成規的思、維,而人生中的捷徑從來都是曆經顛簸與坎坷之後才赫然閃現的。
我的老家在偏遠的山村,因盛產板栗而聞名。每到深秋,漫山遍野的板栗掛滿枝頭。山民最忙碌的日子也隨之到來。
因為新鮮的板栗最為搶手,所以誰都希望自家的板栗能夠先人一步運到城裏,賣個好價錢,競爭自然十分激烈。大家爭先恐後地從山上采摘果實,然後運回家裏,將剛剛收獲的板栗悉數倒出,全家老小圍成一圈,依其個頭大小進行遴選、分級,再馬不停蹄地沿著新修的鄉村公路運到城裏向外批售,就像是在和時間進行一次賽跑。
可盡管每個人都在分秒必爭,但他們發現自己始終要比村裏的石根慢半拍。每次當他們心急火燎地趕到果品批發市場時,石根卻已喜滋滋地開著空車往回返。幾年下來,都是如此。人們不禁疑竇頓生:“咦,這小子難道有啥捷徑?”
終於有一天,幾個飽嚐壓價之苦的山民,將笑逐顏開的石根“劫”進了飯館,向他探詢總是搶先一步的捷徑。
石根愜意地呷著酒,兩眼眯成了一條縫,不以為然地說:“咳,俺哪有啥捷徑?隻不過每次摘完板栗,俺就直接裝進麻袋裏,撂上車,專揀坎坷不平的山路走,一路顛簸下來,小的就漏到下麵,大的便留在上麵。這樣就……”
一語道破迷津,眾人愕然。
7.把你的智慧打開1毫米
美國有一家生產牙膏的公司,產品優良、包裝精美,營銷額蒸蒸日上。記錄顯示,前10年,每年的營業額增長率為10%~20%,令董事會興奮萬分。不過進入第11年、第12年、第13年時,營銷額則停滯下來,每月大體維持在同樣的數字。董事會對此三年的業績表示不滿,召開經理以上的高層會議,商討對策。
會議中,有位年輕的經理站起來,對總裁說:“我有一張紙條,紙條裏有個建議,若您采用我的建議,必須另付我5萬美元。”
總裁聽了很生氣地說:“我每個月都支付給你薪水,另有分紅、獎金,現在叫你來開會討論對策,你還另外要求5萬美元,是不是太過分?”“總裁先生,請別誤會,您支付我的薪水,是讓我平時賣力為公司工作,但這是一個重大而又有價值的建議,您應該支付我額外的獎金。若我的建議行不通,您可以將它丟棄,1分錢也不必支付。但是,您損失的必定不止5萬美元。”年輕的經理說。“好,我就看看它為何值這麼多錢?”總裁接過那張紙條,閱畢,馬上簽了一張5萬美元的支票給那個年輕的經理。那張紙條上隻寫了一句話:“將現在的牙膏開口直徑擴大1毫米。”
總裁馬上下令更換新的包裝。試想,每天早晚,消費者用直徑擴大1毫米的牙膏,每天牙膏的消費量多出多少倍呢?這個決定,使該公司第14個年頭的營業額增加了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