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從耳判斷健康(1 / 1)

第三章從耳判斷健康

人的五官是最容易察看到疾病的部位。據專家證實,通過觀察五官征象,可以預測出幾百種疾病。從目、鼻、口、耳、舌等五官上預知疾病是最簡便有效的方法。

耳朵聽不清聲音

腎髒功能衰弱

人類是憑聽覺來判斷自然界物體的聲音特性的。物體因振動而產生的空氣波動從外耳傳入,作用於耳鼓膜,使其振動,進而通過中耳小骨的振動引起耳蝸內感覺細胞的興奮,再經聽神經傳入大腦皮層聽區產生聽覺。聽覺是整個聽分析器活動的結果。健康人聽分析器能感覺每秒的20~20,000次振動的聲波,能分析兩個差別很細微的聲音,還能辨別聲源的方位。當耳朵聽不清聲音時,這是腎髒功能衰弱的標誌。

中西醫預防

急性腎功能衰弱防治

西醫藥治療

〈1〉少尿期:臥床休息,飲食高熱量84千卡/日,低蛋白質05g/kg,重症全靜脈營養。

維持水平衡,24小時補液量為顯性失液量及不顯性失液量之和減去內生水量。

糾正代謝性酸中毒,血漿實際碳酸氫根低於15mmol/L時,予5%磷酸氫鈉100~250ml靜滴。

感染時據細菌培養和藥敏選用無腎毒性抗菌藥。

〈2〉多尿期:重點仍為維持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控製氮質血症,治療原發病和防止並發症。

〈3〉恢複期:無特殊處理,定期複查腎功能,免用腎毒性藥物。

中醫藥治療

〈1〉肺熱氣壅:眼瞼先腫、繼及肢體全身,小便短赤,甚則尿閉,惡心嘔吐,苔薄白或微黃,脈浮數。

應服用清泄肺熱,宣通水道的藥物。

〈2〉下焦濕熱:小便點滴澀滯,刺痛灼熱,口苦而粘,惡心嘔吐,苔黃膩,脈滑數。

應服用清熱利濕通閉的藥物。

〈3〉瘀水互結:尿少尿閉,頭昏頭痛,心悸氣短,惡心嘔吐,水腫腹脹。

應服用活血通絡利水的藥物。

〈4〉氣營兩燔:尿少尿閉,高熱煩躁,或神昏譫語,惡心嘔吐,舌紅絳、苔黃燥,脈實數。

應服用清氣涼營,解毒通利的藥物。

慢性腎功能衰弱防治

西醫藥治療

〈1〉治療原發疾病和糾正可逆因素。

〈2〉飲食治療:限製蛋白攝入量,一般每天06g/kg的優質蛋白,並根據腎小球濾過率(GFR)適當調整。高熱量攝入,每日約125千卡/公斤。

〈3〉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保持血清鈣磷乘積在30~40之間,低鈣血症時可口服活性維生素D3025μg/日,碳酸鈣2g進餐時服,限製磷的攝入。鈉鹽攝入隨GFR下降而相應地減少,低鈉血症和高鈉血症時,限製水分或輸入水分。

〈4〉心血管並發症的治療:降壓藥的使用與一般高血壓同,利尿劑中以速尿效果較好。尿毒症性心包炎,經積極透析後可望改善,心包填塞時作心包切開引流。心力衰竭的治療與一般心衰相似,腹透療效頗滿意。

〈5〉貧血者補充鐵劑、葉酸和重組人類紅細胞生成素,血紅蛋白少於60g/L時予小量多次輸血。

〈6〉藥物的使用應避免腎毒性藥物。

〈7〉透析療法和腎移植 透析療法可代替腎的排泄功能,應用時依據血生化指標、個體差異,結合臨床決定。腎移植可恢複腎功能,糾正尿毒症的許多代謝異常,當常規治療無效時應考慮。

中醫藥治療

〈1〉正虛

脾腎氣(陽)虛:倦怠無力,納呆腹脹便溏,小便短少,口淡不渴,畏寒肢冷,舌胖大有齒痕,脈沉細。

應服用補脾益腎的藥物。

脾腎氣陰兩虛:麵色萎黃,神疲乏力,心慌氣短,口幹唇燥,手足心熱,尿少色黃,舌淡有齒痕,脈沉弱。

應服用益氣滋陰的藥物。

肝腎陰虛:頭暈頭痛,口苦咽幹,五心煩熱,腰膝酸軟,舌淡紅無苔,脈弦細數。

應服用滋養肝腎的藥物。

陰陽兩虛:腰酸腿軟,極度乏力,畏寒肢冷,手足心熱,口幹欲飲,大便偏溏,小便黃赤,舌淡胖有齒痕,脈沉細。

應服用陰陽雙補的藥物。

〈2〉邪實:

濕濁:惡心嘔吐,頭昏嗜睡,麵色灰滯,口中尿臭,苔膩。

應服用降氣化濁的藥物。

水氣:全身水腫尿少,胸水腹水,心悸氣短,胸悶氣喘不能平臥,苔水滑。

應服用蠲飲利水的藥物。

血瘀:麵色晦暗,唇色發紫,肌膚甲錯,舌有瘀斑瘀點。

應服用活血化瘀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