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學會對孩子的日常病症進行最基本的救護 (2)(2 / 3)

小兒生理性腹瀉的認識與治療

有的寶寶生下後沒有幾天就一直腹瀉,每天大便稀稀拉拉,呈黃色水樣,或黃綠色水樣。一天少則幾次,多則十幾次,時間可長達幾個月,有的甚至半年。這稱為生理性腹瀉。

對生理性腹瀉不懂的父母們,心裏很著急,以為孩子還會得其他各種各樣的疾病。於是,抱著寶寶四處亂投醫,藥吃了不少,精力費了不少,可孩子的腹瀉依舊。

小兒為什麼會出現生理性腹瀉呢?這主要是小兒的消化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小兒如果吃的食物超過其承受能力,就會發生腹瀉。例如濃縮奶,這種不加稀釋的奶由於營養成分太高,而容易發生腹瀉。

治療生理性腹瀉,其實無需藥物治療,是藥三分毒,對小兒沒有好處。對生理性腹瀉,父母主要應加強對寶寶的護理,勤換尿布,用溫水清洗臀部以及陰部,並用軟膏塗抹。否則,寶寶臂部皮膚容易發紅,甚至引發局部感染。

而且,父母應警惕在此基礎上引發“病理性腹瀉”。如果大便次數突然增加,大便內水分增多,有臭味,就很可能有其他因素加重了腹瀉,此時應該尋找原因,去除造成腹瀉的新因素,直到孩子徹底恢複。

小兒腹瀉的症狀

小兒腹瀉按病情的輕重又可分為三種:即單純性腹瀉、中等型腹瀉和中毒性腹瀉三種。

一般說來,單純性腹瀉症狀較輕,由於飲食不當或腸道外感染,導致腸道內病毒或非侵襲性細菌增多,引發感染,出現胃腸道症狀。每天大便次數多在10次以下,有的也可達十多次,每次便量不多,稀薄或帶水,一般不發熱或低熱。無脫水症狀,多在幾天後痊愈。

中型腹瀉多由腸道內感染所致,常為急性起病,也可由輕型腹瀉逐漸加重轉變而來。除有上述症狀外,還具有輕微的脫水、電解質紊亂及全身中毒症狀。

重型腹瀉就比較複雜了。可引起全身症狀,比如發熱,體溫在40℃以下,小兒煩躁不安,精神萎靡,意識不清,嚴重者昏迷,可引起神經和髒腑功能失調。無食欲,嘔吐,腹瀉頻繁,每天十幾次,甚至幾十次,糞便呈水樣或蛋花湯樣,向外濺射,外觀為黃綠色、黃色或微黃色,水量多而糞質少。有的甚至出現脫水症狀,即體重減輕,口渴不安,皮膚蒼白、唾液及眼淚減少,尿量減少等等,嚴重者可出現循環障礙與休克。此外,重型腹瀉還可導致酸中毒,表現為呼吸深長,甚至昏迷,這是比較嚴重的一種情況。最後,還可以導致電解質紊亂,比如低鉀血症、腹脹、心率減慢、心律不齊等等,如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

夏季腹瀉和秋季腹瀉的區別

6、7、8月發生的腹瀉為夏季腹瀉,多由致病性大腸杆菌和痢疾杆菌引起,夏季發生的細菌性感染可使抗生素;10、11、12月發生的腹瀉,多由輪狀病毒引起,不宜使用抗生素治療。

這兩種腹瀉發生的標準是時間區別,一般來說,夏天發生的腹瀉是細菌性感染,冬天發生的腹瀉是輪狀病毒感染。

如何治療寶寶腹瀉

首先要學會判斷寶寶得了哪種類型的腹瀉,然後對症下藥。

◎ 堅持母乳喂養。母乳裏麵含有充分的、易於消化吸收的營養物質,包括一些免疫球蛋白,所以母乳喂養對腹瀉的恢複是有好處的。

◎ 注意保暖。腹瀉發生後,如果受涼,身體會有更大的不適。

◎ 調節好飲食。在腹瀉急性期要減少進食量,但不必禁食。

◎ 喝口服補液鹽。給孩子喂口服補液鹽水應該耐心,少量多次的喂。

預防腹瀉的關鍵——嚴把病從口入關

病從口入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所以,對於孩子來說,父母要嚴格把其入口關。

◎ 不讓孩子喝生水。即使涼開水,放置久了也不要飲用。

◎ 孩子的各種用具要嚴格消毒,比如,孩子的生活用具和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