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學會對孩子的日常病症進行最基本的救護 (3)(2 / 3)

一、如何對付痱子

痱子是夏季最為常見的一種皮膚病,和其他病症一樣,對孩子絕沒有好處,影響孩子食欲、睡眠和全身健康。

痱子的形成主要由於夏季溫度高,濕度大,出汗過多,不容易蒸發,汗液使表皮角質層浸漬,致汗腺導管口閉塞,汗腺導管內汗液瀦留後,因內壓增高而發生破裂,汗液滲入周圍組織引起刺激,於汗孔處發生皰疹和丘疹,發生痱子。有的醫學家認為,汗孔的閉塞是一種汗孔的原發性葡萄球菌感染,此與環境的熱和濕有關係。

痱子可分為三種類型,即紅痱、白痱、膿扉。

紅痱子在臨床上最為常見,任何年齡段都可發生。小兒在頭部麵部、臀部,布滿圓而尖形的針頭大小密集的丘疹或丘皰疹,有輕度紅暈。

白痱子在角質層內或角質層下溢出而成。多見於高溫,大量出汗,長期臥床和身體較弱的患者。部位發生在頸、軀幹等處。多數針尖至針頭大淺表性小水皰,壁極薄,微亮,內容清,無紅暈,無自覺症狀,輕擦之後易破,幹後有極薄的細小鱗屑。

膿痱臨床上較為少見,常發生於皺褶部位,如四肢屈側和陰部,小兒頭頸部也常見。膿皰內常無菌,或為非致病性球菌,但潰破後可繼發感染。

以上介紹了三種痱子,不管哪種痱子都容易長在幼兒的身上,孩子就會吵鬧不停,白天黑夜都不得安寧。如果孩子用手抓破了,還可能感染細菌,生成膿皰瘡和小癤子,甚至有的孩子會並發急性腎炎、敗血症而死亡。

痱子不是大病症,在生活中,隻要注意護理就能很快痊愈。對紅痱子的患兒,應注意保持其皮膚清潔,塗抹痱子水之類的藥物即可;對於白痱子的患兒,一般隻要皮膚清潔,通風,不需特殊處理;對於膿痱子的患兒,除保持皮膚清潔之外,還要進行有效的抗感染治療,皮膚出現感染並伴有發熱時,父母應將其送往醫院進行治療。

痱子患兒是可以預防的,父母隻要在平時生活中,保持幼兒皮膚清潔,勤剪指甲,穿寬鬆肥大、輕鬆柔軟的衣服,並在夏季注意居室通風,保持涼爽,常為孩子洗澡,就可以預防孩子得痱子。

二、如何對付孩子的“紅屁股”

“紅屁股”也是嬰兒比較常見的一種皮膚病,它又稱為尿布皮炎。它是如何形成的呢?糞便中有一種叫做“氨形成菌”的細菌,它可以分解尿液並產生氨。孩子的濕尿布如果長時間沒有更換,大量的氨就會悶在其中,會刺激嬰兒嬌嫩的皮膚引起皮炎,即“紅屁股”。

紅屁股的罪魁禍首是一次性尿布的使用,因為一次性尿布的吸水性很強,但透氣性卻很差,沒有及時更換,孩子的屁股就會很快紅起來。孩子被包裹的陰部和臀部出現紅斑、丘疹性皮炎,有時還會蔓延到大腿及下腹部,形成淺潰瘍。這主要是念珠菌惹的禍,因為幼兒的腹股溝、肛周、臍部等等皮膚褶皺處是念珠菌的樂園,它們在這裏生殖繁衍,導致紅斑出現糜爛,周圍形成水皰、膿皰。

幼兒得了“紅屁股”,不用進行專門治療,也不要用熱水燙給孩子止癢,應外塗鋅氧油。臀部有較嚴重的潰爛和液體滲出時,可以用燈泡照射治療,即距寶寶臀部50厘米左右,每天照射2~3次,每次15分鍾,使之幹燥,再塗1%鞣酸軟膏。如果仍不見好轉,應警惕其他感染,把孩子送往醫院進行治療。

紅屁股是可以預防的,隻要注意幼兒的外陰部保持幹燥,便後為其洗淨臀部,並塗抹BB油,清洗女嬰陰部時,應用衛生紙從陰部向肛門方向擦淨。在生活中,不要用塑料製品包在尿布外麵,使用尿布前,一定要清洗幹淨,並用開水燙,除去尿酸曬幹備用。

三、如何對付嬰幼兒常見的藥疹

幼兒使用某種藥物過敏或過量引起中毒時,可產生皮疹。一般來說,用過某種藥後不久或幾天後,幼兒身上出現皮疹。

幼兒得了藥疹之後,首先是停藥,使用其他藥物治療,按醫囑進行局部治療。如急性無滲出者可用撲粉外用,1日數次。有糜爛者用硼酸軟膏或外用新黴素油紗布敷貼創麵。如發現孩子病情嚴重,形成大皰性表皮鬆懈症或剝脫性皮炎性藥疹,一定要帶孩子去醫院治療。

預防藥疹,要注意一些常引起藥疹的藥物的服用。比如,一些APC、阿魯片、巴米爾等解熱鎮痛藥、肌肉注射安痛定也可引起藥疹;以複方新諾明為代表的磺胺藥,以口服安必林、肌肉注射的青黴素、靜脈點滴用的氨苄青黴素等青黴素類藥,其他各種疫苗和一些中草藥也可引起藥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