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號是載人空間站研製與運行的一個重要裏程碑。人類在和平號計劃中所掌握的太空艙建造、發射、對接技術,載人航天及太空行走技術,太空生命保障技術,航天醫學、生物工程學、天體物理學、天文學知識,以及商業航天開發經驗,都正在或將在國際空間站計劃及未來的太空城和月球、火星基地規劃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平號已經大大地超額完成了任務,它的光輝業績將永載史冊。
脫軌以及最後的日子
在和平號最後的日子裏,曾有人想購買和平號,計劃讓它作為第一個在軌的電影及電視工作室,在太空中完成電影電視的製作過程。由私人讚助的聯盟TM-30在2000年4月4日帶著謝爾蓋伊·紮利奧汀和亞曆山大·卡萊利升空,對和平站進行了兩個月的修複工作,希望證明空間站仍然可以勝任今後的工作。但是這仍然成為空間站的最後一次任務,之後俄羅斯聯邦航天局由於需要支持國際空間站計劃,再也沒有經濟能力維持空間站龐大的財政開銷。
和平號的脫軌分三個階段完成。
第一階段是依靠一個修改版本的進步號太空船(M1-5),攜帶著25倍的燃料將空間站維持在220千米的衰減軌道上。
第二階段由M1-5分兩階段點燃引擎,分別是2001年3月23日00:32UTC和02:01UTC,在這兩個階段後,空間站維持在165220千米的軌道麵上。
第三階段開始與05:08UTC,M1-5開始控製空間站向地球大氣層衝去,大約22分鍾之後,空間站進入大氣層,05:44UTC,空間站在完成了曆時15年的太空任務後,位於斐濟上空,05:52UTC空間站開始嚴重損壞,06:00UTC,未燃燒殆盡的空間站殘骸,落入了南太平洋冰冷的海水中。為此,NASA製作了相關動畫模擬和平號最後的時光。
大事記
1996年2月20日,俄羅斯和平號空間站升空10周年。10年來,空間站繞地球飛行57157圈,行程近25億千米,先後接待了各種飛船78艘。進入空間站的有59人次,其中,航天員波利亞科夫累計在太空飛行679天,最長的一次是438天。
1997年1月12日,美國阿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載6人升空。其中一人為布來赫的替換者利寧格爾。15日航天飛機與和平號實現第五次對接,19日航天飛機脫離和平號返回,同時接回在太空飛行了128天的布萊赫。22日航天飛機返回。這是美國航天飛機第81次飛行。
1998年1月23日,美國奮進號航天飛機載7人升空,執行第八次航天飛機與和平號對接任務。同機到達的托馬斯進站替換了沃爾夫,沃爾夫隨奮進號返回。這是美國航天飛機第89次飛行。
1999年2月22日,“和平”號空間站27號機組人員成功接駁“和平”號空間站。此前,2月20日,“和平”號空間站27號機組人員成功地發射了“聯盟”TM-29號宇宙飛船並抵達“和平”號空間站。27號機組人員計劃在空間站上停留六個月,機組人員包括俄羅斯的阿凡納西耶夫、法國的海格納以及貝拉和帕達卡,後兩人將於3月初返回地麵。
1999年8月27日,“和平”號27號機組的阿凡納西耶夫、阿維代耶夫和法國人海格奈爾乘“聯盟TM-29”號飛船與“和平”號空間站脫離,並於8月28日格林尼治時間0時35分在哈薩克斯坦的Baikonur市60千米遠的Chapayenka附近著陸。“進步M-42”號貨運飛船仍與“和平”號空間站前端軸向對接。
2000年2月2日,“進步M-42”號飛船脫離空間站,重返大氣層自毀。
2000年4月6日,“聯盟”TM-30號宇宙飛船將“和平”號空間站28組組員送至空間站,並與“和平”號空間站手動對接。
2001年1月25日,“進步”M-43號貨運飛船從尾端與“和平”號空間站脫離,並於1月29日重返大氣層自毀。