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計算是當今IT行業談論最多的話題之一。雲計算概念是由穀歌提出的,這是一個美麗的網絡應用模式。狹義雲計算是指IT基礎設施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的資源;廣義雲計算是指服務的交付和使用模式,指通過網絡以按需、易擴展的方式獲得所需的服務。這種服務可以是與IT和軟件、互聯網相關的,也可以是任意其他的服務,它具有超大規模、虛擬化、可靠安全等獨特功效。
對於華為而言,雲計算意味著集成化的動態基礎設施,它可以將IT以服務形式提供給內部(私有雲)或者外部(公共雲)。雲計算可以幫助你更快地部署新的服務和響應客戶需求,以及將IT開銷從資本性開銷轉移為營運性開銷。你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按自己的步調踏上演進到雲計算模型的旅程,並沿途不斷收獲各種成果。
任正非認為:“雲計算將是一場產業革命,像IP技術一樣,可以用在任何信息傳播需要的地方。如同IP改變了整個通信產業一樣,雲計算也將改變整個信息產業。”
2010年11月29日,華為在北京正式麵向全球發布雲計算戰略及端到端的解決方案,一向低調行事的任正非在發布會上高調放言:“華為不用太長時間就要在雲平台上超越思科,在雲業務上趕上穀歌!”
憑借在電信領域的豐富經驗,華為將充分利用雲計算技術變革和商業模式創新帶來的機會,實現客戶數據中心、計算和存儲資源共享及效率的提升。當華為高調殺入雲計算市場時,任正非的理念依然是“抱緊電信運營商”。華為雲計算戰略包括3個方麵:構建雲計算平台,促進資源共享、效率提升和節能環保;推動業務與應用雲化,促進各個行業應用向雲計算遷移;開放合作,構築共贏生態鏈。
任正非表示:“華為不會離開傳統去盲目創新,而是基於原有的存在去開放、去創新。如果華為不綁定電信運營商去創新,華為的雲就不能生存。”“首先是電信運營商逐漸有了這種需求。”華為一內部人士告訴記者,華為的主要客戶大多是電信運營商,而現在運營商的需求及外部環境在改變,華為必須有所改變。
近年來,電信運營商已經不再滿足於充當傳統的“管道工”角色,特別是在2G逐漸過渡到3G後,市場要求運營商更多地進入到服務型企業的狀態。因此,華為僅僅依靠架設管道已經無法滿足運營商的需求,這成為了華為作出改變的原動力。
華為同時啟動了“雲帆”計劃,與合作夥伴為各行業提供最豐富的信息化解決方案,構築共贏的生態鏈。“如同IP改變了整個通信產業一樣,雲計算技術也將改變整個信息產業。開放、合作是雲產業未來最重要的標誌,”任正非表示,“華為一直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開放的雲計算戰略將會幫助華為和合作夥伴一起,為客戶打造最優秀的雲計算平台,讓全世界所有的人,像用電一樣享用信息應用與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