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從血型判斷健康(3 / 3)

為了預防齲齒,唾液的作用不可忽視。因為唾液有很強的中和能力,能夠中和乳酸,並通過其淨化力防止牙垢堆積。實際上,患有唾液分泌量減少的疾病(麻醉藥中毒)以及唾液呈酸性傾向(糖尿病)時,齲齒的發生確有增高的傾向。

牙齒本身發育不良,也容易導致齲齒。因此,在牙齒發育期間,自母親懷孕開始,到生後10歲左右,一定要充分加強營養(包括孕婦和兒童),特別是要給予充分的鈣、磷、維生素D等。

綜合上述,導致齲齒的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堆積在牙齒上的牙垢和其中的細菌,二是食物中的糖分;三是牙齒發育不良。由此,隻要消除了這3種原因,就可防止齲齒的發生。為此,要注意以下3點:一是飯後一定要刷牙,不使牙齒堆積牙垢;二是糖分應同食物一道攝取,要控製吃零食;三是要注意孕婦營養以及出生後10歲以前的營養。

將氟塗到牙齒上,可以增加對齲齒的抵抗力,因此可將氟放入自來水中。另外,用濃度較大的氟水漱口也有效。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齲齒通過個人、家庭、學校、單位和國家的集體努力,是可以大幅度減少的。

隻要經常接受牙科醫生檢查,早期發現並治療尚未注意到的齲齒,就會在尚未引起牙髓炎之前使其痊愈。

對初期階段較輕的牙髓炎,可以不取出牙髓,而將齲齒徹底消毒,然後充填即可。不過,大多數牙髓炎都是將部分牙髓或者全部牙髓取出以後,認真進行消毒,在確認沒有引起根尖性牙髓炎以後用粘固粉等充填。如果尚有少量的活牙髓,要通過麻醉或者用藥物固定,在不痛的情況下用帶刺的細針進行操作。

在慢性牙髓炎中(特別是牙髓壞疽)由於細菌不僅在牙髓中,而且會進入周圍牙本質壁上的細管裏麵,所以要將這些細菌全部殺死,並徹底將根尖部充填好,是需要時間的,對牙科醫生來說,是一件非常困難的工作。如果硬讓牙科醫生盡快處理,充填牙根,罩上金冠,而遺漏下的根尖部就會發生疼痛。O型血

易患腎炎

O型血人患腎炎的較多,但O型血的人患傳染性肝炎的卻較其他血型的人少得多。

急性腎炎並非單獨的一種疾病,是由多種病因引起的且有不同病理變化的一組腎小球疾患,故又稱急性腎炎綜合症。臨床上以起病急、有血尿、浮腫、高血壓為主要特點,其中多為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後引起的腎小球腎炎。

主要表現為乏力、腰酸痛、頭昏、頭痛、浮腫,少尿,濃茶樣或洗肉水樣尿,部分患者有胸悶、氣短,重者有視力障礙,甚至昏迷、抽搐。查體可見麵部、下肢腫,腎區叩擊痛,血壓升高。

注意活動和保暖

起病2~4周內臥床休息,待肉眼血尿消失、浮腫消退、血壓恢複正常後逐漸下床活動。要注意保暖,防止受涼及上呼吸道感染。

浮腫及高血壓期間應低鈉鹽飲食。

有感染者使用常規劑量青黴素10~14天。對病程3~6個月以上尿檢仍異常,且有扁桃體病灶者,應考慮手術摘除。

除此之外,注意起居,調節情緒,忌食肥膩等食物。

預防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是防止本病發生的主要措施。應保持皮膚清潔,積極治療扁桃體炎,防止猩紅熱及其他呼吸道感染。

發病後必須臥床休息,治療期間,每日食鹽應控製在2克以下,水腫嚴重而尿少者,應限製液體攝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